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8日星期四

素的本色

素的本色可追索到4700年以前的周朝。
那個時代人,舉喪的時候所穿的服裝都是生絹做成的純白色的素服。素的本色是屬於白色的。
後來衍伸為本質的、質樸的、清高的等等義。
據李樂毅著《漢字演變五百例續編》載,素這一字,象形雙手織生帛的樣子。
由於生帛較粗,容易下垂,所以金文跟小篆頗能象其形。
古詩讚美賢慧的女子“十三能織素,十四能裁衣”。

素食一字,首出於《詩經‧魏風》:“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但是這裡的素食是指“白吃”。詩言,他是君子,他以白吃為可恥。

素食之說,最早見於《禮記》。書中載,祭祀先人時要吃素。又說七日戒,三日齋。
齋戒的項目包括:沐浴、更衣、獨居、素食和戒酒等。
孔子所謂的“素食”原來是指“改變平時的飲食習慣”。
素食等等齋戒,當然這是針對當時的高等人肉食者而講的。
又,見於漢,顏師古《匡謬正俗》“案素食謂但食菜果糗餌之屬,無酒肉也。”顏氏已經明確指出素食是不吃肉的。

《禮記》雖然嚴格規定了甚麼“諸侯無故不殺牛。
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其實有些暗地里也在大魚大肉。庶人之齋戒,或可遵守了,據說是要等到“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矣!還未歎完就斷氣了矣。

古代人糧食不足。肉食來源也不多。
農產效率低疲,民間一日僅吃兩餐,或者少吃多餐,甚且通常都是處於半飢餓狀態,平常得很。
若是日日平穩的有“菜果糗餌”已經很幸福了。糗,讀音QIU3,古時人主食五谷雜糧,習慣煮成糊狀來吃,叫他做糗。
古時人的糗事,跟今時人的糗事,大不相同!
今時人的糗事專指那些……越解釋就越模糊的隱事。
順帶一提,吾友笑稱 《禮記》一書是“不平等階級主義”的經典。
但是我相信古賢用心良苦。子曰子曰,不盡然都是不平等階級主義始作俑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