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6日星期五

中醫導論第十講[中醫與道醫]

兩者有何不同?
所謂「中醫」指傳統的中醫,由學院畢業出來的中醫,以醫藥為唯一掛帥的中醫,當然也包括了「唯物辯證」的中醫。這個我沒空講!
道醫,道家中醫。就是有道家基礎的中醫。但是人們一聽到「道家」﹝或者道教﹞就會嗤之於鼻,以為是迷信的東西,畫符治病的東西。實際上,天底下,人世間,基本的教養就是:你閣下沒有了解過那種學問,就沒有關於那學問的話語權。可以認知,但是不評斷。道醫的範疇不止於這些!
暫時尚無定義,可以說一說道醫的特色,如下:
----- 1-215w

一、他尚保留著「被轉型」之前中醫的原始面貌與內涵。目前我們所接觸,舉目所見多數中醫都是學院出來的,已經是「被轉型」的中醫。換句話說原始的中醫有道炁,新一代的中醫沒有道炁。這個道炁足以培養薰習一位從事此業的醫師,因此其人也能顯露出道炁風範,更上一層樓而成為道器。至於道炁是什麼?後文將會介紹。
二、法無定法,道醫不執著於既定之法,如果該吃符始可以醫好疾病,他會選擇吃符。不會受到「迷信」的指責所束縛。真正的道醫不會對抗自然法則,也不會給自己尋求藉口,更加不會屈服於權威,勇猛而無懼。
----- 2-239w

三、眼見為實。直接體驗。恢弘自在。這三件氣質總是道醫的精神特色。眼見為實則是客觀。直接體驗則是公正。恢弘自在則是對待生命發自內心的一股篤定感。
四、尊重「神祕的力量」。在道典裡頭說到,這一股力量來自宇宙星辰真炁,四方八面。道典習慣稱為「老君」,引《七籤卷102》:「老君者,乃元生之至精,兆形之至靈也。」「泰惒(huˊ)之氣」、「童男童女」云云……現代有關靈能量的書籍,五花八門,其中有很多都是外國人寫,因此譯名也多樣化,無形無式,我喜歡採用「神祕的力量」。人尚未真正了解的東西稱作「神秘」。
五、道醫與世俗所謂的道德毫無關聯,道德是私底下修行的宗旨,無須對外宣嘩。也無須念念有詞一些道德格言。道,這個概念簡單來講就是指宇宙人生的大規律,道醫是按著這個大規律而執行他的志業使命。「知道者」必知這個大規律。他不會受到人世間世俗的小規律所束縛,更不會受到人間人小腦袋所訂出的弄弄總總的規律遮屏掉他天生的良知。
----- 3-368w

六、道醫始終都能夠以「道思維」來對待這個生命現象!什麼是道思維?引用我在別地方所論,偷懶哈不必另外寫,我的說法如次:
道思維第一、
一、以星際的座標去領悟「道」。尤其是醫藥這一門,涉及生命之道。道家認為人的生命之源來自星辰。
二、以六象去領悟「道」。引「《老君指歸》:「太上之象,莫高乎道德;其次莫大乎神明;其次莫大乎太和;其次莫崇乎天地;其次莫著乎陰陽;其次莫明乎大聖。夫道德,所以可道而不可原也。神明,所以可存而不可伸也。太和,所以可體而不可化也。天地,所以可行而不可宣也。陰陽,所以可用而不可傳也。大聖,所以可觀而不可言也。」

白話說,太上有六象指:道德、神明、太和、天地、陰陽、大聖。這六象,道德,可履其道而不可追索其源。神明,可以存想而不可衍伸多餘的理解。太和,可以體會、經驗他的存在而不可干涉。天地,可以體驗他的運行而不可付之言宣理論。陰陽,可以體用而不可教育傳授。大聖,可以察知而不可說。
----- 4-391w

整段意思是說,道家十分強調直接體驗,而不強調言文推理。這種直接體驗,都是兩面性的,以前述六象概括,六象又可分為兩面即,道與德、神與明、泰﹝太﹞與和﹝惒huˊ﹞、天與地、陰與陽、大與聖。整個體驗的過程就是道思維。

這個六象,也有內外,內道外德、內神外明、內泰外和、內天外地、內陰外陽﹝或者內陽外陰﹞、內大外聖。
人在世間不離世間而修,於是內修的時候閉﹝日﹞,外用的時候開﹝月﹞,這個就是修日月的說法。這六象我僅取兩個來討論!

