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

七籤格言(118)

[GeYan-094][我喜歡!]

1)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

2)   《西昇經》說:「我命在我,不屬於天。」

3)   「信為道根,敬為德蒂。」

4)   「至道超於色味,真性隔於可欲,
而能聞希微以懸信,聽罔象而不惑者哉!」
色味,代表人的五官認知系統。
隔,意思同見於修丹部《七籤卷六十六》凡俗隔,
出自《參同契》。這種相隔之感,就是不相應,
是一種相當內在的體驗。真俗不相應。
能夠感到這種不相應,表示修道已經有些滋味了。
「希微」是《道德經》希、夷、微的簡稱。
一個人必須與俗相隔,才可能發動最精純的能量去體認更加微細而深刻的「三一法──希夷微」。
懸,掛著,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5)   「夫坐忘忘者,何所不忘哉!內不覺其一身,
外不知乎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遺,故莊子云,
同於大通。」

6)   人性與靈性可以重疊的地方,稱做「良知」,
我信這個。

7)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閉嘴,淡化感官觸受,終身學習!﹞

8)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把是非門張開,
即濟其事,終身不救。

9)   莊子說:不惹他也不迎接。
可以為「無交陪」的俗情。又說: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
無為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尸」,
即已成尸就不必再為世情負累。無為,
也不是權謀的府宅,別讓他成為權謀逐利的辦公室。
但是一個人應當履行的人生義務,也必當去完成,
須知認主!認清情緒的主人。男女、飲食都必須分清楚。若是遇到不可迴避的事情,不得已而行之,
也不要產生愛戀,應當繫心在修為的道業上。

10)  修行人最難行不是斷欲,而是斷離俗緣。此事太難!古賢說六親就是六害,就是指這個。
能夠斷離六親的修行人,也是一種福報。
可是斷得了親,則斷不了因果業緣,這個力量也是很大,況且解了因果自有其法,
不是當今人人口嘴上念念有詞的那一種!

11)  狂心竭處必有禪,無奈消息太惆悵。
﹝浤按、引楞嚴經「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

12)  「但心不著物,又得不動,此是真定正基。
用此為定,心氣調和,久益輕爽。以此為驗,
則邪正可知。」這一句下是自修自證的提點,十分要緊。一個人若能做到自知心在何處?神在何處?
已經大大不同凡夫,到了這個境地,必有剋應,
是些什麼剋應呢?不可以預告。
外在的剋應不可預知,內在的剋應,這裡提點下則是:「心氣調和,久益輕爽。」不止是這個「輕安」的剋應,尚有其他,但是不可追求,否則又墜入另一個執著。

13)  「今則息亂而不滅照,守靜而不著空,行之有常,
自得真見。」這一行字太要緊啦。這個意思是說:
發現氣息已亂,不要緊!別急著去滅照他,
雖然你有這個滅照的本事,只是讓自己守靜,
守著﹝另外一個﹞很安靜的ㄊ,但又不執著於空,
﹝你要感恩有這樣的因緣而讓你可以﹞
經常做,反覆調運,自然而然會真見。我要補充,
一個人經常這樣做,這樣修習,他的氣質一定會轉。

14)  「心不受外,名曰虛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
心安而虛,則道自來止。」
心不受理外界進來的信息,叫他「虛心」;
心不去追逐外界的動靜,叫他「安心」。
達摩不在的時候如何安心?呵呵!都是可體驗得出來的。有說,經歷過母親滿滿的愛的人,比較能夠安心,沒錯,可是在修行的更高層次上,
這個「安心」是一種很深刻的內化,要求比較高。
這是一種對生命的熱愛與大愛才會升起的安心。
對待生命一種篤定感。又說:
相信因果的人比較可以做到安心,就是俗話說心安理得。相信因果的人,他必生起三種心理:第一、認命;第二、接受安排;第三、樂活,甘願了,終於可以活在當下。
至少不會患得患失。心空了,不再心滿,不再心滯。

15)  「人能虛心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
內心既無所著,外行亦無所為。非靜非穢,
故毀譽無從生;非智非愚,故利害無由至。」

16)  「既有動病,難入定門。是故修道之要,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終不得定。」

17)  《莊子‧列御寇》「知而不言,所以之天;
知而言之,所以之人。古之人,天而不人。」
能夠知而不言﹝不辯論﹞,所以任由老天;
知而言之,所以任由人事。古人,任天而不任人。

18)  「通生無匱謂之道。」無匱,就是圓滿,圓融。
一個人的心性須與道合一,其人心性必定是無匱的。
這種無匱的心性,前文又稱作「和理」。
和理就是入和之理。中華文化的哲理,
總體的對外發言人就是這一個字:和。
至於內修內證內言,也是一個字:化。入和化炁。

19)  《靈寶經》云:身神共一則為真身。


----- (C094) [小七籤‧格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