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1日星期二

卷十二(145)

崑崙之上不迷誤。
 崑崙,頭也。
上與天通,稟受元氣不迷誤,

 ----- 浤瑆詮釋 – 
稟受元氣不迷誤,須知平時起居妙經營。

2017年1月30日星期一

养生日志11-27

十一月二十七日 
〈中藥的配伍原則〉

 (1) 充分利用能產生協同作用
從而增強療效的藥物相互配伍
(即具有相須、相使作用的藥物);

 (2) 注意使用能產生拮抗
從而抵消或削弱 原有功效的 藥 物 相互配伍
(即具有相惡作用的藥物)。

 (3) 考慮選用能夠相互作用
從而抑制或消除其原有毒性或副作用的藥物。

 (4) 禁止應用相互作用
而產生毒性反應或強烈的副作用的藥物進行配伍
(即具有相反作用的藥物)。

2017年1月29日星期日

养生日志11-26

十一月二十六日 
〈中藥的應用與配伍〉

 中藥配伍理論的基本內容,
古人總結實踐運用的經驗,稱為「七情」。
簡述如下:

 (一)單行
 即一種藥物單獨應用就能發揮治療效果的稱為「單行」。
如獨參湯,單用人參即可達到補氣固脫的作用 

 (二)相須 
即性能功效相似的藥物配合使用,
可以相互促進,增強其原有療效的稱為「相須」。
如知母與黃柏同用,能增強滋陰降火之功。 

 (三)相使 
即性能功效相似的藥物合用,以一藥為主,另一藥為輔,
輔藥能增強主藥作用的稱為「相使」,
如補氣利水的黃耆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伍時,
茯苓可增強黃耆的補氣利水之功。 

 (四)相畏
 即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受到另一種藥物的抑制
或消除稱為「相畏」。如生南星畏生姜,
即生南星的毒性和副作用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

 (五)相殺
 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
或副作用稱為「相殺」。
如服巴豆中毒時,用綠豆即可解除毒性,說明綠豆殺巴豆毒。  
(六)相惡
 即兩種藥物配合使用時,能相互牽制而使原有功效降低,
甚至喪失藥效的稱為「相惡」。
如人參與萊菔子配合運用,能降低人參的補氣益脾之功。 

(七)相反
 即兩種藥物合用,
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的稱為「相反」。
如甘草反芫花。

2017年1月28日星期六

卷十二(144)

七日之午迴相合。
 行道之要,七日一合,

 ----- 浤瑆詮釋 – 
七日來復。這是天數。
午,陽氣正時。

2017年1月27日星期五

卷十二(143)

服天順地合藏精。
 頭為天,足為地。
服食天氣,灌溉身形,合人丹田,藏之腦戶。
天露雲雨,何草不茂? 

----- 浤瑆詮釋 – 
提出的名堂大,可惜內容少:
24氣節房中道,食氣藏精有人道。等我安穩度日從頭寫。
臣服天地,知易行難。

2017年1月26日星期四

卷十二(142)

子自有之何不守。
 人自有一,不知守之。守之者日還一日,失之命消也?
 心曉根基養華彩。
 究備道真,深解無極,留年卻老,自守本歸根。
開闔陰陽,布色華彩,常若少年

, ----- 浤瑆詮釋 – 
心曉根基養華彩。
 才知源頭一落落。

2017年1月25日星期三

卷十二(141)

玉石落落是吾寶。
 連珠玉璧,落落如石,出於太陽,
氣如火煙,摶則不得,則吾重寶, 

----- 浤瑆詮釋 – 
升降出入舉止瀟灑自然,落落大方瀟灑。

2017年1月22日星期日

卷十二(140)

昇降進退合乃久。
 地氣上昇,天氣下降。
陰陽列布,合于絳宮。或進或退,正氣從容,乃得長久,

 ----- 浤瑆詮釋 – 
從容,如前文落落象石,乃得長久!
 陰陽和氣,兩情相悅,乃有升降得寶。

2017年1月21日星期六

卷十二(139)

天七地三迴相守。
 天七地三,橐籥縮鼻,引地氣即上希也,故迴相守,

 ----- 浤瑆詮釋 – 
七淺三深,只是約數。
可以變化多端,騙她九淺一深,卻來一個一淺三深。
一直令到她縮鼻汗沁,九候齊至,
即可引氣上行,迴旋潛入黃庭。

2017年1月20日星期五

卷十二(138)

出日入月是吾道。 
日出太陽,月入太陰,迴周返覆,受符復行,

 ----- 浤瑆詮釋 –
 軟的時候進入。勃的時候才出。
感受到有符令的時候才行。如此迴周返覆。日閉月開。

2017年1月19日星期四

卷十二(137)

