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星期四

起居養生‧第二單元(17)

 財侶法地

十八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這一組字則是由佛友講出來,當場我十分感嘆佛學給這些XXX的歸納真是好哇!後來我已知曉這個表法正是出自道家的表法,不要緊,我是佛道不分家之流。

這些XXX應當說是這個,唔,這個「心行」的表法概念歸納。無論是養生還是修行,都不離這四大宗。無財之人如何養生與行道?這是老生「長痰」的話題。我曾遇一沙彌,出家未久忽然生重病,身上竟無錢,咋辦?他師父遠遊未歸,咋辦?30年前銀行往來不比今日,咋辦?那時他尚未認識我,咋辦?待他終於安全入院,當場宣布還俗,林北不幹啦!好哇,我十分贊同,就是應當這麼辦。其他顧左右的說詞都是屁話。

我在學靈的日子裡,深深感到有一種不具形體的力量一直都在監督我的財帛觀。一直在磨練我這一個環節。轉頭回望,學修人若是緊握財力分秒恐有閃失,也是障道。今時代不同舊時代,學修人的財帛正沖福德,不是玩的!觀察了三十餘年,那些靈魂沒有資糧的人,都還在瞎忙。若以兩極的表法,那些利己主義者,以及那些循空主義者,都在瞎忙。中間一撥人物,都還在疑問著「什麼是正確的修行方法」?

侶,在人生的道途,有一真法侶,足矣!

法,我十分強調「擇法智」。這個也是佛學概念。一個人若沒有擇法智,受人控轡!可憐。擇法智的解釋就是,知道如何選擇適宜本人根器的修行法門。有人將此事簡單化說成:感覺那個法很舒服,那個師父很舒服,喜歡就學唄!我們處在一個時代,明師難求,這個擇法智更凸顯十分珍貴,如果你有,衷心恭喜!

地、這個很難說,又不能不說。據知一個行者,或者生活者,對待環境十分「有彈性」。變數太大,很難一概而論。有時感到是環境的問題,而不是!正是那人習氣未改而賴到環境。有時那人強自「適應」環境,而帶來諸多煩惱,我曾遇比較多是水土不服而生病,林林總總。我給自己定了一個規則就是:與當地人緣好、不生怪病﹝有病能以醫理自醫自解﹞、無公害。則是我的王地。

又一個概念「心地」,修行不離心性兩個字,以此二為核心去觀照世情則八九不離十。關於「心性」的解釋,見於別處我都已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