首先是內陰外陽。究竟修陰陽該怎麼修?我深思這個久矣。內陰外陽?內陽外陰?陰陽互轉?這個要看不同的機緣,不同人的資質!內陰外陽也僅僅是一個表法。有人探討陰陽的名相,為什麼不稱為「陽陰」?在道家的認識裡,這個宇宙確實是一陽起始的開山大祖。現代科學也是見解一致,只是用詞不同。大爆炸本身的特質不也是一陽起始麼?﹝如果此說屬真?﹞
----- 5-352w

可是為什麼我們習慣稱為「陰陽」而不是「陽陰」?據醫家的探討,這是為了好讀。是的,中文頗重視押韻好讀以方便朗誦記憶。陰陽之稱,恐怕是為了順口好讀。另外一個說法是陽比較重要,他有總結性的作用,所以放在陰之後,比如醫家望聞問切,這個切放在最後也是為了總結。換句話說,中文字詞彙的秩序是有講究的,這一點常識也有助於我們現代人理解古文。比如前文有泰才有和,亦屬一例。神能內守始能明相應觸。守道用德。皆是。
前述三種人:內陰外陽,內陽外陰,陰陽互轉!三種人我都遇見過,沒有誰對誰錯。我在[人性的魚眼]對此有更進一步的探討。或者是,亦宜如此詮釋:一股天陽之炁,一旦落在人間人的身上,不得不用,就必須先有陰才有陽。作為一個人,有身之人,確然有不得不用的時刻。中文字叫他無奈!
----- 6-328w

道思維第二、我要探討的是這個「內大外聖」。
「大」這個字怎麼講?古文大太通,為何前一個太我釋為泰,不釋作大?這個就是道意,不能言宣!

聖這個字,若以金文、甲骨文來看,確然不是我們現代所理解的那個意思。金文二口人土。網絡上有此一說:者底氣、辨是非、述道理,聖人之為。又據金文、甲骨文訓為「敏睿」。通善聽。又有說「壬」不是士而是土上一人。總之,將金文的「聖」這個字理解成「做為一個耳口身心的主人」,我也是接受的。現代人所理解的聖,都是被《說文》一錘定音的!問題是,漢代的人尚未曾見甲骨文和金文。《說文》指,知識淵博的人皆為之聖。即使是精通一樣學問,就是我們說專家,也是聖。引文:「凡一事精通,亦得謂之聖。」
大聖,就是通才。心胸眼界十分寬廣的人,沒有先入為主被設定的人。
----- 7-335w

內裡量大而外演聖睿。就是大聖。學道之人需胸懷遠大,為國為民,始可以稱為「太上」。忝為一個世間人,六象中修完滿一象,也足以生天回歸了!

道思維第三、以親證去領悟道。為了親證,各師各法,各門各派,都不宜互相排擠,而是博取眾長,約取經旨。以迎合現代電子世界的雲思維!道思維與雲思維其實是古今表法不同,兩者是可以併存的。在道典章卷的內容中,有很豐富的神讚詞都是雲思維。立於道的座標上,內證要比外證來得更有意義。但是內證只可以自知,過來人也能知之,但是即使過來人,也需測試印可。我深深以為,落在現代的場景,這個內證是可以客觀印證的,至少是有條件的印證,不久的將來,人類智能的研究有更深刻的突破,屆時必觸及到這一塊。雖然在我的時代,即使是IQ測試,都不能做為一錘定音,但這是很方便的參考值。
----- 8-337w

道思維第四、這個道思維是哲學概念麼?答案肯定,他正是如假不能更替的哲學概念,因此他須要接受哲學的思辯。也有人說過古代中醫可以是一門「哲學」麼?我說是哲學,可是自從《內經》以來,沒有第二家提出全面思辨,數千年以來沒有突破,哲學這一塊交了白卷。無巧不成書,今日﹝030716﹞大早上我與微信友晨聊,我竟然說:「把這個意思好好說出來,也可以成為思想家」。一個人的口才與思辯之才,若是要超拔一般水平,其實並不容易,這個要靠天份,我相信天資。

當今,中國以及全世界,道家勢力後勢看起!越來越多專業的探討,我的探討都盡力迴避已經有人講過的,不做剪貼君子。道醫的其他精神特色,可以自己上網查看。總體來說,道醫都不苟一格,也不會被傳統的思想桎梏所左右,為不為。這個人間人很渺小,我的故友說是「小腦袋」,道家典籍說是「小兆」,即言以形容人腦的腦髓溝來做人間人的代稱。
----- 9-368w

這個大環境,這個大流才是小兆的丈人。這個「丈人」的稱謂,則是道典裡頭巧妙地用以代稱大力量、大環境、這個宇宙大流的名稱,丈人所說語,你可以不聽從,但是你不能忽略。這個嚴肅又慈悲的丈人,經常以各種無形無式的角色來與你對話,你可以不聽從,但是不可以忽略。做為醫者,他經常以一個病號來至你眼前,與你對話,你可以不聽從,但是不可忽略。

《論語》說「日有三省」,這是指每日須知檢討三件事,而不是反省三次﹝以前我就是這樣來告訴人﹞,檢討這三件事: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第三省傳而不習指,老師傳授了他的法,學生沒有複習。可是,在我的心目中,沒有具成一式的老師,借用西藏朋友所說:「能啟發我的人就是我的老師」。於是乎,病友才真正是醫者的老師。這一點我是已經做到了,雖然我的人緣很差,經常得罪人,但是我的病友,真是我的丈人化身而來與我對話的,亦能傳而時時習之哉。

----- 10-382w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