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星期二

卷六十一(5)

 

[浤瑆詮釋]

醒句;「訣曰:子若虧於仁,則青帝非真;子若虧於義,則白帝非真;子若虧於禮,則赤帝非真;子若虧於信,則黃帝非真;子若虧於智,則黑帝非真。且夫五氣之道,體通神真,子不負道違真,即可修用。」

這一段正是修三皇五帝的訣法!道家文化頗為簡單,但是務實操作這方面則深不可測,我暫時給他一個概念稱作「形氣相應、道形合化」。中醫亦有「形神相應」之說法。目前我的時代科學尚無法接受諸如這個「觀想東方則可以獲得木氣」。木氣,又稱為木真,木之真氣,於此類推。更何況要這一類科學人去將一個人的「好木多仁」與道德之「仁」聯繫起來?更難!於此推廣,虧於義者,他的白帝之臟與腑的氣機一定失衡。即言肺、皮毛,大腸的氣機必然失衡,有義之人其人皮膚煥發出一股非語言莫能形容之光彩。因此理論上審查一個人的五臟氣機,便知其人人格狀態。這是相當嚴肅的問題,原本不可以在這裡公開講,可是我的時代走入公正天條的時代,因果自負,道秘公開走入庶民。舉例:牙齒古人說是「忠信學堂」,若一個人早年就開始牙齒脫落,不出五十則已脫完,這意味著此君,﹝不說這一世,至少是前世已﹞造下不忠信的業果。由此推廣,其人體質必定是脾胃偏虛。道家的方法對待這一類「業障」(佛家概念)就是發起內光去照他!

[難字]

元化:使身體機能純粹化。又作宇宙的自然變化。

「身口意三業」:佛學術語。

「性虧五德,凶惡順焉。」順,四庫本、輯要本作“萃”。究竟是「順」還是「萃」?「順」,有隨業流轉的意思。「萃」有聚攏的意思,又作野草叢生的樣貌,惡相顯焉。

[ -@]目、Yingˊ異體字「覮」,又釋作目光澄淨,正視平視的樣子。現代人反而習用異體字,正字在電腦字庫中查不到!全文一樣。後文還有「臨目」,臨的象形是雨水自上而下,比喻目光自上而下打量。造字本義:俯首察看。「臨目」在道典中是十分常用的詞。

覮目與臨目一起出現,這個意思是,打坐前準備功夫,首先讓本人瞪目平視遠方,將頭頸擺正了,然後自然合目,留一線光向下看,似看非看如雨如簾,頭頸的角度都保持不移。又見後文補充說明。

太淵與大淵:本文兩個概念不同,應區別理解。此文大淵指北極,太淵指肚臍。(C061-02)(net譯文1/7)

2021年9月27日星期一

卷六十一(4)

 

服五方靈氣法

訣說:你若是有虧於仁,則青帝不是真;你若是有虧於義,則白帝不是真;你若是有虧於禮,則赤帝不是真;你若是有虧於信,則黃帝不是真;你若是有虧於智,則黑帝不是真。況且五氣的道路,體通神真,你若不負道,不違逆真,即可修用這個五氣之道。

因此古時的道君將此祕法保護著而傳於至人,以助自然,以調元化,放在身上修而能感應於天。天仍然是五行順序,地仍然是安鎮,人仍然是五藏保和,神仍然是五靈運御。於是一個人若是性情有虧逾於五德,凶惡必隨順著來至。

真人存用五氣法,首先別吃葷濁含血的食物,勿履淹污,絕除欲念,檢身口意,三業清淨,別造一室,沐浴盛潔,以立春日雞鳴時,面月建寅方,平旦坐,調氣瞑目,叩齒三十六通,叩齒欲深而微緩,漱咽津液,覮目(yingˊ),左右各三,握固,臨目,都忘萬慮,放乎太空,無起無絕。良久覺身中通暖,當搖動體,任吐濁氣。即又調息,當抱守氣海,朝太淵北極丹田真宮,稍用力,深滿其太淵,則覺百關氣歸朝其內也。如此數過,復冥心太空,若東方洞然,無有隔礙,徐鼻引氣使極,存見五,覺東方青帝真氣從肝中周,內外一體,念身中三萬六千神,與青帝真氣合。又調息咽液。良久,起立,拜,事竟。(C061-02)

