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星期六

中醫微課堂五十一講至一百講(33)

 

58.[道醫講藏象不拘一法一式]

七籤卷五十七》﹝見、ctext C057原文﹞、引提要摘錄、

這一卷主要是以醫典《素問》為探討的內容,尤其是,這是一份十分典型的學道者的隨堂筆記!務必小心對待不同看法的內容,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理!本文服氣精義論》一卷,唐司馬承禎撰。學者公認七籤這一份版本比較切合原書。王屋山司馬承禎在促進唐代及其後的道教醫學思想形成與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在道教醫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道教醫學思想特點在於運用中醫學基本原理來闡釋服氣的基本生理機制。主張務實的行持法。

引、一段我所做的隨堂筆記如下,這是我信手拈來數則「與經典的權威說法不一般例子」:

「陽盛則內寒,陰盛則外熱。」《素問‧調經論》當作「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肝苦,急食以緩之。」引《素問‧臟氣法時論》原文:「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食以緩之。」二字有差「甘」,「急」。

「肝欲散,急食之,禁當風,肝惡風也。」引《素問‧臟氣法時論》原文;「肝欲散,急食之,用辛補之,酸寫之。」

「心苦緩,急食以收之。」引《素問‧臟氣法時論》原文:「心苦緩,急食以收之。」

「心病欲,急食鹹以濡之,用補之,甘瀉之,禁溫衣熱食,心惡熱也。」引《素問‧臟氣法時論》原文:「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心欲,急食鹹以之,用補之,甘寫之。」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之。」引《素問‧臟氣法時論》原文:「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以緩之。」

「脾病欲,急食甘以緩之,用苦之,辛瀉之;」引《素問‧臟氣法時論》原文:「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寫之,甘補之。」

「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氣上逆,急食以泄之。」引《素問‧臟氣法時論》原文:「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病欲收,急食以收之,瀉之;禁寒衣飲冷。肺惡寒也。」引《素問‧臟氣法時論》原文:「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寫之。」

「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急食辛以潤之,腠理致液氣通。」引《素問‧臟氣法時論》原文:「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腎病欲急食苦以堅之,用補之,瀉之;」引《素問‧臟氣法時論》原文:「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補之,寫之。」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墮,四肢不通,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據《素問‧風論》原文:「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墯,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胃風之狀,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脹,食寒則泄,診在形,瘦而腹大。」據《素問‧風論》原文:「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首風之狀,其頭痛,面多汗,惡風,先當風一日病,其頭痛不可出,至其風止,則小愈矣。」據《素問‧風論》原文:「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