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星期一

七籤格言(37)

[GeYan-06][我喜歡!]
一、三寶君在道典中地位特殊!
他的地位約略相等於釋迦摩尼佛在三藏十二部中的地位!在我個人而言,三寶君可有可無。
我認為強調三寶君也是為了應付當時,
尤其是唐代已經開始顯露受到儒家格式化的佛家的勢力,來勢洶洶的激發。這些歷史的流水帳,我沒興趣。
原古的道,心中的三寶君也好、老君也老,
只是修道人心中那一點真。

攪出一大堆名堂,兜兜轉轉,如果陸修靜不是始作俑者,他也該負起一部分責任。
他過於迷戀“大乘”,所以收納的經典也要很多很多!
我做到第三卷就已決意不要浪費時間
在搜尋“經典名稱”以及“長長的道號”這兩項!
真道不在此處!另一邊廂,真正有效用的符咒經法,
又含糊其詞,密而不宣,我不得不懷疑:
道典的兜兜轉轉可能是“刻意”的!是一種“必要”。
看閱道典的人們,須知對這一層有戒備,
才不會不知不覺被他牽著鼻子行街。

二、見卷三導讀。
我要在這裡補充道家有關「大乘」,「小乘」的解說。
這兩個概念,佛家用得最深最多,
歷史上究竟是誰首先提出這兩個概念的?
這個留給修到很「空」的人去慢慢研究!
道家的大乘與小乘的概念解說,
見於《卷四十九‧昇玄經太上告道陵云》:「九經所辯,皆不有無,並非今昔,但逐物情,不了滯教,為昔物情,若悟曉教成今也。更二義往分今昔,一就大小乘分,二就因果義分。大小乘分凡有三義:一約定有分;二約偏並分;三約待絕分。定有者,昔小乘以三一為定境,義極於有;今大乘,以三一為智慧,義在于空。何者?昔小乘,入定則舍於有,故在空之時無復三一也;今大乘,為觀群色是空,故雖於空,不失三一也。故《洞神經》釋守三一云:知守虛無空者為大乘也,守神煉形為中乘;守氣含和為小乘也。二偏並者,昔小乘學偏,今大乘能並。小乘舍色入空,故不能並;大乘即色辯空,故能並也。三待絕者,昔因三一以入於無,得無之時,謂為真一,此之無一,猶對於有之無,是為挾二,故為待也;今之三一,即體非有,亦復非無,非有非無,故無所挾,既無所挾,故為絕也。二就因果義分,亦有三義:一約近遠別,二約方便究竟別,三約常無常別。一約近遠者,昔以三為氣,觀果則近極三有,今以一為神,觀果則遠極道場,故極果圓智成,今三一義如前也。二約方便究竟者,昔開方便,果極三界,今開究竟。果極常一,故《升玄經》云,是為究竟。究竟者,功業成,罪行畢,則常一也。三約常無常者,昔三有之果,為災所成,故是無常;今一常之果,嶷然不動,故為常也。」
《卷四十九‧昇玄經太上告道陵云》,
原文這個段落的意思是說,大乘以觀空為成就,
小乘以觀有為成就。諸法空相乃屬於大乘,
諸法實像乃屬於小乘。佛家的大小二乘,
與此定義稍微出入。絲毫不會影響到回歸我的天之功德。修學道家或者佛家,最好別在這些名相上面爭氣,
毫無意義。我的讀書原則是,一旦透露出十分爭氣的書,都丟!
----- e 

三、「欲少近乎道宗,宗道在乎戒也。」
《七籤卷六》引《盟威經》

四、「寶是可尊,君是群義,明為群生之所尊仰也。」
一言以蔽之就是佛教說:兩足尊。人間牛馬。
「君是群義」,未來的彌勒佛菩薩再來,一定是一群,
而不是個人英雄主義!這是一行禪師所言。