2021年9月26日星期日

卷六十一(3)

 

[浤瑆詮釋]

這一段嘗試以哲學思維探討所謂天、神、虛。「虛中生白。」這個「白」是神的具象化。也是肺中真氣的反映。內視可以見得,一片灼灼白光。「虛中生白」與「神集於虛」呼應。這一段的「天」是宗教的天麼?原文強調不是!原文強調天是自然天,甚至不是我們﹝即使是現代之我﹞也在呼叫的「蒼蒼之天」(具道德判斷的天)。可是修道能合神,「天實祐之」﹝或者天責祐之。﹞這個天,應指內外環境的磁場能場,至少也是作者自己的有感天。有情天。大順天。後文進一步說明天、地、人、神:「乃五行順序,地乃五安鎮,人乃五藏保和,神乃五靈運御。」

這一段文,全段都是醒句。最有感覺這一句「精上合於明」。大腸是陽精的棲所,惟道家的體驗才說得出來。陽氣不漏,光明自來。

原文:「每行一事,利於生靈,則欣然閉目,內視其心,謝之。若曰:吾身之神氣,明發於吾形,使吾達道也。」這個時代人也可以改作:「我做了此事(默念何善事)若有功德,我願意迴向給予與我有緣的靈界善知識!總眾平分。」

關於「虛中生白」更多的舉例,可以參詳《#太乙金華宗旨》第二章、第六章、第十章。

[難字]

神王:神氣旺盛。王:通“旺”。

唯善是與:只給善行者。(C061-01)

2021年9月25日星期六

卷六十一(2)

 

卷六十一‧諸家氣法部

用氣集神訣

神集於虛,桑榆子說:「虛無」是一個現象。而必須安附於實。這個實就是精。神,是心中有智。安而無欲,則神有主權而氣和正。修道如此之時,應當保任,越久越好。越是行持不驟,則體氣至安,謂之樂天。天,虛而能感知他的存在。樂天則壽。身外「虛空」也是天。身內「虛通」也是天,修習樂天日久而明智生,虛中生白,﹝見白之功甚是﹞秘密,僅能自內知,久習彌廣,而精上合於明,明則內發於精,如此則可以臻至於道。

道應於德,德成用而為仁,分而為義。精氣晝出於首,夜棲於腹,當自尊其首,重其腹。色莊於上,敬直於中,應機無想,唯善是與。這個「神氣」作用於「形質」在人體中合一,稱它作:大順。

﹝人的內環境與外環境,都有能量場稱做為「天」。又可稱作大順天,﹞可資保佑吉祥,只要是安吉的事都無不利。凡是妙事都有所本,﹝這個神妙應觸也有所本,﹞神在心中的空腔,上通與腦神連系,平時精氣則蘊藏於腸中而成為精實。精實在精藏府內,水胞之上,﹝即肚臍的氣象之位﹞常宜溫養。

桑榆子說:凡是溫暖的,皆可維生之徒;但不得﹝單靠外力﹞自溫而失卻﹝內生的﹞煖熱。平時起居常宜閉目,內視氣源下丹田。每行一事,利於生靈,則欣然閉目,內視其心,謝之。比如默說:我身神氣,藉吾形而明發,使吾達道。如此,則天降吉祥。

於是故,天,指虛氣之靈,我若是能利用到他,則道極於此了!桑榆子說:「所謂天,就是指自然,不是指所謂蒼蒼的那個天。」(C061-01)

2021年9月22日星期三

卷六十一(1)

 

[卷六十一內容提要]

這是一篇練功的心得筆記,相當真實!說法不同於其他章卷,自成一法。全文許多醒句,俯拾皆是。「虛中生白」這個概念是本卷僅見,其他地方不見。「口中七十二生氣」也是唯此章僅見!

