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星期六

中醫導論第三十九講


顏面氣色。
「顏如冠玉。人的顏色不是以青黑為下賤,
不是以紅白為高貴,而必須要像美玉那樣溫潤,
光潔但不要柔弱」。偶爾來一個軟玉溫香。

「人之有聲,猶鐘鼓之響,器大則宏,器小則短。
神清則和,而聲溫潤而圓暢也…貴人之聲,出於丹田之中,
與心氣相通,渾然而外達」。偶爾來一個龍吹鳳喘。

「蓋天下萬有之物,皆負陰抱陽而長。
惟人為最靈,獨稟陰陽正氣而生,誠與天地之形參矣」。
偶爾來一個陰陽合調。

道家認為氣有三種、色有五色:
自然之氣是稟賦陰陽天地五行父母而來。
所養之氣,指由於道德修養而漸漸形成的「浩然正氣」。
有正氣的人自身能安寧,不受外物所干擾也不懼怕
﹝你朋友怕狗,在狗前面僅有的一點正氣頓然……﹞。
所襲之氣。
這純碎是因為不良行為或者不良習慣所惹來的濁氣。


一人若果他的自然之氣不夠厚重,所養之氣尚未成熟穩定,
則此人可能會被邪氣所侵害。
一人讓濁氣佔了優勢,神明不明。
他經常有機會做出錯誤的抉擇、失機的判斷。
因此中國人現實一些:常常講不是……則……;
此謂『不是破財,就是傷身』了。
陰陽二氣不會分頭亂跑,他也只是能轉化而已。

道家所謂的氣,是可以目視的。須經過特殊訓練,日久見功。佛家也有類似的經驗,因為佛家更重視斷滅截流,
一門深入,故少提此事。
有人深入印度考察發現,古代佛象繪圖,佛首上方是有光輝,有凸起發光的髻。後期的佛畫則沒有這現象。
至於五色,十分難講,以後才講。

我們坊間常見的相書,都刻意讓“氣色”
蒙上了一層神秘的氣色。其實,簡單一點,基礎一些,
氣色就是指一人很微細的表情的變化。
你怎樣去“感知”這一絲微細的變化呢,只能靠一種默契。
這種默契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人體輝光之說,越來越是飛囂塵上。西名叫Aura
其實古代人,個個天生都懂看這一個。
我們現代人不知“天生我才”是啥?當然一夜之間就沒影了。


生命之流
以道家的“相朝”的關係論來看,從髮際縱行直落下巴,
這一支面上的中軸,代表後天的生命流。
它聯繫著15歲,16歲,19歲,22歲,25歲,28歲,41歲,
44歲,45歲,48歲,51歲,60歲,61歲,70歲,71歲。
都有意義。比如維也納的聖歌團,團員是不會超過16歲的。
過了這年齡,意味著童貞的生命流已經結束了。
古代中國人,16歲就要去上“大學”了。
中西合謀,多不盛舉。再如,
輔導有一法是要人們回到18歲以前的經驗中去認識自己!
心理學認為25歲是心智成熟的分水嶺。
相學則認為28歲是闖禍的年齡,闖過禍的人,
他的印堂就會起兩條垂直的皺紋,美其名曰歷練紋。
26歲始,一路走到人中,一言一行更須為著這一個
“人中51歲為保壽宮”而奮鬥精進。
生而為人,每十年的成長,都有一次階段的量變到質變。
30歲前,是醞釀時期。3040,是深入體驗人生的階段。


40而後大動特動。開始用於世,經世致德,
否則也須潛修靜養。
通常一人修行到了44此一關,若沒有突破“性”的證悟,
尤其是對根本大欲的透視,則甚難有更上一層樓。
到了50以後,則定然要為自己做一次總結。
這才是“保壽”的意趣。壽者,活得好。
考者,死得好。概言之,生榮死哀。
李白名句「黃河之水天上來」暗示著,
生命之流儘管是天生的,但是也受到後天環境的作用。
黃河流域,孕養著千古多少人傑。
河水蘊藏著豐富的營養和肥料!
養出一如龍的傳人那麼可愛的民族。

你會問,中醫說診斷,扯來這一堆說辭有何意義?
答言意義甚大甚巨。《內經》說:從容人事。自己體會去。
不識相的人很難做到從容。
有歷練的人通常都是識相者,只不過與相學比較,
相學則是人性的聚大成學問。
面王縱下一直到下巴的軸線反映“自主權”或者“家權”,
這個自主,包括對“先天本命”的自主。
面王橫開,延伸至左右的諸部位,反映一人的支配權,
也反映了一人的“涉外”社交能力和器量。
面王佳美均勻,他遇事有病,都能做到自製自適。

