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星期二

卷三十一(15)

----- 以下是《濟眾經》的解釋:
五種煙熅,即是佛家的五蘊。五無,不是五炁。
是指五無明。對五蘊的無明,念不到引致煙熅。
“太上道君告普光真人”,普光真人,
已經修到輝光開始普照的真人。所謂真人就是表裡一致。
這是一篇道家在講佛家法的資料!
其人口氣也是毫不客氣的採用佛家問答法。
有敵氣的表裡一致的真人
就會很喜歡在這些枝末上鬥爭門派。
我不釋這一段,自己看看。這些問題需要深思:

1)聞神尊所說道品中善惡兩業必由於神,
以是言之,識有何罪?

2) 識之與神,不一不異。何以故?法同源故。
體則是識,五性相和;用則為神,照境智。
神若無識,何所用智?識若無神,不能為理。
……用神為智……

3) 我認為此處的太上道君真是有血有肉的道君。
想像一下當時有佛道相爭敵氣的事情發生,
有些弟子不解,也不能應對辯才無礙的佛教人,
所以請示予扶靈……


4)其時道家真諦在後唐已經走到一個地步,
好像我的時代的佛教人,都是在搞名相,
因此而造就了宋朝王重陽走入民間,
實際體驗民間的道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