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能嬰兒乎?




感應天地的事,道家喜歡“近取諸身”;比較重視感官機能。

比如夫妻之道,床笫﹝讀音子,不是寫成第﹞之間,
在床上只是隔了一層皮,在床下卻是隔了一個世界,也十分感應。
一人在別一處的喜怒哀樂,另一半都會感應得到。
只是感應的方式不盡相同。有少少人會知,通常都是濛濛然。任其牽走異鄉路。

就以健康言,夫妻溝通協調不良,首當其衝正是妻子多病。我見證太多這一類的例子。
丈夫的壞習慣,恐怕要從為妻者身上投射出來他的真相!相反亦然。

在消費心理方面,人們轉向追求自己喜歡的,不再依賴銷售員的遊說了。
百貨企業界也逐漸重視這一個人心。服務員只會領路,
告訴你貨品的位置,她不會向你推銷甚麼。
這種對物質所喜所惡的感應,人們叫他“品味”。
可是聰明的商家、他使錢去指使廣告人去想盡辦法企圖“轉化”消費人的品味…

善用手機的人,通常都是頗能善用短訊者。但是濫用手機的人們,同時也是濫用短訊者。
這個就是道不須臾離,道在此地,不離於此,即此離此。

再以孩童為例。孩童天生就有一付完美的感應的機器。

有一支佛曲的英文歌詞是描述嬰孩手拿奶瓶的情狀“touch without taking”,
我暫譯為“不取不捨”。我認為這是人生旅途的一種釋懷。
“能嬰兒乎?”來自《道德經》的句子,好像嬰孩心那樣淳樸,
可以有多種詮釋,通常是以“靈與肉的調適”為其意趣。

我經常引用一個比喻來呈現出我對“感應”的理解。
比如家中的孩子,爸爸回家來,人雖未見,車聲已聞,
往往是車聲未聞,孩子已經知道爸爸回來了。

再如,農夫之對氣候的轉變的感應,也是敏銳而且準確的。

靠海的居民多患類風濕關節炎,這一類人亦頗能預知天氣的變化。

《道德經》有說“天地之間的風箱”。
以風箱的操作物理反應來呈現出感應的情況,也是文學上的妙著。
如果閣下見過古時候人所用的風箱,就不難明白了。
出入皆應,其應如聲與響、形與影。

佛家說“感應道交難思議”予人更上一層樓,不禁有了高處不勝寒之遺憾。

道家是天下風箱一併吹。佛家是天下佛像一個模。

由於卡在難思議之處,乾脆不說了。要說就說同一個模印出來的東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