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

默然與寡情



這兩個容易被人們誤解為消極的東西。

在這人世間,壓抑著內心的那個小精靈,不讓它洩漏出來,人人都經歷過。
人人都有一種語言情感,是聽不到、看不見,卻能感覺出來的。
這種情感一旦昇華了,在一個超然的層次上,佛家稱之為‘默然’。

默然與寡情,是一種同体異象的高級理性心理表現。
也有人透過‘禪’体現出來。它不是無情或絕情。
它的本体是指對一個實相的体認和掌握。它是屬於內省的。

佛陀對待一些跟了脫生死無關的題問,常常採取默然的態度:
包括:不回答,放下,省察,等。
閩語說「告訴你你不明白,帶你去又太遠。我若告訴你你已經錯了你也不會認!」
所以要默然了。

為了跟「沉默」有所區別,默然的辭義是需確立起來的。

寡情,不起情緒的無情卻是寡情。
看似無情卻是有情,朋友說,嚴肅也是慈悲。這種嚴肅也是寡情。
我說有時看到人來人往會起嗔心…,朋友說他只感到蕭肅,也是寡情。
對人世間抱著一分的寡情便可少一分的攀緣。

每個人之對於社會的建樹程度,取決於這個人的志向,他同時也受到境遇的局限。
一事的成敗,關乎各方面的、多層次的條件。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得此三和,因緣際會,一切就緒。缺少一條,不成就是不成。
比方說:煮水的溫度若保持在99℃,雖僅少了一度,它不會滾就是不會滾。
若稍加一度,一觸即發,滾了。

做任何事業,有十足的準備功夫,就是為了醞釀一種時機。
對這一個時機的掌握,將會提升我們的素質和內涵,從而能貫徹量變,實現質變的過程。
某人如果不具備足夠的安忍和冷靜,他就不會為自己安排一段時間讓自己省思的。
時間管理學告訴我們,靜養和省思乃為著應付突如其來的變故而有。
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變數,充滿了危機感,
人際關系變得莫明,多忌,防備,時時都要維護著『正念』才不會上當。
我們生活其間,因此須要一定的方法以確保順暢和安樂的生活。
若靜養過極也有不妥之處。有些人跑去道場『靜養』,但修『通通是別人的』,
回到家中,又轉變另一種法門,僅僅修『你的、我的』。
再不然就是十分超現實,逃避生活。這些都是無動於衷,是寡恩,也是木然。
絕非默然或寡情。靜之日久則變懶,也不肯負起責任。

我認為,默然與寡情效應亦可在日常生活中体現出來的。
修學佛法最現實的一個方面不外乎以佛法為向導,了脫生﹝活﹞之苦﹝惱﹞。
再深而廣之,就發愿走向菩薩道,解決人世間的諸多疾苦。
《印光法師文抄》一書中有一篇章是印公答覆某居士的問題。
文中講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平氣和,
印公認為年青人須要培養一種心態,就是把天下女子都視同親姐妹、親父母。
對卑下人也視同親人一樣去關心她們,對姣好的女子不宜心生侵犯,對醜女不宜輕藐避開。

若不是身為男子,對這種說法比較難產生切身受用。所謂的男主慾,女主情。
日常生活的平常心並不平常,在在關系到閣下您是怎樣用心的!
佛教的寡情,最現實也是最基本的應用,可以透過上述舉例而領略一二。
境界來了,心有戚戚焉,但不攀緣,便是對默然與寡情的覺照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