誰與共之斗日月。
 雌在北極,雄在南宮。真人不遠,近在斗中。
三光洞明,天地相望。子欲得一問兩童? 
抱玉懷珠和子室。
 琭琭如玉,連連如珠,調和室房,隨世沉浮,
 子能守一萬事畢。
 一為大神,天地之根,人之本命。子能知之,萬事自畢,
 子自有之持無失。
 人人有一。有一不知守,素損本根,愛財寶。賢者得之以為友也,
 即欲不死入金室。
 卻入三寸為金室,洞房之中當幽闕,變吾形為真人,真人所處丹田中,

 ----- 浤瑆詮釋 – 
真人一點靈,化在聖知時。
人的一陽起復是與日月星宿的盈虧同步的。
不看注文更好理解!
何之謂「真人」,表裡一致正是真人。
原注文:你想要「得一」之修法,就去問陰陽兩童。
即是指初陰初陽。
問題在於有多少人能及時知曉初陰、初陽?

2017年1月18日星期三

养生日志11-25

十一月二十五日 
〈中藥之有毒與無毒〉

 所謂有毒與無毒,是指藥物有無毒性而言。
凡有毒的藥物,大都藥性強烈或有副作用,
用之不當,可引起中毒;
無毒的藥物,一般性質較平和且無副作用,
在常用量下不能引起中毒。
但用量過大或用之過久,也可能出現毒性反應。

2017年1月17日星期二

养生日志11-24

十一月二十四日 
〈中藥的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藥物作用于人體的幾種趨向,
是以疾病所表現的趨向相對而言的。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上行發散,沉是下行泄利。

升極則浮,降極則沉,只是程度上的差別。
升浮藥主向上而向外,
具有升陽、發表、散寒、湧吐、開竅等功效;
沉降藥主下行而向內,
有瀉下、清熱、滲濕、潛陽、安神、降逆、收斂、
止咳、平喘等功效。
同樣,普遍性中存在著特殊性,
某些藥物的升降浮沉性能並不明顯;
而另一些藥物卻存在著雙向性。
如麻黃即能上行發汗,又可下行利水、平喘。
引起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有四氣、五味厚薄以及質地、炮制或配伍等等。

2017年1月16日星期一

卷十二(136)

三五合氣其本一。 
三五十五在中央,二友之隱,往來三陽。
玄德微妙,其狀似龍,見之獨笑,勿以語人。

 ----- 浤瑆詮釋 –
 二友,初陰初陽的空相,其狀似龍,有首無尾,有尾無首。何謂之「見之獨笑」?
這是初陽起復之吉徵,最怕是死氣沉沉。

2017年1月15日星期日

卷十二(135)

中部經第二 

作道優遊深獨居。
 隱身藏形,與世絕逾。舍氣養精,顏如丹珠也,
 扶養性命守虛無。
 決謝祖先,避世隱居。司命定錄,死籍以除。
改字易姓,堅守虛無也,
 恬淡自樂何思慮。
 恬淡忽然,樂道守貧,不念不慮,至不煩也?
 羽翼已具正扶骨。 
修道行仁,骨騰肉輕。道成德就,雲車來迎。
玉女扶轅,徑昇太清。非生毛羽也,長生久視乃飛去。
 萬世常存,與一為友。玉女採芝啖之苗,食之。
須臾立生毛羽,上帝徵聘,飛入滄海,五行參差同根帶。
 五彩騰起,或參或差,混沌不別,共生根帶,

 ----- 浤瑆詮釋 –
 這一條「一」乃具備了五行全部的功能與特色。
「玉女採芝啖之苗」,宜改成:玉女採芝啖「芝」苗。
這個時刻應曉初陰初陽的空相。
說話回頭,飲食確然可以為我們身體的輝光促進生發勃鬱。
這種飲食稱之為「能量食物」。
修道人應關注全世界修行人飲食的宜忌。
都是醞釀了數千年的經驗累積。
這一句「決謝祖先,避世隱居。司命定錄,死籍以除。
改字易姓,堅守虛無也。」
是道言道語。
毋寧讓你謾罵我是粗俗之輩,
也絕不讓你誤解我是十分莊嚴的聖人!