主要內容是服五方、服十二方以合二十四氣節、五行合化的特殊詮釋與運用、步天罡大禹步法真訣、握固法的延伸變化、「五廚經氣法」有些雷聲大雨點小,有些文人氣息之嫌!「谷神」道的詮釋,首次提出「鼓努法」,此法現代人亦有在修練。

本卷作者,對胎息有出了這種說法:「五藏無常服之氣,一時閉塞關門,豈知是胎中自然之意」。其發揮六氣訣,亦不同於傳統之說,僅此一家。這就是「鼓努法」:「鼓氣以滿天關,調勻為度,閉口而咽之。既努腹訖,徐徐出神廬中氣,其神廬中當修治之。鼓努每須相應,一鼓一咽一努,為相應也。其鼓之咽時,天關莫開,恐生氣入腹而為疾也。」

常人也會經歷胎息,只是偶遇以及在非常意外性命受到威脅的當關口,就會自然起胎息。(C061-000)

2021年9月21日星期二

卷六十(17)

 

這個道家有些天禁,禁就是禁,不能玩的。為何不能玩玩?由於這一點:你即使有本事施法誅人,你沒本事收拾殘局。道家作法者,每一次做法,必定祈請「上面」的允許,有始有終,一點也不能苟且。你相信存在三清世界麼?反正我相信了。

道家的雜法,形形式式,多數都十分有趣,單單這個「有趣」即已說明一些道家的氣魄!自己去參悟吧。這是古德先賢的步跡,他們的寶貴經驗,不能因小淺而輕視。

至於道家與道教之爭論,我從來不看這一類「紙上談兵」的爭論家,浪費我的生命而已。我要強調一點,道家是建立在道教的基礎上發展形成,你閣下學到一丁點邏輯就來革了更古老的道教,以此偏傲立道之門,這是瞎忙,人許天不許。搬弄鬼神,不是鬼神之過,而是那人以法玩法,心念有偏差。遲早撞壁。

這是我註釋《七籤》至今六十卷而作的小結不得不說之詞。道家強調形氣相應。感應道交難思議,有心人必定受到天啟,絕不虛妄。

前文我引用「有人」的註解,起初不知誰家,後來才知道是引自蔣力生校訂的《雲笈七籤》(紙書)。並保留原貌以茲紀念。(C060-000)(net譯文3/3)

2021年9月20日星期一

卷六十(16)

 

已經有新的研究證明,氣功態下的人體發出來的能量,這些看不見的能量的流轉與傳遞符合古訓「遇水則止,遇風則發」,證明古賢所說不虛。這裡的內涵甚深甚深。

道經強調「水母」的力量,[/]這個字是古代「海」字。可是七籤裡頭頻頻提起「水母」,其意義顯然不止於「海」的意象。古代的符以竹的纖維製成,現代的黃素不知以何種物質製成?我不吃符,不是害怕符「籙」的神祕力量,而是符紙本身的來歷不明的物質構造!

學道之人,不可以很任性的「以科學」來看待道法,這是一個人傲慢心在借假修真,其實正是在修他自己的傲慢的人性而已!學道之人,應以「心領神會」來悟道。「會」麼?中文字就是這麼神妙。

道家的咒文十分「幼稚」,至少我是一度這麼認定了!開始的時候我也是很任性的以「科學理性」來對待,無法接受文字這麼幼稚的咒文要我天天念。可是「這麼幼稚的文字」也有他的深意在,我不講明,也不點破,自己去參悟吧!

