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4日星期四

卷三十五(2)

禁忌
夫鹽能益腎,欲能傷肺,故須忌之。
唼之取味,欲令人衰,故須禁之。
夫因欲以生,因欲以死,譬於桃蹊李逕,紫帶紅葩,
遇風而開,遇風而落。
人以身為國也,神為君也,精為臣也,氣為民也。
當須眾戴元,本固邦寧,君臣康強,所以治也。
夫氣化為精,精化為神,神化為嬰兒,故男女構精,
所以化生人形。若能蓄精,便得自育。
夫育精為血脈之泉源,骨髓之靈沖,五傷而筋骨枯,
即魂魄不守矣,特宜慎焉。
猶恐欲性熾隆,陶染難割,雖自強抑,尚恐夢交,
當須修習靜觀,以防遏之,是謂不死之道,還精補腦,
延齡能益,名上仙籍,王母內傳。
若能終竟不唾淚者,亦可含一棗,唼咽津液也

----- 浤瑆詮釋 --
修行人忌鹽,過於忌鹽會引來一些副作用!
有人甚至禁止冬天裡不讓他的徒弟吃鹽,不容易做到呢。為什麼忌鹽?由於他會引致「欲」。
回去嘗試一段日子不吃鹽,
然後在飢餓的狀態之下吃一些鹽,
借此審查自己的「欲」,這是十分微細的事情。
鹽會引致一修行人的「欲」遇風而開,遇風而落。
禁欲是為了養精守神
腎肺二臟不能傷及,二臟也是養精守神的樞要。

人以身為國」,這是精句
這一段,「眾戴元后」之「后」一個字,
不可以改為「後」,那是指「以元氣為皇后」的意思。
新一代人注釋經典、OCR經典的校注,
表現出十分十分十分不負責任,欠缺文化道義!
經常自以為是,叫人一見「驚呆」。
每個人的「中心」皆有一嬰兒!
這嬰兒原本是無暇純真的,
可是由於社會文化政治私利重重包裹與武裝
因而將這純真的嬰兒轉變成了魔鬼。
道家佛家一致認為男女媾精而「出生」了嬰兒,
瀉了真陽之氣,不好。蓄精養神可以自育嬰兒。
文中形容欲望的「越想越」的特性,
好像「陶染」一樣,一染上就難脫。
若又紓解不得法,而強自壓抑,則會形成夢交,
夢交已然是病矣。

修習靜觀,是要在念頭即起時,
即進入靜觀的狀態去觀念他,
此之謂﹝讓那嬰兒﹞不死之道!
不是﹝非要﹞十分莊嚴的地方來靜觀不可,
這裡還沒有講到「財侶法地」的階段。
這裡所講是生活上的對應法。
末句是按語指,若閣下能做到以上所講,再能做到這些:「若能終竟不唾淚者,亦可含一棗,唼咽津液也」。
如果閣下一整日都「不唾」、「不淚」,
則終日可含一棗,用以接咽津。

文末這一段我的理解是:
「不唾」指脾肺胃三藏之氣平穩則不唾﹝吐痰﹞,
「不淚」指沒有情緒波動。
所含之棗,也未必指真實的棗。
想像口中含著一棗的情形,
就是這樣含著一股似有似無的真氣。以竟終日。
此法可以接真津。

當然,大棗,不論是紅棗還是黑棗,都可以接精津,
可是若是抓死這一味,那十分執拗的「修行人」
便會顯出一脈人不似人,鬼不似鬼的情態,
這種鬼我見得多矣!
大國有姦情,你所修的是一個尾大不掉的大國,
大到沒有邊際,必有姦情!
修行也應須知小國寡民的至理。

又按、以不唾、不淚來審查自己的五臟氣機,
也是十分方便法門。
氣機細膩之人,一吃到不適宜的食物,即刻泛痰,
這樣一來長期修鍊,即可做到自求多福,
不會死到很冤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