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

卷三十二(3)

[正文釋譯]
《神農經》曰﹕
者智慧聰明,食石者肥澤不老﹝謂煉五石也﹞,
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氣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殺。
是故食藥者,與天地相弊,日月並列。

《老君道經》曰﹕
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養也,能養神不死。
神為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
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
是謂玄牝﹝言不死之道,在於玄牝。
玄,天也,天於人為鼻;牝、地也,地於人為口。
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藏於心。
五氣清,為精神、聰明、音聲、五性。
其鬼曰魂,魂者,雄也。
出入人鼻,與天通,故鼻為玄也。
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藏於胃。
五味濁,為形骸、骨肉、血脈、六情。
其鬼曰魄,魄者,雌也。
出入於口,與地通,故口與地通,故口為牝也﹞。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根、元也。言鼻口之門,乃是天地之元氣所從往來也﹞。
綿綿若存
﹝鼻口呼吸喘息,當綿綿微妙,若可存,復若無有也﹞,用之不勤
﹝用氣當寬舒,不當急疾勤勞﹞。

《老君德經》曰﹕
出生﹝謂情欲出於五內,魂定魄靜故生也﹞
入死﹝謂情欲入於胸﹝原文用異體字[/]臆,精散神惑故死也﹞,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言生死之類各十有三,謂九竅四關也。
其生也,目不妄視,耳不妄聽,鼻不妄嗅,口不妄言,
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不妄施。其死也,反是﹞,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人欲求生,動作反之,十三之死地也﹞。
夫何故?以其求生之厚
﹝所以動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太厚也。
遠道反天,妄行失紀﹞。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焉﹝以其不犯上十三之死地也﹞。

----- 浤瑆詮釋
《神農經》曰,這一段開始的原註解,值得注意,
他也同時在示範人家怎樣註解。
比如歷代對《老子》谷神的概念多有詮釋,
這裡的詮釋是:谷,養也。
這個谷,也可以是山谷的谷,也可以是五穀之穀。
兩者都有養的作用。這種詮釋的策略比較務實。

“玄牝(pinˋ)”首出於《老子》,
這裡釋成:玄,天也,天於人為鼻;
牝、地也,地於人為口。
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其鬼曰魂,魂者,雄也。
出入人鼻,與天通,故鼻為玄也。
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其鬼曰魄,魄者,雌也。
出入於口,與地通,故口與地通,故口為牝也。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其鬼曰”的同義詞是“其神曰”。
為精神、形骸、骨肉……云云,也就是說:為形骸
﹝的神形兩全﹞、骨肉﹝的神形兩全﹞、
精神﹝的神形兩全﹞,
……古文經常略掉括弧字內的說明,
因為他認定讀者understood
不似今人,3句話可以說完,卻需要15句來慢慢講!
十分令人討厭。
注意精神﹝的神形兩全﹞兩個神是不一樣的。
前面那個“精神”是一個詞,
後面那個“神”也是獨立的一個詞。
前面那個“精神”,正是英文之mental
後面那個神,意義頗廣,可以是soul
也可以是spiritual
道典的“神”多數情況下都指“universal power”。

氣息﹝的﹞出生入死,各家說法也大有不同!
此處將氣息的出入與情慾聯繫在一起,我要略講一講。
這裡的情欲,正是佛家的五蘊。
整句的意思就是說:
呼出息,在人的意識裡最極致的說法
就是他會使人安定﹝現在即刻親身試一試﹞。
氣息吸入的最極致說法就是使人不安。
﹝試試看憋氣與呼氣盡的差別!﹞
人,是怎樣死的?最後一口氣沒了就死。怎樣沒了?
就是一氣呼出去不能回來就死了。
還能吸入的情況之下,
正恰恰說明他還需為這個五蘊之身服務。
所以小說家言:
即見美人,云弗不喜?反而倒抽一口氣,
正好說明他還想活著。

我不認為“十之有三”可以將“九竅四關”扯在一起,
顯然相當勉強。
四關指,耳目心口。作為一項比喻則佳。
即謂:一個普通人一息呼出,
十次有三次可以做到身心安泰
﹝所以閣下一見此文即刻審查一下
自己的呼吸的生死如何,
去體驗他哪三次是效果最佳的?﹞;

息進,十次也有三次是清明的,
不會不知不覺而令人不安的﹝惑﹞。
遵前義,一人十次呼吸都是生死不知,
暗示該人已經不久矣!
所謂不久矣,表示那人形在神不在,
否則把條件繃得太莊嚴,死人滿街已矣乙……
甚至穿制服的人也大有其數包括在內。
九竅四關的比喻是:
九竅中,耳目心口是最重要的,他是四種關隘。
下下去“其生也”即言答案在本頁中尋。
這一段需要再三斟酌: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以其不犯上十三之死地也。
      
括弧內文雖是後人注解,
可是他在我的時代已經成為古文,所以需要再三斟酌。
全文白話是這樣講:
擴大來說,人的一生,
也是十之有三動輒容易陷入死地的!
為什麼會這樣來講?因為人生人生,他以為這是生活嘛,所以不知不覺自陷於死地的人,十有三。
這又怎樣講呢?
因為人很容易要求多餘,而變成厚,死後才享,
所以才叫他「厚葬」,這個離天道太遠,
妄行而沒有紀律。

據說善攝生者,
在路地上行走
不會害怕遇見好像犀牛那種兕(Siˋ)的凶猛動物,
也不會害怕遇見好像虎那樣的凶猛動物……
﹝廢話!虎就是虎,可是你有沒遇見過一個人
走在虛無飄搖的深林中,偏偏遇見漂亮的母老虎?﹞
被徵招入軍伍,也不怕甲兵之傷!
中文字“被”通常是指不好的事情,
現在我們的中文嚴重鬼化,
到處可見“不被XX”,XX都指好事!
前面那一句是:不被﹝兵甲﹞所傷!現在是,
老闆升遷你,他直接用英語直譯成中文:
你被升遷了,恭喜?

為什麼他可以逢凶化吉?因為他沒有“十三死地”。
用廣東話講就是:他有“十三死地”。
唔──我不是攪文字研究的專人,
所以天生我有這一點自由,愛怎樣講就怎樣講,
不需要人們夢寐以求的莊嚴相。
整段的精神很明白,就是我們俗話講:罩門。
又、引《卷33》:
孫思邈提出自慎憂畏
“能知此者,水行蛟龍不得害,陸行虎凶兕不能傷,
處世謗讟不能加。善知此者,萬事畢矣。”。
我說現代人很囉唆,反觀前面一段文字,
說明古代人也很囉唆嗎?
非也非也。要知他要以這種迴旋的方式,
才可以撐托出“十三死地”的危害,是我們所忽略的!

又、文中言:
“其生也,目不妄視,耳不妄聽,鼻不妄嗅,口不妄言,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不妄施。”。
言明九竅四關,此也舉其七而已?
目、耳、口,心隱藏在妄行之中,四關全備。
前後二竅,牽涉到攝生的主要還是前陰竅,
所以只說攝精一門。此之謂古文不會囉嗦。
餘竅之攝養字面上尚且容易了解,
“手不妄持”應當怎樣看待?自己參。

那麼,在攝生言,修行的罩門在哪裡?
之後的解說逐漸剖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