飛星法門、道家尚有十分獨特的行門,即是採北斗七星的能量「飛星」法門。其中最著名正是「步天罡」,這個秘密法門,數年前我在谷歌上搜尋都一無所獲!而今20156月﹞谷歌上已有人發布完整的修持法門。祕法即已公開,又能說明甚麼?不能說明古道彌新,而是帶來一個啟示,古道需要以新視角對待,若還是那麼老道士的頑固和保守,此路不遠。冷目旁觀當今「網絡道家」一片亂象,不知要讓我等到何時何日才讓我看見一片比較恢弘的道器家風?

道法,有些會「誅人」的法門,是邪法麼?肯定不是!邪正在於一心、一念。《七籤》的編輯者是有話要說的人,即使是這些誅法,都能「和盤托出」,但是他也明知其禁,不能點破而已。

2021年9月19日星期日

卷六十(15)

 

歸納起來,道家修行法門有這些:

觀光法門。幾乎全部道家修行法門都包含了觀光法門的元素。形形式式,不一而足!都必須回歸到這個觀光法門。基本的觀光法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將外界的光觀入泥丸,比如觀太陽的光,術語說是「飛根」。二是將體內臟腑觀到發光。當然實際的操作還有更細膩的,但也並不難學。是道士把它搞到很複雜很神秘!這個時代不同了,不宜再搞那些門派秘密!我的意思是說,初學者,首先必須學會觀光,並不困難,而是需要恆心與誠心,時間一到,天上的一股「神祕力量」就會靠近以給予啟示。這個「天上」通常是指九星的宇宙能量。即使是金光神咒,也是觀光之咒,他是道家的大咒。運用法十分靈活。不苟一格。

聽音聲法門。這個法門道家很少專文提及。道家的觀音法門都隱藏在軌儀日課中。道家與西藏密教的淵源頗深,但是密教有聽音聲法門的傳承,道家則無。追究起來這是一門十分專業的研究。但是(據我所知理論上)光與音聲可以互轉,觀光到了一個程度,可以轉光為音。

胎息法門,這卷六十,卷五十九,正是介紹了最基本的胎息法門。胎息,有修到自然胎息的,有專門給初階如我者,以閉息來「激發」胎息的。整個過程循序漸進,都不可以勉強自作。

符咒法門。道家幾乎所有的行門,一旦成為了「入門」弟子,就是需要吃符持咒。普通學習的,也必須持咒,這是延續著已經有數千年的道脈。一種行門一旦修成,就不必再頻頻吃符了。符可以歸入觀光法門,咒可以歸入音聲法門,但是由於這一門十分有個性,所以我主張特設一門。我也不主張吃符,一旦知其法本,就可以自己改變形式。無論是儒、釋、道修持法,說他沒有祕密行門這種說法也不如實。符咒法門確實是一種「秘密法門」。所謂「秘密」則是「無法以人間人的思維去說明」。有一種符咒法門不用黃素﹝就是畫符在符紙上﹞,道士以劍指持咒畫符在水上,然後才以這符水來作法事。我十分主張鼓吹這種方法,這個才是高科技法門。

前文有一段講述的內容頗類似西藏的拙火定,但是我不會,存而不論。

2021年9月16日星期四

卷六十(14)

 

[我釋七籤卷一至卷六十的小結]

道家果然是百貨商行,他有各式各樣的道具,件件都十分威猛,方便!使用得法,效果顯著而快速。無形無式。咒語法事種種皆是橋段。「真道路」不在這邊!理論基礎也要靠一邊,陰陽合一建設超然的人道基礎,才是道大。無形無式正是「道大」的基礎。

就說道家的基本修行法門吧!大師曰:「大道不煩,正常就是道,」這是至理名言。但是若是至簡而基本的修行法,就無需分別不同門派了,就沒有儒釋道。那麼,道家功究竟有何特色呢?我曾請教有體驗的人說,佛家與眾不同的修行法門是什麼?他說佛家的不共法是「無我」,但是這個「我」是指甚麼?又是一篇又一篇的博士論文了。按下,現在不能講。道家有沒有修無我,這個也要按下,暫時不要講。反問:道家有沒有修有我?我則以為,道家的「有我」也是橋段,過橋而已!及如天上的轡轝軬軒都會發出金光而飛行無礙,都是道化之象。這個十分莊嚴的「我」,也是道化之象。

