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星期三

中醫導論第四十五講


﹝一﹞、中醫的道德觀
道為體,德為用。
中國道家哲學之這個範疇確是很廣,
但是它也可以講到做到
可是有大部分人們都沒有福氣親眼見證。
不見之人只是由於他們太過自我設限,
肯定不是由於其他因素,因為古德無欺我也。

道在屎尿,道在呼吸,道在一切的一切。所以道也在醫。
所以本文前半段都是在特意的以最沒有設限的方式講道
道在不言中,這並沒有甚麼希奇。
這方法都已經在本文字理行間透露倪端。

想像一下有這樣一種景觀:我把文字當作藥來運用?
我把藥物當作符咒來運用?
我把這個字音當作一種力量來運用?
誠如古德所言醫者意也、氣者無火也【旡/灬】
﹝這個無火唸作……等等。
學醫之人,他們的思想更須知能容乃大、博大精深
意念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已經有許多見證,
但是還是老話一句:信不信由你!

簡單作一個比喻,病患一旦靠近你,你就感到一股火氣,
在極短時間內你又可以分析這一股不明來路的火氣的性質,
那麼你就是已經掌握了心中有數的先機!
之後下藥就會有神來之氣概。
但是不要忘記道法微細隱密
你首先要有這一種微細隱密的敏感度才行。

孔子說我不如老農,古代的老農,長期的觀察天氣來農作,實際上已經成了半個山人。
他只需要順著風向的來路嗅一嗅,馬上知道會不會下雨,
多少時辰鄰村的雨會飄到本村從而作出及時的防範。

再說道醫,能遵循這個最高範疇的道德觀念來去行醫,
就是道醫本色。
道醫的概念要細講,可以寫洋洋灑灑大部頭書,
本文僅僅點道未止,將來有緣再續。

道德這兩個字聯在一起講是漢、魏以後的事。
原本老子道德經是分開來講的。
簡化來講,字是指體。字是指用。
道家中醫的思維法,基本上就是反正都是道

傳說老子倒背騎牛西行去化胡
這個倒背騎牛就是暗示著道之人,就要玩到轉。
反正都可以轉。
歷史人物有本事玩轉道的人比如張良,雍正帝都是!

在醫學生理而言,道即指這個身體的規律,
當然也包括現代醫學所認識到的生理。
德,即指發病時候的症狀、健康時候的飲食男女。
飲食包括起居飲食、營養保健等等;
男女包括無後為大,床上床下的男女關係等等。
在古代,道與德並沒有聯繫,出土的漢以前《老子》書,
德之章在前,道之章在後。

我們中醫是以症狀去理解病理這是症狀之德。
我們中醫是以生理的四時變化去取捨養生之道,
這是生理之道。
所以有照顧身體的人就是道德中人。
所以有認識自己的人就是道德中人。
所以知病能醫的醫生就是道德醫者。
長壽不能做為道德的表徵,但是古言「仁者壽」,
仁,就是兩個人,現代西洋人統計長壽者為合會長壽,
得出結論,長壽者人格特徵最突出有兩點:
一、人際關係良好,
二、奉獻於社會。

中醫學是世界醫學源流中,
自成本身的身心醫學體系的實用醫學。中醫講身心合一。
中醫同業都能對此耳熟能詳。

3000
年前中國有一本醫書講:百病皆生於氣,
這裡之所指就是講心情
又講內傷五志、七情,能造成五藏相應受病。
這五志七情,都指心情。
又、五志不平就會傷到五藏的功能不能正常操作。
內傷七情必然會影響一個人的生理健康的!
要保持身心健康,那人又得善於順應天氣的變化。
讓自己的心情、生活習慣、作息都能依四季變化,
環境之轉移而起相應的自適性微調。

舉出一則古人言,希望不會給讀者們覺得太悶吧!
就讓我舉一例內經曰:
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
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 
有至人者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
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 
有聖人者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舉不欲觀於俗,
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
可以百數。

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逆之則傷肝
夏三月,此為蕃秀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
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
逆之則傷心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
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逆之則傷肺
冬三月,此為閉藏。早臥早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極奪逆之則傷腎
在別一處,我對這個二十四節氣養生法,
將會深入探討,按下!換言之,心情佳,就少病少惱。
身體康健,就必然少病少惱。身與心都息息相關!
完了,經文很長,到此暫停。

﹝二﹞、中醫的道德觀﹝二﹞
有問:怎樣講春天就要被髮緩形……予而勿奪
答言;春天萬物蠢動滋生,人感應天氣地氣之生意,
所以也會發動蠢動之春意,心裡暖暖的癢癢的,
說不出所以然來,別理他,走出去吧!去吹吹風,
為甚麼要把頭髮放散開來?
由於古人的文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需要蓄髮,
可是古人也知道頭髮是容易囤藏陰氣的地方,
趁春天的一陽勃發,把他疏釋了吧!
讓陰氣散掉對健康心志肯定有益。不放則傷肝。
感情上須知順應春意,充滿了生氣。
這樣做也是為將來夏天的變化而做好準備。