[noted_01;「少有所學。壯有所用。老有所依。終有所歸」的相學基礎。]
[noted_02] 許多人以耗言耗,“食色性也”一詞,並非孔子曰,此句見於《孟子》引用告子的說辭。是為告子曰。

生命之流二
道家典籍中不難看到「好逸惡勞」之辭。
舉凡負面之辭或相,比如:貧、賤、蹇、滯、困、
都有一個副產品就是:辛勞。
反觀諸好相,比如富貴,聰慧之相,也有一個附加價值就是:安逸。
道家批評“庸懶”、“愚懶”之詞也有見及。
總而言之,道家還是十分強調生而為人,
理應安逸一些比較好。誠如《聖經》所示出:
人是因為犯了原罪,所以要終生碌命。
道家之厭勞喜逸,因為它太瞭解人心與天道相應之理。
很多情況之下,勞僅是自心多貪而引起。而不是因為勤而起。查勤一字,通僅,少也。即謂:善用其力,名之勤。
貴人不會無緣無故做一件事情;即然做了,
一定是要完成才算圓滿,不會輕於承諾,然後輕於違諾。
《增一阿含經》有一句話,
愚者有二相:「不能辦者而辦之,垂辦之事厭而捨之」。
智者亦有二相:「不能成辦之事不辦,垂辦之事亦不厭捨」。


人世間,至高之諾,莫過於這一生與天地之諾,要好好地過。知此理自明,惡勞也者,聖人慈悲,恐怕凡夫識淺志弱,
是為著造惡業而勞者,一動不如一靜,無事無業。
若是為了真事而勞者,始謂能者多勞,有事有業。
所以每做一件事就要自審:我為甚麼要如此這般?
不堪長期的心志上的訓練,有諸內必形諸於外,
久必形成如相書上所誌言,貴人相成矣。這就是改命。
再如,陽氣盛的人,好像太陽的性質,
總是有東西叫他她來照一照,自己卻好比太陽那麼孤獨。
陽氣代表生命力。也代表支配的力量。
支配過了頭,便成為刑剋﹝熱死人了﹞。
陰氣重的人,肉重髮重、人無精神、氣息昏濁﹝酷死人了﹞。
道家認為,人,是受精於「水」,稟「火」之氣而成。
精氣相合而成「神」,神形相合而生,
是謂之「真精妙合」而成胎成人。
這個生生貌似在廚房裡烹飪,需要掌握火候。
所以人的一生,生老病死,是非成敗,神仙鬼怪,
任你是甚麼型態,都是水火既濟與未濟的一字之差而已!


貌合神離
遠觀其神,近觀其形。以中醫的方式言,近觀包括
舌,診脈,腹診,小兒指紋診,小兒肛診,目診,等等。
道家還須省察一人的氣色等等。

另一種屬“新世紀”靈的透觀也是越來越受到正視,
已經不能一口否定說是迷信了。如果還有人說這一切是迷信,就有如掌握資訊不完整但又要舉燭領路的人。不知強以為知。
道家中醫的望診,是有著很完整的系統的。
不知何故,歷史走到了一個階段,中國的中醫和道家分家了。現在我們學習正統的中醫,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科系,
很少道家的成分了。我在學醫的道路上,曾經遇到瓶頸,
通常在這個關頭,有些同道是面向西方,
向中國以外的醫學源流求索,我反而回去更遠的古代,
回到秦以前的醫道不分家的典籍求索,
“老子喜歡背道而馳”。漸漸地我發現到,
道家的典籍裡頭還隱藏著豐富原始的中醫瑰寶。
-----  第七段,332w

有年輕朋友反映他對古文的擔憂,其實目前的醫書和道書,
重要的經典都已經翻成白話了。
當然如果下一些功夫,直接看原文會更精采。
古賢說書的時候,動作示範並演說,但是一到了寫書的時候,只剩下“文以載道”,現場的動作示範,就免說了。
這還不夠,行文也沒有標點。
這是古德慈悲心懷,為甚麼這樣說呢?
他們要後生註上自己的體會,
要讓讀者自己體會甚麼處該放標點,
不似今人處處說權威專利,往往標點就是權威。
天留我不留。漢朝末後,
孔子說的神與老子說的神已經貌合神離了。
而中醫有本身獨特的神,不在話下。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留,當然留,不留就沒生意做了。
曾見一婦,60歲,目露凶光,不像是人的眼神,
但是其它征像除了有西醫診斷的心臟病,能言能食,
對人事反應良好之外,還予人一種“無甚大礙”之惑。
不到兩個月,撒手歸西。


