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星期六

卷四十三(14)

[正文]
第一見肺,紅白色,七葉,四長三短,接喉嚨下

(原注、肺者何也?腦也、伐也。善惡之初,兆而未明,明則伐善,善廢惡興,伐人命根,根斷不斷,由於此藏。此藏藏魄。魄者何也?粕也、著也。
人之炫耀,莫不關慾。慾著曰惡,惡如糟粕。
愚俗滯之不識精本,今願舍著存而見之,魄則肅然,
不得為惡,惡急宜改。
先存之火與金合,成則未分其色紅白葉數,
納言取其和成德。德始於肺終於脾。
脾一又二,兼濟也。兼濟者,信也)
----- 15

[浤瑆詮釋]
進一步申論修行人切忌炫耀!
尤其大忌炫耀修行中的功境。這裡邊有生命科學的至理,交給修到很得空的人們去專研吧。
魂與魄,我在相關主題探討了,這裡是應景提點一下!
魄是「人性」的對外發言人。
立於這一點上,於是說:
能否攝住魂魄也是立於能否守得住虛欲!
「慾」,有版本作「欲」,嚴格說來欲慾有別,
按下不表,這一段文字之「慾」,應是指廣義的欲,
廣義的欲,應寫作「無心之欲」,
我所說「虛欲」也是指廣義的欲。
我不主張壓制任何一種欲。此事暫時按下!

魄者何也?粕也、著也。」這個「著」指執著之著。「慾著」即指著念於慾。
我的朋友說人性的精神特色就是三個字:「越想越」。
這個越想越就是「慾著」。
本文點出對待「慾著」,應當捨棄著念轉而以
「存而見之」的手段化解。
道家中醫對待這方面有「物質基礎」,
就是以五臟氣機作為基礎。
首先需要理解肺氣以金為代表,心氣以火為代表,
已知火剋金,又已知虛慾由於魄不安定,而肺主司藏魄,因此解除魄的虛慾就必須借心火來剋金!
接下這一句比較玄:
「存火與金合,成則未分其色紅白葉數,
納言取其和成德。」
火與金相合相和而不分,就是經常說那個「圓融」、
「沖融」。因此內景顯出「紅白」的光色!
這個意思是說,如果你修到火金相合,
這個不是概念之詞而是有內證,
這個內證就是你可以「存而見之」,
看見內景的光色是「紅白」的光色!
此時不要去分別他的紅白葉數。

「納言取其和成德。」
不必質疑,不必解釋,不必分享……
務必獲取他的「和氣」而能成德。
由於肺的正氣肇始於「德」,終於脾。
脾主仁,脾之仁與肺之德結合,二而一,一而二,
因此脾又主信。仁德兼濟就是信
信的基礎在於仁德,
而不是現代人手上緊緊抓著的那一紙權威!
盆有們,看看吧!這個道家之妙解釋!
如此葉數磨練,那人的腦中九宮必定會通透無阻!
現代人說腦洞大開。

按一、葉數,讀作xieˊshuoˋ,葉的意義同和協,

數意義同屢次。

整個意思是這樣來理解:

「反覆調伏內心的頂心頂肺的火金對抗,」

惟這樣的詮釋使可以對接下一句的「納言」。

若是這樣來詮釋,原文標點應改為:

「先存之火與金合,成則未分其色紅白,葉數納言,

取其和成德…」留待備考。



按二、這一段又參考

[頭條:《太上老君內觀經]引用了這一段譯文:

「五臟神主各司其職,事情分別取得成功,

成功平正就一而不二,

就會使原來隱藏的顯示出無邪的姿態,

無邪就所有東西仿佛都可以看見。

看見了就和聖符一樣,和聖符一樣就可弘揚積學,

自然感知領悟。

又見[CTEXT-太上老君內觀經],兩部內容差別很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