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星期日

茶禪密義

有人問:意念跟茶禪有甚麼關系呢?
又問:佛講不要起心動念,不要執著,為甚麼我們偏要講茶禪?還要細細品茶?
体驗各種茶氣、茶情、茶色、伴隨著來的聲音等等「5S級,Five Sense」的享受?

這麼一來就變得很禪了,“纏”到不可開交了。
真難怪法華勝會的五百大菩薩也要提前退席,不能承受大法。
「承受」與「享受」又有何干系呢?!
真是越講越迷糊了。
還是從体、用開始切入吧。這塊大蛋糕,可能會很好吃,但可能也不容易吃。吃得下,吞不下。

人生之体是「生而苦」。
人生之用是「慎行」即古德所言「君子如履薄冰」。
生命有不可承受之輕。不知苦而一味攀求享樂即是「不可承受之輕」。
生命有不可承受之重。光知苦而不懂離苦得樂之道者是。
慎行可以知道離苦。
知苦苦盡而能離苦得樂,才是真享受。
享受於生活,享受於當下──同時也承受生命的義務──知苦。
修行要從生活作息開始,如此這般才能成就而堪稱為「兩足尊」。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遵守道德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厚顏、無恥、耍賴、苛求、大膽、不正的人,容易生活;
知恥、常求清淨、離執著、謙虛、清淨生活的賢者,不易生活。
﹝《原始佛教》頁226﹞」

在這個世界,很難守戒清淨。有人告訴我,要發愿投生到容易守戒的地方。
生活艱難,就得有一些「善巧」的方式,讓生活好過些些。
這樣說很容易招惹反彈,因為有人會說「我修行是因為準備受苦,當下承擔」。
講得好──爽快!一時分不清楚是面子問題,還是知解問題。
再過三年,佛在天邊。看到太多這種例子,令人扼腕嘆息。
可惜諸佛菩薩的大願,無一願能照顧到這一類的眾生──中途退席的「大菩薩」。

為甚麼?因為太理想化,不知苦之為何物,還講甚麼承擔?
佛菩薩想救度的人是那些已經做好準備的人啊!
知享受生活而能當下承擔,才是真承擔。
生活日用裡頭能承擔,才有資格談「承擔如來家業」,否則一下子就要變成敗佛種子。
平實的生活是怎個樣子?
直心是道場是甚麼心?
拿心來,吾與汝安……
心平何勞持戒……
快告訴我大德你已經看破了甚麼?

心平氣和,就是最恰當的道場。
生活日用當中有哪些可以跟前述種種「功德」很相應?
喫茶去,去喫茶。老實吃茶。
以下對話錄,收集了一些常見的佛學格言,嘗試著跟茶藝相提並論。
均以「茶說」與「佛言」為人格化的對話錄。希望還不致於招來呵佛謗法的罵名!

某年某日某時某地……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
佛言:地、水、火、風、無我、無相對。
茶說:黏土紫沙、水,沸水聲、炭火紫光、好茶如風、無我者誰?誰與汝對?

佛言:朋友,你就是你自己的朋友,為何向外求友?
茶說:仁弟,天下天外,人非人等,皆樂與為友,我自喜悅,亦無所求。

佛言:回憶我少年時,我的心地非常溫和而且柔軟……
茶說:我們茶類稟賦天地精華,驕氣而能堅軔,任您火炮水制;脫俗而能入世,世人無不識我……

佛言:……我雖然這麼富裕,性情如此溫柔,卻產生這樣的想法──愚笨的凡夫,因為自己會衰老,又無法避免衰老,看到別人的衰老,卻沉思而煩惱、羞愧、嫌惡著……我自己同樣也無法避免衰老……當我這樣觀察時,青年時代的氣勢就消失殆盡。
茶說:好一個憂郁小生唷!你知嗎,再過五千年,你老人家的心意或許已經「消失殆盡」,作古殆盡,無人乃至人非人等,能盡皆知曉!而我呢,也很難說。

