2021年6月6日星期日

卷五十八(3)

 

[浤瑆詮釋]

這一段我不以全譯的方式,而改以保留大量原文,附上釋義。讓讀者自己斟酌。〈原文〉的標點斷句與我的標點斷句,不大一樣。我在七籤122卷的詮釋作業中,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這裡是想到寫到。

太和元氣:不是專用術語。只是代表不同作者習慣用詞。用泰和元氣亦可。就是一種很泰安舒和的真氣,通透全身毛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一篇是講胎息,胎息之「息」,大大不同。據我訪問過來人,此息的內感也是只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

「洞極太和」:洞就是通透。極,就是無所不至,沒有不能及極之所在!我簡釋作通透。在《西王母傳》一書,洞極則指洞陽也是純陽、還有洞陰也是純陰的總化詞。

 

玄門:道典有些名詞術語,不能用文字定義,而僅可以經歷過內證體驗才行,不讓理論家有置啄之地!玄門正是其一。但是如果這個字眼需要翻譯成英文又怎樣?可以翻譯成:無形無式的門。就是好比哈里波特式的,待你飛到幽秘魔鏡的那一刻,那門才會顯現給有訣的訪客登入,一閃而逝,平時則無景。

「玄中有玄是我命……」由這六句詞,可以知道:

1)命依先天玄氣;

2)形依命;

3)形中有精;

4)後天之精依先天之氣;

5)神是先天之氣裡的精華;

6)神中神又回歸自然。實際上也是先天一氣化入人體之後,一氣開始動用那一剎那就已是後天之氣了。

 

「德以形為車,…形勞則德散,」道、德、魂、魄。德必須由形體去完成,可是形體利用過度則會引致「德力」潰散。那麼甚麼叫做「德力」?嚴格說來早期道家都不講「道德」,而是將道與德分開,以代表天地人的一個層面,我們說人一出世就有一個天賦的天命就是天地人、王,那麼也可以說,天地人、王的天命就是道德。這是中華文明的特色,別家所無!這個道德的概念範疇是要比後代儒家所謂的那個道德概念的範疇還要高上。儒家以「人文」為準,道家以「天文」為準,天文則以「道文」為準。道文一落在人間則以「德文」為座標。這個則是道家反覆其詞要表達的道與德﹝兩個概念是分開的﹞

「魂以精為根,魄以目為戶……精銷魂損,目勤魄微。」這些都是體驗出來的一個說法。不是文學的形容詞。俗話常說眼睛是靈魂之窗,此處特指「眼睛是魄之窗」。魂以精為根,必須自己體會,講不來。魂主出世間的靈,魄主入世的亟欲與處世能力。魄以目為戶,因此目神可以反映一人的亟欲所在。勤,就是亟欲。魄微,就是失去魄力。

「龜龍胎息。綿綿長存,用之不勤,」這個老子曰「用之不勤,」我釋作:不要用到那麼勤!

 

全文「損」皆作異體字[*]

「精銷則魂損,目勤則魄微。」補兩個「則」。

全文「含」皆用異體字[^]

「思自頂而入,鼻而出,」補一字「自」。

「雖古經所載,為之者少見成遂,」補一字「然」。

「亦非食谷者所能行耳。」原為「亦非食穀者所致行致耳」,刪改。(C058-0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