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星期六

卷四十三(14)

[正文]
第一見肺,紅白色,七葉,四長三短,接喉嚨下

(原注、肺者何也?腦也、伐也。善惡之初,兆而未明,明則伐善,善廢惡興,伐人命根,根斷不斷,由於此藏。此藏藏魄。魄者何也?粕也、著也。
人之炫耀,莫不關慾。慾著曰惡,惡如糟粕。
愚俗滯之不識精本,今願舍著存而見之,魄則肅然,
不得為惡,惡急宜改。
先存之火與金合,成則未分其色紅白葉數,
納言取其和成德。德始於肺終於脾。
脾一又二,兼濟也。兼濟者,信也)
----- 15

[浤瑆詮釋]
進一步申論修行人切忌炫耀!
尤其大忌炫耀修行中的功境。這裡邊有生命科學的至理,交給修到很得空的人們去專研吧。
魂與魄,我在相關主題探討了,這裡是應景提點一下!
魄是「人性」的對外發言人。
立於這一點上,於是說:
能否攝住魂魄也是立於能否守得住虛欲!
「慾」,有版本作「欲」,嚴格說來欲慾有別,
按下不表,這一段文字之「慾」,應是指廣義的欲,
廣義的欲,應寫作「無心之欲」,
我所說「虛欲」也是指廣義的欲。
我不主張壓制任何一種欲。此事暫時按下!

魄者何也?粕也、著也。」這個「著」指執著之著。「慾著」即指著念於慾。
我的朋友說人性的精神特色就是三個字:「越想越」。
這個越想越就是「慾著」。
本文點出對待「慾著」,應當捨棄著念轉而以
「存而見之」的手段化解。
道家中醫對待這方面有「物質基礎」,
就是以五臟氣機作為基礎。
首先需要理解肺氣以金為代表,心氣以火為代表,
已知火剋金,又已知虛慾由於魄不安定,而肺主司藏魄,因此解除魄的虛慾就必須借心火來剋金!
接下這一句比較玄:
「存火與金合,成則未分其色紅白葉數,
納言取其和成德。」
火與金相合相和而不分,就是經常說那個「圓融」、
「沖融」。因此內景顯出「紅白」的光色!
這個意思是說,如果你修到火金相合,
這個不是概念之詞而是有內證,
這個內證就是你可以「存而見之」,
看見內景的光色是「紅白」的光色!
此時不要去分別他的紅白葉數。

「納言取其和成德。」
不必質疑,不必解釋,不必分享……
務必獲取他的「和氣」而能成德。
由於肺的正氣肇始於「德」,終於脾。
脾主仁,脾之仁與肺之德結合,二而一,一而二,
因此脾又主信。仁德兼濟就是信
信的基礎在於仁德,
而不是現代人手上緊緊抓著的那一紙權威!
盆有們,看看吧!這個道家之妙解釋!
如此葉數磨練,那人的腦中九宮必定會通透無阻!
現代人說腦洞大開。

按一、葉數,讀作xieˊshuoˋ,葉的意義同和協,

數意義同屢次。

整個意思是這樣來理解:

「反覆調伏內心的頂心頂肺的火金對抗,」

惟這樣的詮釋使可以對接下一句的「納言」。

若是這樣來詮釋,原文標點應改為:

「先存之火與金合,成則未分其色紅白,葉數納言,

取其和成德…」留待備考。



按二、這一段又參考

[頭條:《太上老君內觀經]引用了這一段譯文:

「五臟神主各司其職,事情分別取得成功,

成功平正就一而不二,

就會使原來隱藏的顯示出無邪的姿態,

無邪就所有東西仿佛都可以看見。

看見了就和聖符一樣,和聖符一樣就可弘揚積學,

自然感知領悟。

又見[CTEXT-太上老君內觀經],兩部內容差別很大!

