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9日星期六

靈魂之窗





要保持身心靈的健康,又得善於順應天氣的變化。
讓自己的心情、生活習慣、作習都依四季變化,
環境之轉移而起相應的自適自調。
換言之,心情佳,就少病少惱。身體康健,就必然少病少惱。

身與心都息息相關!這時候,心即是用,身即是體。
要健康安樂,還要看閣下怎樣用心。
中醫所說的“心”是很切身的,是有形有像的,
因為,正氣繫命,邪氣生痰。
痰中兩頭火,隨心全身走。所以又說“百病兼痰”。
甚麼痰?心中邪火亂竄之痰。

心眼心眼,即眼為心的眼睛之謂。
五志過極或不調所導致的失衡現象,必然會反映在眼睛上!
中醫藏象學說認為,肝負責眼睛的營養狀況,表現出予人一種陽性的力感﹝眼神的威攝力﹞。
心負責眼睛的眸光眼力。脾負責眼的肌肉筋腱的反應力和靈活度。
肺負責眼白的清澈度,以及眼睛的滋潤,又負責確保營養的輸布達眼中。
腎負責眼的開合,表現出於人一種陰性的力感﹝眼媚﹞,並負責瞳仁的健康。

中醫與道家對人的認識是早有結論的,是絲絲入扣的。
道家認為人的最微妙的精神,都要著落在「眼神」與「聲音」上表現出來。
所以有「靈眸」、「心聲」之說詞。
人內心最深層的信號,都可以假這兩方面,看出一些倪端,聽出一些消息!

道家認為,一人的決斷力、反應力、靈敏度、細心乃至道德情操,都可以反映在眼神。
道家認為眼之神,醒時出現在眼;睡時隱藏在肝。
經典上有記載:“目疾病,多毒多病,少毒少病。”
若是將經文中的“毒”解為“毒性toxin”就可能蹧塌了古人的智慧!
此毒是指心性之毒。此“毒”即指:瞋怒。
常常嗔怒的人,很容易生大病,首先侵犯肝與目。
欲望越少,眼睛黑白越能分明。
學道之人。俯察人情,仰觀天象,將天象參比人情,
將大自然的美學參比人倫,將陰陽制化之氣,體會透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