五、「《本際經》云:
若有經文,具十二部,應三洞者,是名正法。
《洞真》以不雜為義,《洞玄》以不滯為名,
《洞神》以不測為用。故洞言通也。
三洞上下,玄義相通。
《洞真》者,靈秘不雜,故得名真。
《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滯,故得名玄。
《洞神》者,召制鬼神,其功不測,故得名神。
此三法皆能通凡入聖,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
洞的精神就是通。
真的精神是「不雜」。這是三通的本義。
玄的精神是「不滯」。這是三通的名堂。
神的精神是「不測」。這是三通的運「用」。
應三通者,是名正法!
靈寶君之跡是不滯,故以「赤混之氣」為本。赤混主心。
神寶君之跡是不測,故以「冥寂玄通」之氣為本。
冥玄主腎。

六、玉清──無雜。上清──運轉以用。太清──泰也。週身氣機輸布圓圓通泰是也。

七、《三墳八索》的典故來源:
「《命召咒文》云:
三皇治世,各受一卷以理天下。
有急,皆召天地鬼神勑使之,號曰《三墳》。
後有八帝,次三皇而治。
人各授一卷,凡八卷,號曰八索。八帝之治,邪鬼逆竄。黃帝述以斷邪惡。」

八、「以境目經」、「以症識業」、「指事為名」、
「依因結果」
引原文段落:「孟法師云:大道,氣之所結,清虛體大,故曰太清,以境目經也。」
正是道典釋名釋題常用的手法。
也是我的朋友給和解前世因果的善巧手法,
變為「以症識業」,惹到什麼因果業報,必見什麼症狀。比如因果病犯到頭痛屢醫無效,
就以「頭痛的因果」來和解。
又一法是「指事為名」,後文尚有「依因結果」。
皆為道家在名色指事方面的方便手段。

九、「欲復古太平之法,先安中氣也。」引原文段落:「《太平經》云:今平氣行矣。平亦是安。
又云:欲復古太平之法,先安中氣也。」這是修行旨要。現代的大修行人,一點腸胃感染都不能自處!
暫時不談將心在何處,
尚未知大修行人的五臟應該安在什麼處?

十、「三五氣和,日月常光明,乃為太平。」
三五,有很多種釋義,此處應以《黃庭經》的釋義為是,指三﹝丹﹞田五﹝腑﹞臟的真氣。

十一、「《玉緯》云:太平者,六合共行正道之號也。」一言以蔽之,太平的意思就是六合正氣調順,
大流與人流都調順。

十二、「書有三等:一曰神道書,二曰覈事文,三曰浮華記。」第四種書是由浮華記回歸神道書,正是我寫的!

十三、「謂之新者,物厭故舊,盛新新出,名異實同。」《七籤卷六》引《太上所說正一經》盛新新出的意思
就是迎「新新」出。

十四、真正識破修行的人不會落入歷史文學的巢臼之中。但是由於他已跳出來,這種人寫出來的歷史文學最好看,其中校校者正是太史公。這一代人正是南懷瑾先生。

十五、丘處機青天歌,句中之天地就是指這個身心靈。清,表示練功人身心康健,心氣經常保持清靜存真。
句中萬戶千門代表人體的毫孔。
太平指,心靜則神安,神安則五臟六腑氣機協調,
精氣日益充實,血氣運行脈內,周身通達。
引、原文:
青天莫起浮雲障,雲起青天遮萬象。
萬象森羅鎮百邪,光明不顯邪魔旺。
我初開廓天地清,萬戶千門歌太平。
有時一片黑雲起,九竅百骸俱不寧。
是以長教慧風烈,三界十方飄蕩澈。
雲散虛空體自真,自然現出家家月。
月下方堪把笛吹,一聲響亮振華夷。
驚起東方玉童子,倒騎白鹿如星馳。
逡巡別轉一般樂,也非笙兮也非角。
三尺雲璈十二徽,歷劫年中混元所。
玉韻琅琅絕鄭音,輕清遍貫達人心。
我從一得鬼神輔,入地上天超古今。
縱橫自在無拘束,必不貪榮身不辱。
閑唱壺中白雪歌,靜調世外陽春曲。
我家此曲皆自然,管無孔兮琴無弦。
得來驚覺浮生夢,晝夜清音滿洞天。

﹝浤按、網上以「丘處機青天歌」可以搜尋到許多評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