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浤瑆詮釋]
前文淺白,不須為了白而白白!
這一段的要點:
一、度命真士,代表真正有心修行度命的兆民。人始自落地那一刻,就已有天命。天命就是天人地的限制,只要是人需要立地﹝成佛成魔以後才說﹞,就必有天地人的天命的限制。古賢謂之「王」,王讀作望。
二、不思議,即佛典中常見的「不可思議」。不可以思議的解釋是,一旦理性思議,答案則失準,必須自然心會感悟。法性虛妄所以不可思議。
三、中國人自古有理、數、象之爭,執取理的人否定了象,諸如此類理真人、數真人、象真人,很多很多。這樣還忙不夠,還有儒、釋、道之爭,於是又「快閃」跑出來很多真儒人、真釋人、真道人……
四、注意了,好像這一類藉佛典習慣表法來講道,是刻意為之,至少有一層暗示則是:以道家角度去給佛家說法做了一個註腳,意在言外,義在字裡行外,不要氣在心裡就好。
五、煩惱的本質﹝精神特色﹞就是兩個字:愁毒。況且他是以「越想越」來呈現!
六、三清是修士的清、高、虛境界,不論是何種類的修士。這是大格局思想人才會去到的地方。不需要坐這個山,望著那個山。
七、「大乘」的本質是無上慧心、可以從無量無邊劫運變化中去參透真理,並能真正體認「無我」。一旦體認到這個,是以常在三清常樂妙土。此時此刻,若有人還在爭三清不是他的世界,這個人所說一切法,皆是虛妄。人家一直在強調無常,這裡點出「常樂」。常樂我淨。
八、所謂「劫運變化」,即指人的感官情緒觸受的各種瞬間萬變的變化,沒有那麼多頭大如斗的莊嚴相的解釋。不需要飛到那麼遠去。(C095-0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