有問:怎樣講夏天就要無厭於日,使志勿怒……”
答言:夏應火氣,萬物升騰,
很容易感應到人的火氣而成為怒,
所以要守這個不怒的戒。要有成人之美,
使這個容易產生偏額的火氣有一個出路。所愛在外,
此處就是人際關係,身諸物。
在那個時代跟一般人講就是訓戒他們不可怒罵天公,
破壞環境,否則就會遭受天譴。

有問:怎樣講秋天就要與雞俱興,使志安寧,
以緩秋刑……”
答言:閣下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遠遊去到比較高的山上住三幾天,
總是這樣子的氣候好像秋天,身體很快就會與雞俱興,
聞雞起舞,可惜往往分不清楚是誰先醒來,老婆皺眉要問:這麼早起來要甚麼?一衣之外就是外,一衣之隔就是內,
無外其志,就是說不要對面的世界
抱有太多的興趣和志意。

早睡養陰,早起養陽,四季都要早起,
因為早上的陽氣對人體陰陽平衡都很重要。
所以在秋革肅殺的天氣裡,更須重視使志安寧、收斂神氣。白天陽閉入夜則陰發,
這一發必然傷陰傷腎由於不平之氣的緣故。
從來這個都話長,待我養足精神窺其竅,慢慢言。

有問:怎樣講冬天就要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答言:待,有遇上的意思,又有保持的意思。
中國的冬天尚未即不見天日,一旦有陽光就要應時去他,以助我迎接陽氣。
與其一味消極的保陽﹝一般專家都是這樣理解﹞
不如積極的去採迎陽氣。

冬天是最容易傷到陽氣的,
所以假使陽氣被很容易向另一個端發展
﹝統計說明:頑老病患多死於冬至以前的夜晚時分﹞,
所以須知保持低調讓本身的意志隱匿。
陽氣內守,必能自知,必有所,必有私
得意之時,不要死在字下,讀死在古書字下,
沒有人會給你埋屍!

夏日炎炎難入眠,無事想到本命天,劃田塗鴉煮文喧,
煮文療飢非等閑。
訣曰:真人不露相,露相要裝瘋,中夏見霜雪,
拾荒堆裡覓黃金,回向讀友免失言。


眾生剛剛熱完《大長今》。
我們中醫生之中有一部份人也才剛剛熱完《思考中醫》
以及《開啟中醫之門》二書,全部都在講道家中醫

行外人遇見我們的中醫師,不會有甚麼特別的印象,
他們會說都是「為人看病的」嘛!
但是每個時代都會冒出非常非常一般的中醫師,
大隱於人群之中,因為他的思維法十分與眾不同!
從外貌看來人人都一樣是人,
可是每個人都有本身的內涵特質!
最容易區別的一點,信手拈來比如人所從事的職業,
某人從事某種職業,其人必有屬於那個職業性質的內涵。
所以有一個笑話說:警察喜歡喊停,醫生喜歡喊NEXT
美容師總是嫌醜,古董師總是喜新戀舊,
賽車手當然凡事都要一味的加油

道家中醫跟傳統的中醫有甚麼不同呢?
外型毫無差別,都是中醫師。
但是道家中醫的內涵,肯定大不同。
講明是內涵的不同,必然就要出現兩種內涵即:
道醫的內涵,還有中醫的內涵。

講到內涵又更須突出不同內涵的精神特色。
甚麼是一種行業的精神特色?有人說它是思維方法論


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就是罪過。
可是若是坐鎮其位又不謀其政,也是罪過。
這個意思就是說:當中醫師不以中醫的正命思維來去行醫,
這是一種罪過。

人們常常說文化不會死在別人的手中,
正是會死在文化人自己的手中。
同理,中醫的慧命,絕不會死於別人手,
恰恰就是會死於中醫業者的手上。
傳統的中醫,我們都講很多了,我就不要再囉嗦。
我要講道家的醫學。
道家的醫學,簡稱道醫
這跟我們目前常常聽聞的醫道是兩回事。
由於受到大長今連續劇風潮的波及,
市面上開始有人在談論醫道
這可以簡單理解為行醫之道,這是屬於思想行為那方面的。

道家中醫嚴格說來是屬於文化的。
文化的範疇肯定要超越思想行為。
前述道家的道德觀念是廣義的,
不像儒家的道德觀念是屬於狹義的﹝得罪!﹞。
廣義的道德觀是說:道,就是指宇宙人生的大規律,
德,就是順從這個大規律。所以老子道德經不講道德。
由於他老人家要你忘記它,這樣才可以讓你修成道德本尊