佛言:後來我終於證悟了,我選一個靠近故鄉的地方,叫作舍衛城,因為這裡離開城鎮不太遠,不太近,有利於我傳法。
茶說:我常常住在高山上,是人們用了心,將我引介到千家萬戶裡去。利益有情眾生,絕不落於你老之後……

佛言:色不亦空,空不亦色,無智亦無得亦無所得故……
茶說:我說呀!吃茶人最能体悟您老的心意,因為我時時告誡他們要懂得見好就收,過了就算。茶茶有新意,色色皆空空。

佛言:我長期被他們完全誤會了,我需要有人了解。
茶說:我們同病相憐,人們尚且為我而發動戰爭。

佛言:人人都聲稱自己的說法最高最優最殊勝。別人的說法低劣!
茶說:「最高最優最殊勝」不也是人人讚歎你老之詞嗎?我們茶茶一族的階級分明,也經常受到甚麼……魚木……甚麼困珠……的傷害。

佛言:他們不懂法!
茶說:他們不懂茶!

佛言:我考察萬事萬物,不予採納;我觀察各種觀點,不予採納;我識別和看到內在的寧靜。我不要學說!
茶說:我無須考察或採納那麼多東西。喜歡我的人們自然會給我大作文章。上自文人墨客,下自販夫走卒,旁及豪傑政客,還有不少附庸風雅的人非人等眾……

佛言:你老是講人非人等……這個我不甚明白?
茶說:所以說您不吃人間煙火太久,我的「人非人」必須用海南話講出來才會傳神入心,悟佛透徹。

佛言:眾生經常問一些不能引生證悟的問題,比如美國人常常會問「最近你還有收到領帶的禮物嗎?」這一類的問題。
茶說:我的好朋友都說眾生往往借助我的存在而能略知你老的心意。吃茶的人比較靠近極樂世界。
他們才不會問我那些無聊的問題。西洋人問著一隻指頭上面能站立多少天使?
我也聽說你老的得意門生維摩居士的小小精舍能容十方宇宙能容之人,還有那…甚麼一芥米容納稀彌山,不都是十分無聊的問題嗎?

佛言:合理的思惟,看見前面,看見後面,也看見中間的人,會比較靠近真理。
茶說:親近我的人們都能体悟到沒有絕對的理性和絕對的感性。那些偏一邊的可憐人,就會永遠吃不到好茶。

佛言:因為有名,所以是空虛的。
茶說:對極了。因為茶味的變化實在太難預測,所以人們應該懂得在變化當中体悟無常生滅。

佛言:就像盲人摸象一樣,各派的修行者們都是盲目的,依賴論辯來過日子。
茶說:英雄所見略同。各人因果各人了。各人茶味各人曉。可以分享,切勿諍辯。

佛言:苦,就是被束縛而不能作主。
茶說:苦就是苦盡甘來。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都是苦。吃完苦,才知有甘。自甘束縛,才是真苦。

佛言:人生無常,苦空無我。
茶說:人生如茶,知苦回甘。

佛言:不被喜愛的事物所惑,也不被厭惡的事物所惱…
茶說:這些通通跟我沒有關系,要看吃茶人的心情……

佛言:人格的完成者,体認生死的根源…如清涼的湖水…歸於寂靜。
茶說:茶格的完成者,体認和美的生命…如涼風習習,高香幽遠…。

佛言:溪水流動嘩嘩作響,海水流動靜默無聲。
茶說:茶人細啜靜默,庸人飲茗高談。

佛言:摒棄對愛慾的貪念,既無所取,也無所棄,便能平靜的生活。
茶說:別對我太執著,借我作橋,渡過彼岸,就不會被煩惱所支配。

佛言: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茶說:新茶老茶,悉皆備嘗,日子一樣要過喔……

作者注:本文能夠順利寫成,皆拜中村元‧《原始佛教》平實的詮釋。本文中凡「佛言」內容,大部份直接引用該書之中譯譯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