2017年1月14日星期六

卷十二(134)

德潤身,富潤屋。
心達志通,視見神光、重樓綺戶、金門玉堂。

 ----- 浤瑆詮釋 –
 德潤身,富潤屋。
君子行房,有身無床。

2017年1月13日星期五

卷十二(133)

清淨香潔玉女前。 
棄捐世俗,處無人之野,
焚燒、香薰、便溺,六丁玉女自到,徑來侍人也,
 修德明達神之門。

 ----- 浤瑆詮釋 –
 感受純陰純陽。德園神似伊甸園。

2017年1月12日星期四

养生日志11-23

十一月二十三日
 〈中藥的歸經〉

 歸經是指藥物對機體某部份的選擇性作用----
即某藥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病變起主要的治療作用,
而對其它經則作用較小,或無作用。

 歸經理論是以「臟象」、「經絡」學說為基礎,
以所治具體病証為依據的。
經絡將人體內外各部聯繫起來,構成一個整體。
共分為十二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
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
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
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陽(三焦經)、
手厥陰(心包經)等,
此外還有沖、任、督、帶、陽維、陰維、陽蹻、
陰蹻(註:蹻音qiao)等奇經八脈。

經絡能溝通人體內外表裡,
體表的外邪可循經絡內傳到臟腑;
而臟腑的病變也可由經絡反映到體表。
因此通過各經的表現症狀;可以獲得系統的認識。
 如肺經病變,出現咳嗽喘促等症;
肝經病變,出現兩脅脹痛、驚風抽搐 (chouchuˋ)等症;
心經病變,則出現神志不清,心悸失眠等症。

藥物的療效本身就說明了每味中藥對臟腑、
經絡的病變起著主要的醫療作用。
如麻黃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歸肺、膀胱經。
但必須注意到,在掌握藥物歸經的同時,
不能忽視四氣、五味等其它藥性。
同歸一經的藥物由于性味不同或作用趨向不同,
在應用藥物時,就應根據病情,選擇使用。

2017年1月11日星期三

养生日志11-22

十一月二十二日 
〈中藥的性能〉

 一切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
用中醫理論來解釋都意味著人體陰陽邪正的相互消長。
表現為機體功能失常所反映出來的各種病理狀態。
而藥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也正是在于恢复臟腑功能的協調,
從而消除陰陽的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現象。
所以各種藥物都具有不同的功效。

 四氣和五味 四氣又稱四性,
即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
其中溫熱與寒涼是中藥的兩類不同性質。
溫次于熱,涼次于寒。
能夠治療熱證的藥物,一般屬于寒性或涼性,
能夠治療寒證的藥物,一般 屬于溫性或熱性。
性質較為平和的平性藥,實際上也有偏溫或偏涼的不同,
因此皆歸入于四氣。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種味。
有些藥物具有淡味或溼味,而一般認為「淡附于甘」,
且往往甘淡並稱,所以習慣上乃稱五味。
大體而言,五味的作用可概括為:
 辛散、酸 收、甘 緩、苦堅、咸軟。
 辛:有發散、行氣、行血作用。
 甘: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
 酸:有收斂、固溼作用。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
 咸: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
 此外,淡味有滲濕、利尿作用。

 五味可分陰陽,即辛、甘、淡為陽,酸、苦咸為陰。
五味又可與五行配合而與五臟聯繫起來,
酸入肝(木)、苦入心(火)、甘入脾(土)、
辛入肺(金)、咸入腎(水)。
但這只是一般規律,並非固定不變,
如黃柏味苦卻不瀉心火,而瀉腎火。
四氣五味只能顯示了中藥的部份性能,
然而只有全面地掌握藥性,才能正確地選擇和使用藥物。
欲進一步的咨詢,請您尋訪可信任的專業中醫師。

2017年1月10日星期二

卷十二(132)

恬淡無欲遊德園。
 外如迷惑,內懷玉潔,恬淡歡樂,不貪世俗也,


 ----- 浤瑆詮釋 –
 無話講。

2017年1月9日星期一

卷十二(131)

修和獨立真人宮。
 太和之宮,在明堂垂華蓋之下,衣朱衣。
明堂四達知者誰?
真人小童衣燦爛。欲知吾居處,問太微乎,

 ----- 浤瑆詮釋 – 
「和」字妙要旨,一生參不透!
吃到飽和即可,忽吃到飽脹,法不能忍。

2017年1月8日星期日

卷十二(130)

寂寞廓然口不言。
 隱藏華蓋,歸志洞虛,寂然廣視,
目睹明珠,昧然獨息,不貪榮譽也,

 ----- 浤瑆詮釋 – 
元神靜靜,他就不起。
不會見人就打招呼,胡言亂語。

2017年1月7日星期六

卷十二(129)

虛無之居在幃間。
 虛無之性,樂於清淨。修和獨立,與神言語。
施設幃帳,惡聞人聲。觀見玄德,五色徘徊。
日月照察,使以東西。三五復反,轉藏營機也,

 ----- 浤瑆詮釋 – 
「修和獨立,與神言語。」這是道言道語。 
「幃間」有一人,外人不識,他自知之。
有無做亂,端看人情。是以修虛無最妙道場。
男君才有此方便,女君更需妙參詳。

