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9日星期一

點讚彈




讀古文的時候,常常以為古文行文之間,好像標點放錯位置,
更要在這個關節眼上,務求“事實求是”。
總之這些標點,都是經過專家的研究之後才放下去的,
她好像美人臉上的痣,不可隨便亂移亂點。

由於改動人家一個標點而自成一家的人傑,歷史上曲指可數。
我有跟古人約法三章,
一、絕不改古人的錯別字,
說不定今人的錯別字正是古人的正字,但是必須參考訓詁。

二、古書無標點,是因為要讓讀者自己體會甚麼處該放標點,所以須小心省察標點,
就算今人給他下標點,也別全信她的,盡信書不如無書。

三、看白話翻譯,有懷疑之處,請查究原典,或請教仁人。

四、考量人性的好逸惡勞,甚麼寶都雙手捧上,也並非一件好事,誤人子弟者尤其多。
所以鼓勵同道要勤於閱讀。當今學者滿天下,出土的物證越來越完整,
許多古人無從知道的本事和真相,當今人,都很容易就可以從書本上的知識得知,
只要你勤勞一些。這些作書的人,都是我們人生的顧問。

說來十分遺憾,近年來道家人物“文以載道”者,反而乏善可陳,
並不普及,有者,素質可疑也,悲乎。
不過學習道家的人,有一層須特別住心,一定要看有說出“道言道語”的書籍,
因為,只有“道言道語”才能讓你聞一知十。
歷史上,好多書寶,當年在民間流通的太普及了,反而絕滅得更快。
我們有不少這一類“醫道兩棲”的人才,我們都面臨同一個困難:
資訊的流通與共用,著實太被動了、太拘倨了。
但是,永遠不要忘記,道理的真相是留給有心人、已做好準備的人們。

事有奇巧,剛剛為了轉移對電腦螢幕的依賴,
我信手抄來蘇軾的一詩,與眾分享,《送參廖師》的下半段:

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
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閱世走人間,觀身臥雲嶺。
鹹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
詩法不相妨,此語當更請。

至味,即指詩仲介於鹹與酸中間的真味之道。詩與法均不相妨礙。
這種文采,是來自品茶的心得。可是天地之間的至味又是怎樣品法的呢?

常常,有不速之客時不時來。來找我們聊天、聊地、聊心、聊性理、聊人非人。
我們都在說“眼見為實”,眼見其“像相”為真實。
像相是甚麼東東?像相就是假像和真相。“像相”也是陰像與陽像。
人世間,若你看到“假像”,假像本身也是真實的。
西洋人叫它做假像的真理。像相,簡單說就是當今所謂“符號語言”。

上帝根據自己的“形象”造人。明言取其“形象”,即是取其形又取其像。
東方人中國古代的哲思,“人肖形天地”,明言其“肖形”。
肖,就是模仿。由是知,中國道家認為:人模仿天地之形﹝氣﹞而生成。我是生成的!

天,就是氣候,星河,包括整個太陽系,包括一切的能量的關係和影響。
地,就是地理環境,山川河流,當然包括一切的微粒元素的影響。
須知讓“形肖天地”的哲思落實在生活當中,著實不容易,
是人生旅途上,一次又一次的觀照與用心精練出來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