2019年11月29日星期五

卷四十三(13)

[正文]
凡存思之時,皆閉目內視,人體多神,必以五藏為主。
主各料其事,事各得其成,成正則一而不二,
不二則隱顯無邪,無邪則眾如可見,見則與聖符同,
同聖即可弘積學,自然感會,是以朝夕存思,不可懈怠。存者何也?敦也、輪也。思者何也?司也、嗣也。
勿以輕躁失本,學以重厚得宗,得宗則輪轉無滯,
輪轉無滯則存而不亡。
不亡由於司察善惡,善惡在乎嗜慾偏頗。
嗜慾偏頗者,愛憎廻遑,往返生死,勞苦未停。
未停之停,停善不著善之善,歸宗未能至至宗。
無者,資於念念相續繼,念嗣,存無有入於無間,
無為而無不為,號曰微妙玄通。
和光挫銳,濟度無窮,是故為學之基,以存思為首。
存思之功,以五藏為盛。藏者何也?藏也。
潛神隱智,不炫耀也。
智顯慾動,動慾日耀,耀之則敗,隱之則成。
光而不耀,智靜神凝,除慾中淨如玉山內明,得斯時理,久視長生也。
----- 14

[14段白話試譯]
存思的時候,都要閉目、內視。
人體駐著很多神,必以五藏為主。
五臟神主各司其職,事情分別取得成功,
成功平正就一而不二,
就會使原來隱藏的顯示出無邪的姿態,
無邪就所有東西仿佛都可以看見。
看見了就和聖符一樣,和聖符一樣就可弘揚積學,
自然感知領悟。於是強調朝夕存思,不可懈怠。

「存」的意思所指?就是指「敦」、指「輪」。
「思」這個字就是指「司」、指「嗣」。
別以為存思法無形無式很簡單而輕勿了它的道本,
向來修學者皆以重厚道宗,
得道宗則面對人世間的輪轉無常的現象而能做到無滯,
輪轉無滯則心存而不亡其志。
不亡由於能應觸司察善惡,
﹝一不小心則促成了﹞善惡在乎嗜慾偏頗。
嗜慾偏頗的人,表現出愛憎反覆廻遑,患得患失,
往返生死,勞苦未停。

待終於能看透這個偏頗,也須知做到「未停之停」,
止於善而不執著於善之善,﹝即使貌似已能達致﹞歸宗,﹝而理趣上尚﹞未能臻至真正的宗旨。
不執著的人則相資於念,念念相隨續,念念不能斷,
也須知存思他的無相像的本質,存無有入於無間,
無為而無不為,叫他「微妙玄通」。

(平時存思,)和光挫銳,濟度內心無窮的閒氣,
以是故為學的基礎,以存思為首。
存思的功用,以長養五藏真炁為盛尚。
(zangˋ)是甚麼意思呢?就是藏(cangˊ)的意思,
就是指潛神隱智而不炫耀這個意思。
須知一但顯露了自以為的才智,必定引起虛慾動搖,
虛慾起則日日炫耀,越想越愛,耀之過則敗,
隱之善則成。
光而不耀,智靜神凝,
讓已清除虛慾之「黃中」乾淨如玉山而內明,
得斯時理,可以久視長生。
----- 14

[浤瑆詮釋]
文采何其雋美!不捨得改一字呀。
現代佛家經常提起說:「不二法門」。
這裡給「不二」下了一個註腳曰,
「不二則隱顯無邪,無邪則眾如可見,」唔!
眾「如」可見。這是真正做到不二的特徵。
可是,何之謂「如」。
如,就是道的本然,這個時候讓修持不二之人行持顯出,因此而知「如」的真面貌。
「見則與聖符同,」看道典經常出現「符」這個字眼,
看到這裡,加上我前面的解釋,
若是還不能領悟「符」這個概念,我也是無法度了,
我也已經黔(qianˊ)驢技窮了。
不四不二,不二不可,一路來我扛了一大包上黃山,
我也已快要累垮了。﹝不食不餓,不喝不渴!﹞
照看道典所謂「存思」,不是單純打坐,
他甚至不強調打坐。可是佛典十分強調打坐。
切入點相映成趣,沒有誰對誰錯。
是故為學之基,以存思為首。
存思的概念範疇包括了全部「照看心田」的事!
包括了反省,包括了子曰日有三省,
包括心念動靜的內感事。
也包括了佛典所說「相應觸」的那些事。
「同聖即可弘,」此處「弘」我不釋作「弘揚」,
而是釋作「光大」,即指將好處最大化。
知曉了如的真像,即可以最大化「不二」的力量。
﹝心有力,行與形才有力量!否則不可以四處亂講!﹞

