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起居養生之五-新常態東方預防醫學實踐(21)

 [#營衛]

透過知曉營衛的變化,可以在很早期的時期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但是這個變化相當微細,一般粗心人無感!

營、衛二氣,中醫典籍中的眾多解釋,一般讀者不容易理解。簡單一點來說就是:營氣在脈中。衛氣在脈外。

衛氣對環境(能量場)的變化十分敏感,營氣對氣候溫度二十氣節星系(能量場)的變化十分敏感。有打坐練氣的人比較容易體驗到營氣。衛氣呢,一般人都很容易體驗到。

我的體質是衛氣敏感的人!引經典《素問‧痹論》:”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慄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盲膜,散於胸腹。”盲膜即指,腠理之間的筋膜,不需要給他一個正規名稱,那是衛氣所流竄熏散的範圍,經常都是暴然散開打成一片。這個形容相比我的體驗,是一模一樣!

衛氣,也可以在另一個場景中表現出來。比如平時住熱帶,上了高原區住下數日,待下山的時候就會開始發出身熱的反應。這個身熱並不是普通的身熱,而是感到熱由內發出來,散開一片,貌似將要感冒的情況,但是全身都可以感到很舒服,呼吸也很安穩細緻。皮表感到有一層”殼”包圍著。這個便是衛氣。由內發出來的暖流就是營氣。

我測試了多次,不少於十次!每一次都有營衛起動的反應。2013年的年尾12月,小住於金馬崙高原數個月,沒有下山意即沒有山上和山下溫差,年尾特別冷,估計平均溫度有22度吧!大約住山裡邁入第二周開始,那種特別的身暖就出來了。持續很多日。

遠方的朋友建議我講一講二十四氣節,我拒絕了,理由就是沒有經歷過完整的24氣節。尤其沒曾經歷一次北方冬天。

營衛失調的表徵就是營衛調和的相反,廢話?就是發自內裡的暖和不見了,代之而取就是躁動易怒。這個不是廢話。

張仲景特別重視營衛調和。這個調和必須有一個基礎即,精津充沛,缺這個都無法調和。當然在亞健康之下、在未病之下、所謂不調和也有深淺的差別。淺的不調和基本上都會被忽略!深一點的不調和都會賴到生活上面去!看看誰在現場可以給他賴?可以讓他藉假修真?須知這個時代,嫁禍於人,求全責備的人一萬人人中有9999。漏算那個可能不是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