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

卷六十(13)

 

(C060-30)[浤瑆詮釋 ]

休糧訣,訣曰……

區區、拘泥,局限。(C060-30)

 

(C060-31)[浤瑆詮釋]

慎守訣,訣曰…… 文源、[#CTEXT-60]

《黃庭經》云:「方寸之中謹蓋藏,精神還老復丁壯,養子王樹令如杖,急固子精以自償。」不知哪一個版本是這樣來寫?查《七籤卷十二》:「神廬之中當修治。玄膺氣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絳。」另外別一句:「養子玉樹令可杖。」本卷原文「養子王樹令如杖,」差別在「王」和「如」兩個字。我認為「養子玉樹令如杖。」義勝。(C060-31)

 

(C060-32)[浤瑆詮釋]

服氣胎息訣,訣曰……

「靈芝玉英」,即、靈「芝」玉「英」。芝英在古代屬於神話,芝,《楚辭》認為他是神草。王充在《#論衡》中說:「土氣和則芝草生。」英,則指水晶苗。文內「老君曰:靈芝玉英,並在其腹……」這個意思是說:甭再去深山野林尋找什麼芝什麼英了,人的肚子裡也有,只要你按我的簡易的方法去做就行……(C060-32)

 

胎息經,胎從伏氣中結……(C060-33)(net譯文2/3)

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

卷六十(12)

 

(C060-27+28+29)[浤瑆詮釋]

飲食調護訣,訣曰……(C060-27)文源、[#CTEXT-60]

服氣之人,膓胃虛淨,生冷、醋滑……(C060-28)

如不意卒逢以前諸穢惡,速閉氣…… (C060-29)

餺飥(boˊtuo),引《百度》:「餺飥『麵片湯』的别名。中國的一種水煮麵食。名字由来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 ...』」

 

蔥薤羹亦佳,」﹝原文亦誤作「可」﹞

「棗、栗之類兼[*]餅,亦得食也。」﹝原文「兼」誤作「徒」﹞[*]餅,(http://dict.variants.moe.edu.tw/sword/swordc/sc16500/c16500.jpg)餅,蜀人將蒸餅稱作http://dict.variants.moe.edu.tw/sword/swordc/sc16500/c16500.jpg餅,讀音堆。浙江西湖傳統小食,由於尚不知現代名詞,暫時保留古異體字!(C060-27)引《七籤卷十一,黃庭經》:「千千百百自相連。一一十十似重山。雲儀玉華俠耳門。赤帝黃老與己魂。

「利五藏,趁濁穢,」趁,追逐。(C060-29)

2021年9月13日星期一

卷六十(11)

 

(C060-22)[浤瑆詮釋]

委氣訣,訣曰……文源、[#CTEXT-60]

引《七籤卷十二‧黃庭經》:「高拱無為魂魄安。清靜神見與我言。」在卷十二裡頭,我的詮釋「與眾不同」。(C060-22)

閉氣訣,訣曰……(C060-23)

 

(C060-24)[浤瑆詮釋]

布氣訣,訣曰……文源、[#CTEXT-60]

我不主張給人布氣,早期氣功神火時期,「布氣」這兩個字也同時火起來了。在我們這個公正天條持世的時代,布氣治病需要十分慎審,以免侵犯他人的因果業報的公正。(C060-24)

 

(C060-25)[浤瑆詮釋]

六炁訣,訣曰……文源、[#CTEXT-60]

「五氣各屬一藏,餘一氣屬三焦。」﹝補一字:五﹞

「氣不通及諸邪氣,」﹝原文諸這個字誤作語,已改﹞

這個「六氣訣」影響深遠,知者會之。不知者莊嚴過路而已。(C060-25)