2017年1月6日星期五

养生日志11-21

十一月二十一日 
〈漫說中藥〉

 中醫中藥越來越受重視、受歡迎,
歸納起來,有几項因素:

 (甲)中藥與西藥,前者的副作用小,性能比較緩和,
而且若運用得當,可以取得確鑿療效。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中藥資源也是絕大部份直接取之大自然,
比較少經歷物理或化學污染,
所以中藥 在人體內也是比較容易納受吸收。 

(乙)中醫藥擁有至少五千年的歷史基礎,
它是中華民族在勞動的生命裡,
不斷與大自然搏鬥中而產生的智慧結晶。
更重要的是,在世界科學史上,
中國古代科學家們的四大發明:
紙、印刷術、 指南針和火藥
似乎無一樣能與醫療保健掛上鉤,
然而經歷了五千悠久年代,中醫依然歷久不衰,
依然保留它最大程度的原始風貌,
為廣大中華民族的昌盛繁衍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使命,
過去如是, 今天如是,將來亦複如是也!

 (丙)隨著中國(中醫藥的發源國)的現代化,
中醫--西醫結合研究已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
民間的傳統保守的醫療方式已經有所提升,
加之引入尖端科技的方法,
標示著現代化的「現代中醫學」應運產生了。
這是怎樣理解的呢?

答曰:中醫治療術乃歷數千年、
匯集廣大民眾的運用和實踐經驗發展形成的;
歷史的演進本身即賦予中醫治療術
很深刻的內涵和深邃的哲學基本觀點,
近代,錢學森又提出中醫唯象理論的概念,
就是說:首先要總結許多現象,
應用現代語言來說明其當然,暫不理其所以然。
此外,還有吳學謀提出的泛系理論、
張穎清的全息論、氣功養生醫學等等,
這在在說明了未來的中醫發展趨勢肯定是幹勁十足的,
多姿多采的。
在不久的將來,作為現代中醫學,
它會以嶄新的體系展現於新時代人的面 前述三項,
身為現代人的一份子,尤其是熱愛中華文化寶藏的您,
尊貴的看官們,我們實在有必要重新評價,
透過社會角度去看--中醫--整體的中醫事業
以及代表這個中醫事業的專業醫師所扮演的社會角色。
作為專業中醫師行列的一份子,我們以至誠的敬意,
祝福您早日遇到術德並重的醫療工作者。
古德先賢有謂:凡診治失誤,「皆受術不通,人事不明也」;術,既指技術、技藝;人,既指人的體質和心理;
事,就是指人生活的那個環境了。
中醫學是科學、技藝和仁術的融合體,
「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

2017年1月5日星期四

养生日志11-20

十一月二十日 
〈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中醫重視整體觀念的同時,
也重視個體性,強調個體體質的差異。
個體體質的特殊性往往會造成對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體質的差異是跟職業、飲食、生活起居習慣等有關係。

古人認為多用腦力而身體嬌弱的人,
一旦有病多宜于扶正,即使攻時也須攻少而補多
;對于多用體力而體格壯健的人,則重在以攻邪為主。
體質也有天生的,古人有分陰臟人和陽臟人。 
目前,免疫學說常提到「過敏體質」,
多半從小有濕疹,過敏性鼻炎等患病史。

2017年1月4日星期三

卷十二(128)

垂拱無為身體安。
 端殼自守,深暢元道。
不犯天禁,身無災咎,永保安也, 

----- 浤瑆詮釋 –
 平時無心事,垂垂或拱拱,不犯天禁,
任其自生自滅,可以保住真元。

2017年1月3日星期二

卷十二(127)

物有自然道不煩。
 自然者,天地大神。不存不想,氣自往來也,

 ----- 浤瑆詮釋 – 
萬物自生,道法自然。
由此及彼,由彼及我,將心比心。

2017年1月2日星期一

卷十二(126)

虛無自然道之固。
 虛無恍惚,道之無,自然不存,俛仰自睹,
常守玄素,須臾為早,知雄守雌,魂魄不離身也,

 ----- 浤瑆詮釋 – 
「俛仰自睹,常守玄素,元神不離」。
美人妻,好修行。六腑消火急,六行也徐徐。

2017年1月1日星期日

卷十二(125)

六府修治潔如素。
 心不妄念,口不妄言,目不妄視,
耳不妄聽,手不妄取,足不妄行。
凡此六行,六府之候也。
故能損之,道成德就,潔已如素也,

 ----- 浤瑆詮釋 –
 六行演六候,真個是道箴!
腑也多氣多血之鄉,其應也速,其情也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