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星期四

卷三 道教本始部(27)

----- 浤瑆註釋 –-

1)“眾生”這個概念首出於《禮記‧祭義》:
“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
此時“眾生”的概念就是很直接單純的“一切生物”。
後來劉宋那一夥,一旦落入佛教經典,
眾生便有了比較具體的概念:五眾和合而生。
五眾,就是五蘊,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最早的佛教眾生出於“雜阿含經卷六(大二‧四○上):
「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雜阿含經》是劉宋時期求那跋陀羅所譯
((394~468)梵名 Gunabhadra)。
又、馬來語“jantu”、“jagat”就是源自梵語。

2) 真父母,強調生我者這個肉身父母不是真父母,
真父母指真氣來源的父母,
那是上面“眾生”寄胎而至的父母。
由是知,此處“眾生”不同於《禮記》一切生物,
又不同於佛說五蘊和合而生。
這是指“聚眾生炁”而生我的真父母。

3)道家“大乘”這個概念首出何典?
可能是出自《太上洞玄靈寶本行因緣經》
“原名《太上洞玄靈寶仙人請問本行因緣眾聖難經》,
是六朝古《靈寶經》之一。
查三國六朝時期佛教已傳入中原,
大乘這個概念,是道家借給佛家使用呢?
還是道家向佛借來方便呢?讓很得空的人去探究吧!
今日我上網搜尋“大乘”他其實就是北傳佛教的代名詞。
這些歷史的分別心對某些人來說十分重要。
因為他牽涉到學術價值。
彼類眾生總是迷戀皈依在“學術價值”上面。

4)我刻意挑“眾生”與“大乘”來提點一下,
道家的一些辭彙是與佛家的一些辭彙息息相關的,
這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面。
背後那始作俑者就是那一夥皇宮常住埋頭釋譯佛經的高人。
而今,眾生與大乘在網絡上,已經是佛教的代名詞。

5)“但以本性既微,未能照見,為塵勞所惑,遂便有身。
”有身可以釋為有私。五欲財色名食睡,
最可能成為“有身”的對外發言人,
不是色,也不是財,他就是名。身名名身。名是戒之使。

 6) 怎樣理解“悟則受行”?
顯然這一段文字的“言佛心意”十分明顯。
作者的本意應當指:“悟則受想行識皆能棄俗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