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相學知津(7)

道家的相朝關係論 

以道家的“相朝”的關係論來看,從髮際直落下巴,
這一支面上的中軸,代表後天的生命流。
它聯繫著15歲,16歲,19歲,22歲,25歲,28歲,41歲,
44歲,45歲,48歲,51歲,60歲,61歲,70歲,71歲。
都有意義。
比如維也納的聖歌團,團員是不會超過16歲的。
過了這年齡,意味著童貞的生命流已經結束了。

心理學認為25歲是心智成熟的分水嶺。
相學則認為28歲是闖禍的年齡,闖過禍的人,
他的印堂就會起兩條垂直的皺紋。
一人打自26歲始,一言一行更須為著這一個人中而奮鬥精進。生而為人,每十年的成長,都有一次階段的量變到質變。
30歲前,一切該準備的方方面面都該準備妥了。
30至40,是深入體驗人生的階段。

40而後大動特動。開始用於世,經世致德,
否則也須潛修靜養。
通常一人修行到了44此一關,若沒有突破性的證悟,
尤其是對根本大欲的放下,則甚難有更上一層樓。
到了50以後,則定然要為自己做一次總結。
這才是“保壽”的意趣。壽者,活得好。考者,死得好。
概言之,生榮死哀。雖有此解,壽考一詞,
在道家而言,有其實質上的意義:
70言壽。80言長壽。90以後,耋耆﹝音跌棋dieˊ-qiˊ ﹞,
100以後,壽考。

﹝正統的說法如《辭海》所載:
○1壽,通稱年歲長久,及代表一切相關于“年老”的名稱。
○2艾,50歲。○3耆qiˊ60歲。○4耄maoˋ70歲或八、九十歲。
○5耋dieˊ80歲。○6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7壽考,高壽:《詩‧大雅‧棫朴yuˋpoˋ》:
“周王壽考,遐不作人”。
○8頤,100歲。
以上全取自《辭海‧上海辭書1979年版》p1635、p2833。﹞。

又:相學有“壽征”之說。
比如40歲以後生出鼻毛,60歲以後長出眉毛,
70歲以後長耳毛,都是壽征。是有陰騭的人才會發生的壽征。有些“門派”反對命運與一人“道德”的關係,
本書編者是絕不妥協這種調調!
《醒世恆言》預言:將來是道先滅,然後才是佛滅,
與此關係重大焉!
山醫命卜相。道學一走到好像〈紫微斗數〉一般的“計算”
而毋寧不談“道心”;其實道已早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