陰陽顛倒
一翁70餘。久臥生瘡,深見白骨,大便不出,相繼感染,
以為不治!反見脈相有力,眼神光彩,志氣高昂。
我為他治理了三個月就放棄了,家人後來讓他吃了某某汁,
調理一年,竟然可以生活自理。
見由是例,我體會到古人言「有一分生機」
醫者不可不救的道理所在!道理就在於眼神有無生氣,
聲音有無氣力。
《賽斯》透露,我們來到這兒以怎樣的模式生存、職業等等,都是自己的選擇。
我問會扶鸞﹝乩童﹞的朋友,
為甚麼天上的神仙會降到人間來“辦事”?答案有多種,
其實只有一種:天上的神仙諸佛菩薩宇宙人生創造主賽斯ETHUM……都在注視著地球人。
唔──「有一分生機」醫者不可不救!
想想遠在非洲的原野上,當地的生趣群落,
是怎樣“看待”來自十方的專家學者掠奪者攝影隊……
諸如此類的“人類”?


《思考中醫》說,當今世界已經進入陰陽顛倒的世界!
單取衣著為例,露代表陽,包代表陰。
以前的男子可露盡露以顯雄氣。相書還說女身雄聲大不祥。
今天的男子穿著保守,對女人必恭必敬、先意承志。
反觀女子的衣著,尺寸拿捏得十分準確。
君不見!這個大像顯然。以前的雄氣頹然。
我的朋友在吉隆玻先進的大道上,常常看見有窈窕“俗”女,將他的纖纖玉手探出車窗,比中指。
『比一次不夠,還要比三次』友曰;
『因為女兒家不熟習部位』我答。
我也暗暗笑她有氣無勢。
有勢無力,有力無形,有形無影,有影無隻!
要不然就是有隻無影。只許體會不能言傳。

陰陽的特性便是如此。
我跟病友說解陰陽的時候,病友要我整理成文,公諸於世。
我說這個需要圖文並茂,很難的。
但是,人圖,即是宇宙的全息圖。
而且宇宙太遠,近取諸身又很難說,說了,
本身隱密就不得不張揚;
於是乎就拿事不關己的事來說一說吧!
舉目看看吧!
當今的陰陽顛倒是普及的,浮露於表面的,欲蓋彌張。


高科技的魈人
「人肖天地」系列的主旨,均以“點心法”
希望呈現出我認為最容易掌握的切入點。
切入“醫道同源”的思惟模式之中。
我嘗試著將這一些切入點,一處一處地勾勒出來。
俾使尊貴的看官沿索探水。有時寫到倦了,打一二句花腔。
請看官們體諒。
考慮到報章的讀者的獨特性,
『十方海會棒喝來,褒貶無由一笑開』。
又怕言過其簡,更憂言不及義。太專門,我也寫不出。
道家、佛家都有共識,認為相由心起,相由心改。
佛家更直接了當說相由心滅。
醫家則當下承當下來這個東方的成人之美。
打自靈魂深處,我十分信受人肖天地的哲思。
天地有正氣。人,應當也要有浩然正氣。
道家容許人們犯錯三次。到了第四次,會分出兩個方案,
一是略施懲罰、二是讓他繼續犯著,
一直到他的天年終盡了才算。


吾友是過氣的殺人犯,中年妻離子散,
本身又中風而沒錢醫病,
他告訴我他的中風是吃搖頭丸搖到痊癒。我要他示範怎樣搖,他不吃藥,立刻就可以進入狀況,搖到如醉如癡,
看他年屆50,突然回到原始狀態,十分感嘆!
誠然,一個人惡貫滿盈,倘若他還未死,
就表示他還有當人的資糧。
究其實,道與德之間無所謂的罪不罪。
《塞斯》透露人們是被設計成有義務
自己去面對生死一切的災阨,
所以今時人比較不會動轍就暈死過去。
非洲小說家阿奇貝,在他的著作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Things Fall Apart》一書中,
透露了某部落土人,知道自己意外殺了人,
犯下“陰性之罪”,犯者會主動逃離。
整個社會都會間接或者直接協助犯人逃離。
這是怎樣的一種人性的審判啊!

我們學習“自己”還欠火侯,就要開始搞創造,
搞有樣學樣,美其名曰突破高科技,更其美名曰克隆。
於是……克隆“肖人”,肖成型,才叫肖人,
不成型,叫做“魈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