又「存」些什麼呢?這裡說是「存敦輪。」敦,至誠。輪,間替無常。佛的無常,這裡說成「輪」。
佛的菩提,這裡說成「敦」。「司」、「嗣」又暗示了,思有養的意味。
道家從來不會排斥無常,也不會排斥五濁惡世。
修無常,必須修到「輪轉無滯,輪轉無滯則存而不亡。」
司察善惡在乎嗜慾偏頗。
這是指存思自省自察的時刻,自己看,自己想,
自己的善惡「偏頗」行情怎樣?後勢看起否?

﹝待勞苦輪轉未停…﹞「未停之停,停善不著善之善,
歸宗未能至至宗。」這種文法當今已經絕種,無人會用!白話文都用不上。我的解釋見於白話翻譯。
翻譯本身就是解釋,是哪一頭大尾師教你很潔癖的翻譯?
權威說法是「和光同塵」,總是聽人向外指,
塵就是人們所謂五濁惡世。
這裡強調自存思,改用「和光挫銳」。挫掉多餘的閒氣。

「濟度無窮,」不是濟度全世界人,度人別那麼急。
此處無窮,乃指內指事,內心的無窮萬劫的閒氣。
是故為學之基,以存思為首,以養為首。
因此存思又有自我檢討,又有改的意思。
我朋友說,修行就是一個字:改。

「存思之功,以五藏為盛。藏者何也?藏也。」藏(zangˋ)者藏(cangˊ)也。
道家功法的存思,比較關照到物質基礎!
尤其強調以五臟為基礎,這個也是久視長生的基礎。
此處轉個概念,將五臟(zangˋ)之藏(cangˊ)像,
衍伸作不炫耀!是的,即使撇開無形無式的心法,
回頭來說有物質基礎的五臟,
即是可以和現代醫學生理的五臟對接這個「不炫耀」,
也是同理,臟氣向來都不喜歡虛耗,
可是現代人虛耗臟氣的方式,無奇不有,按下不表。
此處提出一個說理就是:
「智顯慾動,動慾日耀,耀之則敗,隱之則成。」炫耀智慧能耐的人在不知不覺之間已驚動了他的「深層可欲」。隱則成。成些啥?咋成法?
﹝新學到中國人的口語,學以致用哈!﹞
有在修著的人就自然能領會!
修行人越高層次就是越敏感,這種敏感不是鬧著玩的!
一般大師兄的修行法,尚不會,也不配「走火入魔」。
答案在封二尋找!
隱之則成「光」成「智」。
這兩項一但形成了,他自然會消除「深層可欲」。
這一項因果練,十分微妙。

「除慾中淨如玉山內明」,這是內景,
不是空泛概念化的東西。
久視,指目力可以維持到老、乃至死前。
老來臨死尚可以看得見美人臉上的痣。
長生,未必指以「人體人形」長生,
請問至今一千歲人的樣子?
可是道典頻頻提出「長生」,難道是在撒大謊?
不是,肯定不是。而是詮釋古意這方面,
我們沒有做好來。


按、原文「人體多神,必以五藏為主。
主各料其事,事各得其成,成…」
據網絡資源,都勘正為:
「人體多神,必以五藏為主。
各料其事,各得其成,正則一而不二……」不大恰當!

2019年11月28日星期四

七籤格言(48)

[GeYan-016][我喜歡!]
一、我釋天、神、靈、老……老,可以釋為「最靠近」。老君是最靠近人類,也是與人類最親近的精神文明導師。你看古人釋名:天、神、靈、老。
天的本質是虛空;虛空而能為變。
神的本質是變化,好像水變成冰,
變成蒸氣這樣的自然變化。變化之用就是靈。
心想事成就是靈。我們現代的數碼無線通訊世界
已經很接近於靈了。用得上手就是老。
每個人的「自己」早已經是老君。
只是不會用,或者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天、神、靈、老。對人類的影響是以「氣」在施展作用。氣是何物?

