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星期四

摘自《精神科学》12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都会出现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与世界分开的独立的存在,
这一时刻。
作家Jean Paul也描写了他自己的自我意识的"出生"。
我们都知道,小孩在谈自己的时候会使用自己的名字,
不会说"我",就好像是谈别人一样。
这是因为他们还意识不到自己独立的存在。

"出生"了对独立自我的意识之后,
人在说"我"的时候就概括了对自己身体和灵魂的感受。
灵魂也就是自我的载体。
感受是外界在我们之内的启发,
我们的意志又是面向外界的,
但成为个人本质的自我
是对外表现不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存在,
也就是一个人的自己。
所以我们就可以把身体和灵魂
看成自己的遮掩和启发条件。

在成长过程中,
我们慢慢地学会越来越好地去使用这些"工具",
让它们服务于自我,表现自我。
"我"这个词会让我们理解到自我:
"我"这个名字不可能是别人给(叫)我的,
只能是自己给自己的。在把自己叫做"我"的时候,
起作用的(境界)与前边所介绍的其他境界是完全无关的。
自我学会占有身体和灵魂,
而这就会从一个人魅力丰富的样子表现出来。
自我的这种作用是有直觉能力的人能直觉到的,
但自我本身是他无法感觉或直觉到的。
我们会在自我之中总结身体和灵魂的经历,
同样也会接受真理和善心的思考。
感觉器官带来的感受从一方面,
精神从另一方面会面向自我。

身体和灵魂服务于自我,
而自我把自己交给精神,让精神来充满着它。
自我在于身体和灵魂,精神在于自我。
自我之中精神的因素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
自我从与它有联系的力量那里得到自己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物质中的生活,自我是在矿物的自然规律下存在的;
通过构造生命的力量,它受到遗传和生长规律的条件;
通过灵魂的感受和智力,它受到灵魂境界的约束;
而通过接受的精神,它在精神的规律下存在。
矿物、生命和感受所造成的规律都会是产生又消失,
但精神与产生或消失都无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