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

卷五十九(24)

 

於是聖人可以連續三日內視,專注於一而讓心神充化了,他的胎習綿綿若存,久而不斷,通流五臟四肢。以上這些說法,在聖人而言,都可以推理而明白。但凡夫俗人,神與氣各別,諸如這些俗流,﹝由於沒有體驗﹞告訴他也不懂。若不知子母相守,氣雖呼吸於內,神常勞役於外,遂使到神不純粹而經常穢濁而不清,神既不清,即元和之氣漸散而不能相守。

道,人們都在常常用之,而人們不知根本。反而認作形神為主人,若人不知守於內,而守於外,自然必會令到神的宅舍虛危,漸漸現出衰壞的徵兆。

更何況不是有道的人,勞神役思,無一息神氣注於氣海之中,而希望長生,這更是漸行漸遠了麼?若知神氣所生,即心中有主,即是修於「一」,了然可見。若是不知有神之氣,反而是穀氣所生,任運呼吸,役役尋文,唯得通調於氣,理於五臟六腑,及能消化飲食五穀而已,穀氣哪能返魂還魄、填血益腦呢!

然則凡人呼吸,與聖人殊異。凡人息氣出入於喉,聖人息神氣常在氣海。氣海,即元氣的根本。元氣的居處,即是臍下,合太倉,﹝在女身﹞又稱為子宮。氣海有作用了,即是後天子與先天母相合的所在。道人若能將胎息守著氣海,綿綿不絕,這就是返本還源,回歸本生的來處,而能生定,堅住凝結,不化不散,這些說法都是表示一種說法而已。本源不敗,神識多靜,即自然長生,這是留形住世要妙的真訣。

師說:若住自然之息,讓神來御載氣,即鼻無出息,這是真胎息了。凡夫於裡外二境相之後即情慾動,情慾動即精氣悉下降於莖端,下洩而出。皆為情慾所引,制御不得,遂有畎澮喪精之憂,引致衰喪其本。(C059-1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