二、沒有文字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
道典暗示:那是太、無、元、天、神、靈、老的世界。

三、九天生神,「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荀子)。至高無上謂之天。大一謂之天。
我釋《七籤》的宗旨就是釋天為「虛」。
唯是虛而能生神。天就是虛空法界。
九天,屈原那一代人釋九天為九重。
將來的科學會弄明白何之謂九天。
九天生神,可以簡單一點釋作「虛空生神」。
實際上,超微科學已經證明了宇宙的粒子運動形式,
他的本質就是「虛」。
請看看這本書《源場》
(The Source Field Investigations, by David Wilcock)

四、天寶君,中華道典認為人類的﹝尤指精神文明﹞
源藪自天寶君、神寶君、靈寶君。然後才是老君。
原文「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氣」
表示很多種稟賦品類的氣,這麼多種品類之氣,
足以應付十方法界眾生的變化需求。
天的「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氣」稟合地之
「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氣」則形成地上人間人的種類。

五、人的生死「充其數」都是在闖大洞。
能不能度過,那個門有人叫「窄門」。

六、宇宙人生「祖氣」的三大基礎正好是:太、無、元。大道無形謂之太,由於其無形無式看不見,
所以多一點以顯其大。無就是空無,
正好是無形無式的註腳。
元,就是很純淨而單純的一個開始。
「高上玉皇」是前面的解釋的註腳。

七、人生有五種安排。
一、有人安排,通常是老婆安排(LPAP)比較多。
二、環境安排。三、因果業力安排。四、老天安排,
當然也包括主的安排等等!
五、自己安排。通常都是先以為是自已安排,
在不知不覺之間悄悄的被其他四種安排錯過去了。
環境安排與老天安排是兩回事!

八、相信主的人未必重視環境,否則就不會有宗教戰爭。可是重視環境的人,他心中永遠都有一個默默的創造主。西遊記眾神魔,其中唯一黑罴熊能重視環境,
就是被觀音收為徒弟,給牠看管紫竹林。

九、龍漢元年,這是天上神仙的紀年。
龍漢元年正是天寶君持世的第一年。
遠古之人,天上人間都在平常溝通,沒有阻礙。
至於怎樣溝通以後才講!
所以當時的人紀年也以天上的年為紀。
這是遠古的中國尚無中文字的時代。

十、天寶丈人是混洞、靈寶丈人是赤混、
神寶丈人是冥寂,丈人指智慧圓滿的人。
混洞、赤明、冥寂可以理解成智慧圓滿的三種表現!
赤混雨赤明一樣,
引卷三、「經一億劫,天地乃開,劫名赤明。
有大聖出世,號曰元始天尊。以《靈寶》教化。
其法興顯,具如上說。
赤明經二劫,天地又壞,無復光明。具更五劫,
天地乃開。

十一、(修得道果受封三號)三號之玉清宮、紫微宮、
太極宮,三宮都有意義!道家古文的「宮」
具有「已成道果」的意象。
道家講究以人為本,奉獻世間。舉一例來釋義,
其餘自己舉一反三:
修行到了好像三皇五帝的成就,大用於民,廣施福澤,
他的洞神,即是我們講磁場能量啊什麼的,
好比太清那麼清純無雜,又好比太極那麼靈活而不執著!好像紫微那麼清朗自主,純粹不雜好像玉清。

十二、「積陽成天。積滯成地。」

十三、九氣,可以理解為一切法界的原始,
他當然不是上帝。他扮演了上帝的功能。
「九」的概念,正是,恰恰是《易經》上九易之道,
具不易、簡易、變易的作用。
九氣出乎太空之先,隱乎空洞之中……
即言功能先於形態(空洞)之前。
我們所見的世界,皆由不止是一種功能開始!
西洋哲學在思辨著人世間的功能論,目的論,
道典恐怕是比希哲更希哲遠古哲學的遺韻。