 

(C060-26)[浤瑆詮釋]

調氣液訣,訣曰…… 文源、[#CTEXT-60]

引《七籤卷十二‧黃庭經》:「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

又引《七籤卷十一‧黃庭經》:「口為玉池太和官。漱咽靈液災不干。」(C060-26)

2021年9月10日星期五

卷六十(10)

 

(C060-20)[浤瑆詮釋]

行氣訣,法曰……

「枯木無精光」,活靈的樹才可以讓人看見他的活潑的輝光。人的輝光也是一樣。有神無靈,他的輝光再怎樣也是死死黏黏的。木質有輝光同時必也有表層的精光,活的光澤,尤其辨別好茶,更需懂得審度這個,表面上沒精光的茶肯定不是有活力的茶。(C060-20)

 

(C060-21)[浤瑆詮釋]

鍊氣訣,訣曰……文源、[#CTEXT-60]

「垂席上布之…」又作、“垂手足於席上”,可是前文已經言明「仰臥」,因此這裡的垂席乃指讓長髮垂席,表示這位道人修道已有年!「讓長髮垂席上布之,」其情壯十分浪漫!

「不必每日旦,要獨清爽時…」﹝有作、“不必每平旦,要在清爽時”,且均為注文。﹞

引《七籤卷十一‧黃庭經》:「千災以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兇殘,亦以老年永延。」其中「千災消百病痊」和「千災消百病痊」,「以已」兩種意識形態都可以接受!有時遇到天災地難﹝之後﹞人不死,病欲癒,也是算「千災以消」,另一種則是﹝修行之後﹞災病全消,也有!人世間多數屬於第一種!(C060-21)

2021年9月9日星期四

卷六十(9)

 

(C060-16)[浤瑆詮釋]

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法,進取訣……文源、[#CTEXT-60]

「乃以舌柱上,料口中外津液,」料,通“撩”通“撂”,撩撥。

引《七籤卷十二‧黃庭經》:「閉塞三關握固停。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死三蟲亡。」《黃庭經》原文沒有「久服自然得興昌。」若是要我來訓文字好玩也可以,更何況至今為止我的骨董已累積了三件「遂至不死」、「遂至不飢」、「遂至不食」。再珍藏若有時可以待價而沽高價拍賣矣!(C060-16)

 

淘氣訣,訣曰…… (C060-17)

調氣法,訣曰…… (C060-18)

嚥氣訣,訣曰…… (C060-19)

2021年9月8日星期三

卷六十(8)

 自然之功,外亦所不入,在陽不燋,陰不腐,一切質礙,無不穿貫……(C060-11)

 

(C06012)[浤瑆詮釋]

胎息羽化功第三,夫修胎息,……

「必恐閉息不固,事須要假相伴以安其意,」有人改作「「必然閉息不固,須要假相伴以安其意,」去掉衍字一個:事。

「可正施手足,」有人改作「「正施手足,」(C060-12)

 

(C060-13)[浤瑆詮釋]

論曰:氣功妙篇,氣術之道數略同……

「氣功」一詞見於《七籤》卷五十九、卷六十,及卷六十一。另一個一度相當火的名詞正是「布氣」。以「布氣」作療癒的目的,本卷則是唯一一次出現的一小段「布氣訣」。其他章卷曾多處出現「布氣」!(C060-13)

 

(C060-14+15)[浤瑆詮釋]

聖正規法第四,夫先聖先真之道術,通載則理合於幽微……(C060-14)論曰:夫達士悟道,常畏於身。故吾有大患,為吾有身……(C060-15)

「勿負余信」,有人改作「勿負余言」

2021年9月7日星期二

卷六十(7)

 

(C060-10)[浤瑆詮釋]

凡春夏秋冬,并不假暖氣……文源、[#CTEXT-60]

本卷提出服氣時期的飲食宜忌,如:

一、「若要湯藥、杏仁、、蜜及好蜀茶無妨,力未圓可以調助,唯薑不得多著,性能壞物,善奪人志。有通服豉湯,此則未達深理,豉且本性太冷,久淹塵穢,只辟麵毒及解傷寒,大約傷壞藏府,正傾元氣,特宜忌之。」段落中「蜜及好蜀茶無妨,」有標作「蜜及好蜀,茶無妨,」我以為「好蜀茶」應指「好的黑茶」,出產於川雲一帶。引[#zdic.net]:指蜀地所產的茶。唐白居易《楊六尚書新授東川節度使代妻喜賀兄嫂》詩之二:「覓得黔婁為妹壻,可能空寄蜀茶来。」也可以釋作「蜜及好蜀,茶無妨,」但是缺二字,不太像。

二、後文〈飲食調護訣〉:「訣曰:服氣之後,所食須有次第,可食之物有益,不可食之物必有損,損宜永斷,益乃恆服。每日平旦,食少許淡水粥,或胡麻粥,甚益人,治脾氣,令人足津液。日中淡麵餺飥及餅並佳,不得承熱食之,勃亂正氣也。蔥薤羹亦佳,飯必粳米,大麥麵益人。服氣之人經四時,甚宜服食之。此等物不必日日食之,任隨臨時之意食之。鹿肉作白脯,食之佳,如是齋戒,即不得食也。三十六禽神直日,其象鳥並不可食。棗、栗之類兼[*]餅,亦得食也。作可餧慎勿飽,飽則傷心,氣尤難行。凡熱麵、蘿蔔羹,切忌切忌。鹹酸辛物,宜漸漸節之。每食畢,即須呵出口中食毒濁氣,永無患矣。」都是經驗!

三、「服氣之人,膓胃虛淨,生冷、醋滑、粘膩、陳硬、腐敗、難消之物,不用食。若偶然食此等之物一口,所在處必當微痛,慎之。但食軟物,乃合宜也。」必強調服氣辟穀時期吞服三五粒花椒則是好的!(C060-10)

2021年9月4日星期六

卷六十(6)

 

(C060-09)[浤瑆詮釋]

夫喉嚨中嚥入之氣,自有三道:一入胃中脉;二入五藏中脉;三入食脉……文源、[#CTEXT-60]

[*](音攝,是韘的異體字):古代射箭時套在大拇指的器具。以象骨製成,用來鉤拉弓弦。詩經.衛風.芃蘭:「芃蘭之葉,童子佩韘。」清.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扳指:「以象牙、晶玉為之,著於右手之大指,實即古所謂韘。」﹝說明引用自《#台灣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仍須收息縮氣[*]

2.若不收息縮氣,取[*]

3.若不依前法縮氣[*]腹;

4.食久畜取,[*]腹嚥下。四個韘,都有一個意思:扣住、攝氣不動。(C060-09)(net譯文1/3)

2021年9月3日星期五

卷六十(5)

 

(C060-07)[浤瑆詮釋]

夫求仙道絕粒為宗,絕粒之門,服氣為本…… 文源、[#CTEXT-60],下同!

weiˇ高峻的樣子。若用於隗姓則讀作Kuiˊ。因此這個「大隗翁」應讀作暌!據說隗姓是炎帝的後代。引《庄子‧徐无鬼》:「黄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適遇牧馬童子,問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小童辭。黄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guwen.zx98)哈哈,我來按:後來的人性的政治演變成排除異己,法律的功能是維護國家的穩定,而並非維護公正與自由……?政治做不到「而已」。

 

「氣術」,指胎息。謹心神,觀想「元」氣。須知首先持齋戒,若不持齋則不得神炁「內」助;若不存想,則神氣不「內」補。此法與丹術、藥術不同。丹藥乃是外補外助。(C060-07)

服氣絕粒第二,要當用雙日(隻日則奇,雙日則偶)及本命日… (C0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