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星期一

卷八十八(11)

 (C088-05)[浤瑆詮釋]

前一段說:「人之根本者,男精女血既凝,有道自然而生,為水一點,」男女精血凝結之氣團需要「神」的參予,一旦離去則回不到來!此後那人的神識,逐漸受到五味的蒙蔽與薄鑠,神氣雖在但不能相養。想像三人同行,可是感覺上是各做各的,這不是空概念,這是可以感知出來的,現代人叫他「無感」。不相成日久則轉向相反了!這些層次,都不需要修到那裏去,平凡人都可以自覺自知,比如夫妻受到「五味」蔽覆,起初是不能相成相養,日久漸漸走向相反了,若是可以做到這個「起初」有感,則結果大大不同。我們習慣說「靈魂伴侶」,這是日本人的翻譯,中國人沿用而不覺疲厭!若以道家的觀點來說,應該稱作「魂魄夫妻」或稱「魂魄雙侶」才對,由於魂魄的存在正是相養相成而有。可是這個「魂魄雙侶」又該如何翻譯成國外語言呢?

我們無須大神通也可以預見這個人世間的大方向!比如時下年輕人,全球性呈現出「無感」,這意味著我們這個人世間已經進入天地轉變的階段,不可挽回!

再說「五味」,道家五味的命題源自《道德經》,這個五味是廣義的,其概念包含了佛家所謂五欲。他也是五昧,這個是我的意思,表示對於五欲的力量無感。子母失去「窟宅」而相離……這個「諸體尚闕」,「闕」可以理解作「缺」,「尚闕」讀作shangˇqueˋ。全句指,人之諸體功能「事須相離而各造化,」子母失去了「窟宅」,久之相習雖然亦可「彼此安穩,更不相吊省,」哪裡會發生子母引領順序的道理!吊省,存省。

心為氣馬,但意到則氣到。」這個意到氣到,於八十年代中後期氣功熱時期,這個概念被炒作以至於爛透。哪!首出於此。某些人經絡氣機比較敏感的,也可以「偶發」意到氣到的效應,但是都不明「根本從來相合處」。其他說詞都是為了有一個解釋!

精之既竭,神亦耗盡,微微然漸與初來相類。」也是醒句!

泄性不滅」句:此句也是成住壞空的註腳,即言人一出世,即刻往死亡的方向邁步!這一段說明,人的魂識若是不能安住於人體,則必回歸,附之於天。即使是今日,也是一樣。那人尚是活著,一般人看不出其魂識已經不在,有眼有耳之人則望而知之,我要特別點出這一節,給魂識安住的條件不好則回歸,這個效應也是泄性的一種,這個概念強調魂識難守易泄的本質。「魂識泄性不滅」這種表法要比「靈魂不滅」高超得多。

又、文中死即無所知相比另一句五臟自生可以形成媲美。道家十分強調,道人必須做到自知!自知有病而能在未病的階段自醫。自知死時。更要自知修行火候(C088-0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