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4日星期二

五形11

經曰:「語默動靜身須識。【原注:一語一默。一動一靜。】
郭林宗云。言語不妄。口德也。諴默自持。心德也。
易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秘訣云。語成爻。默成象。動與天俱。靜與天游。非身具至德孰如斯。」

爻,讀音搖。是易卦的基本元素。很奇異的一段文字。
我聽說有一個人正在自己家屋頂的陽台上練一種武功的時候,
突然眼前來了一老者,身矮不及四尺,胡鬚銀白及地。
那人一些錯誤的招式,老者給他指正。一教完畢,
那人突然想起此臾何人?一問,曰李耳,忽然不見。

我又聽另一則傳說某乩童,起童的開始身體是立著,
收童的時候身體改成坐勢。
乩童自述平時自己的神識很容易入身,那一次卻很難。
乩童的“神仙”告訴他是因為身體的姿勢不對,
應恢復開始的立姿才行。道家所抱持的“語默動靜身”是有別於醫家所共知的 “生理心理身” 那一些言不及義的東西。
道家的“語默動靜身”還包括一些別的。
道家的動靜是“動與天俱。靜與天游”。

佛家有謂四念住法是一切神通的入門。所謂四念住,
類似“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能信否?
有緣進入此書世界的讀者們,
如果你閱至此,發覺編者很迷信,
覺得這一些都令人反感,請你擱下此書,不必再看下去了。
以免浪費了您寶貴的生命。屙屎的屎必須入屎坑,
道不度無緣之人嘛!我是一個沒有至德的人。
從來不會遵照這一條文所透露的心法修行的。

至於「語成爻,默成象」之句,更是天機。
我有特制了一種鏡子,可以讓我看到自己的身、頭上的輝光。別希奇,人人都有這種輝光,
當我的心調整到一定的靜度與細度,
頃刻之間我的輝光會改變。這個就是默成象。
至於語成爻又何解呢?
懂易之人,一定有基本的認識,爻,理應小於象,
為甚麼講出來的東西,反而是爻,而不是象呢?
如前述,行住坐臥皆有象。在靈界的層次上,
身體的姿式不對,動與天俱,會影響性靈的出入和體驗。
乩童的靈身,不是靈魂。語和默的差別關係,
可以勉強做一個比喻:
曬月光和電燈炮的差別。人家卿卿我我正在曬月光,
整個身心九竅都沉浸在檸檬色的月光下,你還不知趣,
貓步走到他們倆的身後,打了一個響屁,
不──這個就是一爻動,萬象也變卦矣。

如果閣下不是一個貢高我慢的佛教徒,
或者是執著於威儀相的佛教徒,當你閱至此,
會不會產生會心的微笑呢?
因為,道中人,絕對贊同這個:學相之人要識相。
否則閣下你準會被人當作野貓來打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