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8日星期日

七籤格言(14)

二、[空洞]

我沒打算讓「空洞」成為一個道家術語!
我在校釋這一部七籤同時,也建立兩部書,
一、七籤詞典,二、七籤的專題探討。
以我的理解,「空洞」是一個方便的說法,
因此可以解釋這個詞分布於很多很廣的地方!

以我的白話來新詮卷二即,混元一氣化萬象,
被人感知了所以別稱為「混沌」,
這個混沌的表象則是由「空洞」顯示出來!
宇宙大流一氣化萬象,第一象則是「空洞」,
空洞又化出「玄、元、始」三象,三生萬物!

打個比喻:我發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夢,
夢中我尚且以為自己正處在現實生活中。
一旦夢醒,我同時感知剛才那個是夢,是混沌。
現在﹝我尚臥躺在床上回憶夢境﹞是現實,
可是現在的我尚處在「空洞」之中,不可掌握!
我必須走出洞外,產生了玄元始三像。
此時此刻我才算是真正的「醒過來」正要起身離床了。
我見過一種人即使是久久之後他再次描述自己的夢境,
他的感情也會十分投入,哭笑隨便。
這個情況就是「尚處於他所發那個夢境的空洞之中」。

把話說盡了,這個夢的比喻,
其實是「混元─混沌─空洞」一體的,沒有區別,
這個不由乎我是佛教徒而會提出這種想法,
這個確實是我的夢的體驗。
然後,混元之後產生了混沌,後文又說是太始、太初,
都已經有象,就是「如雞子狀,元塊如卵」云云。
理論上修行得法,可以感知、徵證混元的實像與空像。
有人十分執拗非要說成「諸法空相」
而不能稱為「諸法實像」,好!
為了萬全,我在這裡同時說完
「諸法混元混沌空空洞洞的實像與空像」唄。
可以放我過關了吧?

卷二這一段疑似又是「在道言道」,其實不然,
引原文:
「道君曰:元氣於眇莽之內,幽冥之外,生乎空洞。
空洞之內,生乎太無。太無變而三氣明焉。
三氣混沌,生乎太虛而立洞,因洞而立無,因無而生有,因有而立空。空無之化,虛生自然。
上氣曰始,中氣曰元,下氣曰玄。」

這一段的概念是這樣的:
在空洞裡頭,元氣生太無,太無變出三氣玄、元、始,
在三氣尚混沌的狀態之下,太虛已先生出來,
由於太虛而有了「洞」的能量狀態,
由於感知了這個「洞」的能量,
因此而標顯出「無」的能量,因無而生有,再一次,
由於感知到「無」的能量,因而標顯出「空」的能量,
全程的轉化都是以「虛生自然」進行,
這一切都是「同時」發生的。
全程運化最終也會化出玄元始三氣。

這個玄元始,三氣是我的方便詞稱,也可以稱為三玄。
最廣義的三玄就是指這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