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6日星期四

卷七十二(4)

 五行第三

夫五行者,水生木、水銀也,非世間水銀;木生火、朱砂也,非世間朱砂;火生土、神氣化生,非世間土;土生金、白金也,非世間金;金生水、黑水也,非世間水。金伐木,水剋火……土王四季,終始相因……。五行相生相,共成至藥。若取外金、木、水、火、土,何得聖人偏三五與一之功。故知迷者素絲可悲,歧路可泣,無師執文萬無一得,求真之士,可不勉力精修勤志乎。(C072-04)

[浤瑆詮釋]

五行第三,這個章節講,水銀,就是汞。汞為情,鉛為性。這個情,指廣義的情。情這一物,同時具備了水和木的特質。朱砂,即是水銀所出之源,同是具備了木與火兩種特性,也不是在講礦物質的朱砂。發乎由心。以這個「心」同時具備了木質與火質來看,道家是認為人性偏向於本善的,木本質屬慈柔,火本質屬真義。但是道家不論是哪一家那一派,都有一共識就是,人,就是會受到三元的力量牽引。三元就是天地水。究竟性惡論木火相燔?還是性善論木火相生?還看天地水。這是十分現實的,人類有太多太多的歷史的經驗。

 

火生土、神氣化生……應以木火相生而育土,土育萬物。木火相燔則土焦,感應於三元,也可以看見其國其土皆一片焦氣,比如今日的敘利亞。中國人若要真正的走出一條大路,也是要走這條路:木火相生!這是題外話麼?

土育萬物,萬物之源,金也。非世間金,是金色金光之金。道家認為,我們由萬物母的「有名」而來,也應是藉由這個有名而「還」。這個十分符合科學。因此必須藉假修真。這個「假」釋作媒介,也同時釋作借力打力。不借則不盜,不盜則不機,不機則不運,不運則不化,不化則不遠,不遠則食古,食古……食古……食古,啊?最終必定餓死。變成無名之孤。

金生水。水的意象,很多,這是道家最拿手的功夫。上善若水嘛,四個字可是各施各法,詮釋也十分精彩!前面說「太玄流液,」同時具備了金炁,那是我們的源頭也是大宇宙的源頭,據道家的說法,他來自(銀河)之北。

捱到人世間之後,就是以「五行之剋」在起作用,共成至藥!於是乎,「金伐木,水剋火……土王四季。終始相因……」古文原文沒有標點,我的標點就是這樣來的!

什麼是「至藥」?和前文所謂「大藥」是同一個意思。至藥就是人原本與生俱來的「太玄流液涵金炁」,這個金炁與外界的三元的金炁相感共鳴而成的藥。既名他為藥,與其說是名可名,不如說這是一種提醒。提醒這麼多大修行人,不要忽略了這個天地人之間尚有這一味大藥,可以隨時讓人採而攝之,在內丹形成了大藥。人體內的大藥,則是修道中人,將生命的潛在力量發動起來了,將那個有名之後的萬物之始的金炁發動起來了,他可以形成修行上的「大藥」。既言是藥,至少在狹義上,他果然是一味養生好藥。有藥的人自知之。

「取外金、木、水、火、土,何得聖人偏三五與一之功。」網絡資源都在亂放標點,我的標點就是這個!若是以為採攝外界的五行真炁就可以修仙,哪會受到聖人的讚嘆呢?讚嘆你閣下修行功夫已經徹底透徹了「三五與一」的功夫!即言是訣,何之謂「三五與一」?

三五,《黃庭經》的釋義為是,指三﹝丹﹞田五﹝腑﹞臟的真氣。其他說詞應不合於此!又有「三五七九」之說詞出於《雲笈七籤卷二十三、三十》:“精氣相成,如陰陽相生,雲行雨施,兆已道合,無名數起,三五兆始,稟形七九,既匝兆體,乃成和合。三五七九,洞真帝象之先”。十數中,這四數,三五七九最有生氣,他代表四方八面來聚的能量就是指一切生炁

「一」,則是指靈性與人性所共有的那個最精最純潔的東西。唐朝禪家都在參「一歸何處」。是同樣的一個「一」。禪宗認為,一見到一,就必須即刻破掉他。一點也不能抓取。我說「一是靈性與人性所共有的」。我以一則本人所做夢驗來比喻吧!某次發夢,似夢非夢之間,看見某君來至,立於床前,她一來至我即已知其來魂之目的與緣故!她向我行一個鞠躬,我即刻大叫一聲:「原來是你!」一拳就揮過去,她瞬間不見。當時的感覺是,雖然人尚在似睡非睡的狀態之中,尚自尋思:「剛才她一不見,我兀自有些惆悵!這個已經是我的執於一了。」這是小宇宙之中的一,也是一,不能好高騖遠,非要很莊嚴的一才是!中文源流之國中,有那麼多大修行人,幾乎都死於莊嚴相之下!一不出來。(C072-04)(net譯文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