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浤瑆詮釋]
這一段十分十分重要,故不做白話全譯。我個人淺見則放於詮釋,如下:
(1)對待道家的陰陽,需要反覆琢磨,在日常中去體驗他的內涵。以此做好基礎。陰陽是可以體驗得出的,但是男子和女子的陰陽,即言近取諸身的陰陽,有稍微不同。也須看一些中醫書。尤其是《內經》和《難經》,還有《傷寒論》。
(2)「陰陽自少至老,而分為五行。少陽成木,老陽成火。少陰成金,老陰成水。……土性和柔。」這些都是在講陰陽五行之正。比如,土性就是陰陽各半麼?不是!土性經常都是偏向於陰柔。
(3)夫婦,這個概念也是十分要緊。我在別地方已經提過,這裡再提!只要是成雙成對出現的「能量」都稱作「夫婦」或者「夫妻」。量子科學已經證明宇宙的能量都是以夫婦的形式存在的。有時稱為魂魄關係。
(4)「木性勁直,金性堅剛……木以發之,金以勁之,故得品物成焉。」金木二性顯然有重疊,但是木以勁直和展發呈現出來。金以堅剛和勁韌展發出來。不需要文字來表示,走出去審觀大自然的能量分布,很快便知。勁,就是勁力,很平凡的解釋。這裡指物質內在運動的暗勁。
(5)「五勝者,皆以生我為利,剋彼為用。」道家和醫家不同在於,醫家採用藥物針碥掌握五勝。道家可以運用任何物質來運轉五勝,兩種都是一樣的原則:「皆以生我為利,剋彼為用。」
(6)由於在利和用的作功之中,人類的一己之力,很難掌握五行相乘相侮的能量轉變,因此行事有成敗之異。在做一項決定之前,當然通常是指比較要緊的大事,務必須知做全面的考據,將五行陰陽的各種變化都考慮到,並不是比如三國、封神榜小說家言,掐指一瞬間就可以決定策略性的大局?只是道家人的運籌方式或許有別於他人。出奇制勝則是上策。
(7)「五行相剋,萬物悉可全。」這個意思是說,這個地球,乃至宇宙的形成,主要都是依重於五行相剋的力量來完成。
(8)體驗陰陽的方式,道書經常都會給出答案和方法,往往又是「答案見於封二」。體驗陽氣,選在「陽和氣者發於春,王於夏,收於秋,藏於冬。」生活在熱帶的人,有必要去溫帶的嚴冬時期,待上一季,以此體驗陰極出陽而產生於體內種種變化。「九地之下反有陽,九天之上反有陰。」九地,九天都是泛詞,表示很低很低,很高很高。
(9)《復卦》見其天地之心乎?陽在下也。陽伏地內,潛靜之時,故見天心。天地之心是「潛靜伏藏」,做到這一點真的可以永生!其在人也,腎藏於陽,腦潛於陰。
(10)「腎藏於陽,腦潛於陰。」腎陽讓他藏伏,腦裡的陰氣要讓他潛靜!怎樣做到?就在此時,有遠方的朋友來問,怎樣讓注意力集中?區區我本人自小到中老,都無法讓自己更專注起來呢。須要走到五十歲之後才略有體驗。七籤偶指出一條明路,讓有緣人自己摸索吧!
(11)前文一段,最好反覆背熟,則能心領神會。
1-「純陰滯畜則霖雨淫霔,」純陰無陽留滯太久,滯畜太久,則必引發貌似梅雨季節多餘的水淫淫浸漬的狀態。這是一種形象比喻,也喻於人性心理效應。
2-「煩氣為蟲魚。」煩氣,粗氣。
3-「木性劲直,」以及「金以劲之,」兩個「勁」均以簡體字的「勁」表示。(C093-27)(net譯文6/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