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星期二

卷四十六(4)

內除罪籍第三

凡修受《大洞真經》雌一奇文者,皆當別寢一室,
不交人物,常置經於朹格潔淨之處,旦夕燒香禮拜,
陳願人間,內除罪籍。
常以月三日、七日、二十一日,
侍經玉女乃奏人罪過三元與太一帝君,共詳子之云為,是其日也,當入室燒香,叩齒三七通,冥目,微祝曰:
太上神方,《大洞真經》,
昔以有幸,遭遇神明,
啟蔭七圖,受會三清。
若有陰罪,帝君散靈,
二象開明,上帝合形,
令我飛仙,神真長生。
祝畢,又叩齒二七通,心拜四方,開目,都畢。
常當行之者,則三元密感,帝君赦過,諸有奏子之罪者,皆不見用也。
(C046-03,原文)

[浤瑆詮釋]
《大洞真經》是「雌一奇文」,已說明於其他卷章!
「雌一」這個概念我也曾說過了,不嫌嘮叨再說一次!
雌一指,一直維持在很穩定的陰柔的狀態之下!
好像縮頭縮腳的烏龜,前文說是「常在」。
內陽外陰,反過來也可以是內陰外陽。
道師一邊講內陰手指「雌」這個字,一邊講外陽,
手指著「一」這個字。
道學就是這樣來學道,不停的,反覆的示範,
那個人不成道精也必成怪道。

「朹格」,朹qiuˇ,古代一種樹,又說是山楂,
以這種木製成的器皿。
「陳願人間」,向人間眾生懺悔累生累劫所犯過失。
「云為」,言論行為。共詳,審察。
「七圖」,不解!僅一次出於本卷。


唐宋之前,《大洞真經》影響很大,宋後,丹道興起,《大洞真經》這一類修行法門因此沒落。
丹道觀念對象是即定的,指定的。
《大洞真經》觀念對象是隨機隨緣的,無形無式,
我個人喜歡這種大而化之的方式,不喜歡丹道的模式。《大洞真經》法中隱藏著十分古樸的內容,
是一塊文化瑰寶
(C046-03,詮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