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

相學知津(8)

道家厭勞喜逸論 

道家典籍中不難看到「好逸惡勞」之辭。
 舉凡負面之辭或相,比如:貧、賤、蹇、滯、困、
都有一個副產品就是:辛勞。
 反觀諸好相,比如富貴,聰慧之相,
也有一個附加價值就是:安逸。
 道家批評“庸懶”、“愚懶”之詞也有見及。
總而言之,道家還是十分強調生而為人,
理應安逸一些比較好。
誠如《聖經》所示出:
人是因為犯了原罪,所以要終生碌命。

道家之厭勞喜逸
﹝作者故意不用“好逸惡勞”一詞。自有其故。﹞
因為它太瞭解人心與天道相應之理。
很多情況之下,勞僅是自心多貪而引起。
而不是因為勤而起。查勤一字,通僅,少也。
即謂:善用其力,名之勤。

貴人不會無緣無故做一件事情;
即然做了,一定是要完成才算圓滿,
不會輕於承諾,然後輕於違諾。
增一阿含經有一句曰,愚者有二相:
「不能辦者而辦之,垂辦之事厭而捨之」。
智者亦有二相:
「不能成辦之事不辦,垂辦之事亦不厭捨」。

人世間,至高之諾,莫過於這一生與天地之諾,要好好地過。知此理自明,惡勞也者,聖人慈悲,恐怕凡夫識淺志弱,
是為著造惡業而勞者一動不如一靜,無事無業。
若是為了善事而勞者,始謂能者多勞,有事有業。
所以每做一件事就要自審:
我為甚麼要如此這般?不堪長期的心志上的訓練,
有諸內必形諸於外,久必形成如相書上所誌言,
貴人相成矣。這就是改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