十四、道家並沒有全然的否定「目的論」,
但是若要講到比較到位、或者是比較「道位」就是說:
這個世界,這個人間人是運化出來的。
運化更重視過程,而不是目的。怎樣運化?
運化神似釀酒,醞釀需要考慮到「變數」,
諸種說不完盡的變數。
若以比較高級的範疇表達則用上了九數、三數、五數
這一些變數。
「運推數極,三氣開光。」不至極數,尚不能見光。
「積陽成天,積滯成地。」一直到九氣的運化穩定下來,天地萬化自也稟賦了九氣之變化與不變化的能力!
科學已經證明粒子在運動的過程中,
他其實可以記憶他的運動過程!
所以「三合成德,天地之極。」也是科學。
三啊、九啊都在講各種不同的變數,有的可以預測,
有的不可以預測。
學道家的人們,需要多一分的虛心,不能罔自菲薄,
以為可以隻手遮天,道在掌握之中!
再神靈,閣下掌握不到變數。
所以才產生了人算不如天算的感嘆。
科學家研究植物抽芽的微程序,是不可預測的。
而且它所顯示出來的「母細胞」磁場圖象,
正好是一幅太極圖。

十五、原始的道家早已經自然而然的男女平權,
可是天地之間陰陽有別。
男則「諾」,女則「順」,這是道家常倫。
在出生的剎時即已將這個常倫灌輸進入新人的意識裡頭,恭奉諾順,也在表示生命的至誠珍貴。

十六、「夫人得還生於人道,濯形太陽,驚天駭地……」:一個新人的靈體,其形濯濯如太陽,
很光亮的,令人讚嘆的。
一個人出生之後,自己搞自己,搞到暉光暗暗,
那不能怪責老天,應是自己怪自己不能自愛。
老天給你一副濯形太陽的靈體,
是自己有生之年沒有好好的讓這個
「體有金光,覆映吾身」。這一段的意思很明白,
每一個人出生都是貴人,
「亦不輕也,當生之時,亦不為陋也。」

十七、尸解:屍[@]尸有別!尸位素餐,
就必須寫成「尸」。尸,遵古義指,
代表死去的人的家人。我們現代人叫他未亡人。
道典中經常使用尸解,而不使用屍[@]解。
我認定尸解正是道典古人的原意!
他的精神特色,留給讀者自己去揣摩。
現代人也有生前修得很好可是死後他的靈魂尚滯留人間,經常露跡於親,這種現象就不是尸解。
狹義的尸解指一種特殊修行法,四大分解了,
即不再回顧自己熟習的地方,不再回顧六親
《七籤》之尸解顯然在指廣義的尸解。
廣義的尸解指:死後不留像相,骨肉同飛,形神同仙。
又見一種情況那人亡逝之後在靈界中扮演新的角色奉獻,但是也是顯露一派不留像相,骨肉同飛。
不留不露這個六親緣之像相。
甚至這個宇宙也不值得留戀,更何況小小彈丸地球。
以此辭義議,嚴格說來浮在水上漂流的人,
在尚未判定他已死,不能稱之為屍,而是尸。

十八、修行這一樁事,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性與靈性
需要配合得很好。不能正如鄰家排斥人性。

十九、「大道雖無心,可以有情求。」


二十、「無結固無情,玄玄虛中澄。無愛固無憂,
高觀稽首昇。」

2019年11月27日星期三

七籤格言(47)

[GeYan-014][我喜歡!]
五臟宗氣含水木之質。後天調土木,先天調金火。
本命日:本身的農曆生肖日干支名稱,
比如:辛丑日生人的本命日神即是辛丑神。於此類推。
本命神:本身的農曆生肖年干支名稱,
比如:辛丑神即是1962年生人的本命神。
於是這個本命神的名稱
也是命主的一出世父母所賦的姓名。
四海神,阿明,祝良,巨乘,禺強。
在《122卷七籤》裡,這是唯一一次出現。

玉英,出入於心府也。「玉英,」可能是水晶。
但是我寜可認定他是一個「化詞」,
道典的文字獨特的表達方式,玉英的意象:
似玉之英氣,因此是比喻石英之光。石英就是水晶。


上智者,心有七孔,古代孔的本意是「很」,
比如孔武有力,孔明。我認為這是指心量很大。
我對待古代人的異事神話,向來都不會排斥,
但是需要有證,只要是現代人有證,
即使僅是一次的證據,我也會當他是真實的事情,
可是沒見過現代人有人「心有七孔」。
耳有兩孔,目重瞳,都曾見,就是心有七孔未曾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