我們這時代人,是倒行逆施,不斷的強調,此地無銀三百兩。再比如堯時老人所唱頌: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這首古詩的精神特色意指:
我完成我有生之年的本分,有穿有吃,三餐溫飽,
出入平安就好了,一般書上都釋作:
那些世俗的政治力量﹝帝力﹞又與我甚麼關係呢!
我則釋作:
「宇宙自然的大力量,即言我的天命又與我有何關係哉?」

三言兩語也足以透露了先民的道言道語。
三言兩語也足以透露了先民的生活智慧。
婦孺皆頌的三言兩語足以透露的精神特色。
日出日入是指宇宙的大規律。
作息是指人必須善養吾身的先天天命這個規律。
鑿井耕田是指善養吾身這個後天之性命這個規律。
帝力又是一種規律與輪迴。

堯時老人《擊壤歌》擺明指出,
這個帝力跟吾養浩然正氣的天命,毫無關係!
因為鑿井耕田僅僅是為了養吾此身,很單純的活命而已。
因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人道之使然。

可惜啊!有人喜歡發動他們的頑固的歷史觀,
認定古代人生活落後,經常都是三餐不繼,
當然﹝他們的淺薄知識﹞認定是科學技術落後
﹝所以﹞先民的要求﹝只能是﹞止於一餐溫飽!
抱持這種論斷的人恐怕很難體會反璞歸真的意趣!

不久前當我去印尼鄉下走一遭,有幸目睹當地鄉里人,
見到甚麼可以充饑的食物,就地取來吃,
他們的吃食十分簡單,只要不會餓到就是了。
我看見他們採到一隻椰子,就是代替一餐之吃食啊!
很自在,很單純。予人一種懷古幽思之感!

先民只是讓為活而食很單純的﹝由於生活﹞而流露出來,這是一種生活智慧啊。回到我的大都會生活上來,我也學著為活而食的吃食原則,大見增益!這是後話。

再簡單一點推演下去,
我們一出世就處在日出日落桃紅柳綠
阿爸阿嬤晚上不可以喝咖啡不然睡不著覺
思想行為的薰染之中,習以為常,百姓日用而不知,
其實我們一出世,就已經是在大道之中,
就是說我們在嬰兒時期已經是道德中人了。

你自小耳熏目染,
長大了自然而然晚上不可以喝咖啡
不然睡不著覺你也算是一個道德中人了,
你這是生活中的小道小德。這是一種比喻。
我經常告訴人們,生活需要這麼鑿刻麼?
友誼需要這麼鑿刻麼?緣分需要這麼鑿刻麼?
我們炎黃子孫總是習慣性以宏觀的思維法去嘆我們的世界,
大規律有大德…… 

A─
A,這個跟你剛才要講的那個道醫于我何有哉?
我正要說到這一個!你看你,聽我說著說著說著……
你就起了一個念頭問:這個又跟我有甚麼關係呢?
你更正,你是說這跟那個又有甚麼關係!﹝手比虛空﹞
好!我問你,生人跟你有甚麼關係?
這個跟全部人都有關係,因為全部人都是由人所生。
很好。那麼人生跟你跟我有何關係?
當然大有關係在!因為我們這就是人生﹝比手勢指你我﹞。
好,因為知道你有這種理解力,
所以才找你談。哪麼醫生怎麼講?
醫生──?﹝愣一愣﹞哈哈!醫生,
就是指他很關心人家會不會活著的一種職業。
好!所以醫生就是醫生,不是醫死,大家都能會意吧?
懂!

其實,癒療事業走到今日,癒療工作者已經不再以救死扶生為己任,而是在一種靜悄悄的潛移默化之下發生養生的教化,癒療工作者這個所謂的工作者的職業責任已經悄悄地轉向改良症狀讓他減少痛苦,這是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後話。

東方的傳統癒療觀念,始終都沒改變過它的初衷:
乃以那人整體心身二命在不干擾乃至不傷的總原則之下
﹝被﹞接受癒療,沒有「被」!
那麼,一位﹝東方的傳統的﹞醫務人員,一心一意,
以他的專業面對病人,尤其是面對還有生命力的病人,
他是否應當順從生命的大規律,盡量以不干不傷的大原則,去讓病人得好些?

由此可見這位東方癒療人員必須明白生命的氣息
當然也包括生命力、包括生命規律以及不傷心身二命
為大前提之下,始能著手行醫!

不傷正是道德本懷。你這樣子替我下了結論。
我說這一篇只是略略介紹的幾許層面。
至於方面,將來有空再講吧。
至於、那些性命岌岌將死的病人的道德是要另當別論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