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5日星期日

养生日志11-29

十一月二十九日 
〈中醫服藥規則〉
 服藥方法的正確與否,是臨床取效之重要一環,
縱然治法處方盡合法度,但若藥不如法,亦難收效。

 古今服藥法,大概言之,有三大類:
 1.0 據病服藥法 2.0 據藥服藥法 3.0 三因服藥法實際上,

要有效的預防疾病,提升自己的生命素質,
在病人這一方面,他的先決條件
就是自己必須掌握一些醫療保健的知識,並且知而能行。

 (一)病人必須嚴格尊守醫囑 
醫囑分長期醫囑和臨時醫囑,
長期醫囑就是比如:
忌煙酒、房勞不宜過頻、忌情志過極等等都是。

(二)掌握基本的煎藥法 
煎藥法跟療效有密切的關系,
比如石膏須久煎才能取效,
大黃用于瀉下就應後下,不宜久煎。
至於用水量的問題,
一般情況臨床醫師在方箋上寫多少碗水煎存多少分;
這個「碗」就是指本 國 華人常用的飯碗,
一碗水折合約150cc.水,因此二碗半約375cc.;
所謂「八分」即指 3/4 或 4/5 碗水,
約折合一百至一百二十毫升。

我們從藥輔購得藥材(又稱飲片藥),
把這些飲片藥置入藥煲(用瓦制成的那種),
煎煮前可用適量清水浸泡半小時,再加入適量水,
以藥物浸透後稍有剩餘為限;就可以開始煎煮了。
煎煮的一般常規,是先用火(通常是武火)煎,煮沸了,
轉而用小火即文火煎,
全程約三十分鐘至四十五分鐘,視大小劑而言。

其煎出藥液量:
乳兒宜 50~100ml;幼兒或幼童100~150ml;
學齡期兒童,可以跟成人一樣;宜150~200ml。
超過七十歲的老年人,
其煎出藥液量的要求應該和幼童者一樣,
就是介于 50~80 ml之間。  

 (三)注意服藥時間 
病位於上的先食後藥,則可使藥物停滯上部時間延緩,同時;藥力可隨脾的上輸精微作用,而至上部;
而先藥後食則藥力直趨下達。
一般而言,病勢急重者,變証多端,發展迅速,
于短期內可以致殘損命,故于此時服藥量宜大,
服藥間隔時間宜短。
在服藥次數上,一般實証次數較少,多為頓服
(一下子喝完藥液)或二三服。
有些病用到比較峻猛的藥或劑量比較大,
都采用先量大後量小的服藥方法,中病即止。

(四)病人應重視服藥後禁忌
 最常見的是飲食忌宜。
服藥以後飲食宜清淡、大熟,忌生冷、油膩。
脾病應多食甘味食品;心病,當以苦味食物營養之,
肺病多以辛味食物營養之等等。
在情志方面,服藥以後,當保持精神愉快舒暢。
勞倦的適調,也是重要的。
包括形體之勞與房勞之勞兩種;藥後皆應禁之。
當然適量的導引按摩,也很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復。
﹝按、本文主要內容取材自:
賈春華等《中醫服藥規則》一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