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星期日

卷九十四(28)

 [白話]

得道

道,是神異之物,有靈性,虛而無象,追隨他或者迎接他都讓人感到莫測,投影或者回響﹝去測試﹞都求不到答案,明知事理不是這樣子發生的卻又不得不接受了﹝不知所以不然而然之﹞。暢通生息無匱乏就是道。古代至尊至聖的人們獲得了道,將此妙法傳授給今時代人。若是能夠遵循著心裡既生的一個靈感的名稱,則可以依此推理而獲知道妙﹝循名究理﹞,完整圓滿又能自然有名有實。高情商的人一聞道立馬以純然的心去相信他,並能克己勤行。放空心緒,谷神自來﹝空心谷神,唯道來集﹞。道,有至柔至鋼之力,可以薰染而改變一個人的形神器質。繼而形隨道通,與神合一。形神合一,謂之神人。神性與虛性是融和的,本體並無變或者滅的現象發生。形與神同步,於是發生了生、死的種種現象。本體隱藏則形同於神,本體顯露則神同於形。所以﹝掌握了本體則可以﹞蹈水火而無害,對日月而無影,存亡在己,出入無間。肉身有為的滓質,尤其可以化入至於虛妙,更何況其靈智,可以益深益遠!於是《靈寶經》說:「身神共一則為真身。」又《西昇經》也說道:「形神合同,故能長久。」誠然,虛心之道,力有深淺,深則超越這個肉形﹝兼被於形﹞,淺則唯及其心。能被於形的人,則是神人;能及心的人,僅僅獲得慧覺而已。這個肉身遲早不免於凋謝,這又如何呢?慧是心用,用多則體勞。初得小慧,悅而多辯,神氣散洩,無靈潤身,才一生起又引致提早終止,道心故難備具。經典裡頭說「尸解」,就指這個。是故聰明人﹝大人﹞舍光藏暉,以期全備。凝神寶氣,學道無心,神與道合,謂之得道。所以經典說:「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又說:古代聰明人所以珍貴此道,為什麼又不會日日叩求獲得,有罪也可以減免?須知山中有玉,草木因此不會凋委,人懷正道,形體也會因此而得久遠的強固。資薰日久,變質同神。練神入微,與道冥一。散一身化為萬法,混萬法化作一身。智照無邊,形超諸種有限之際。總統色空以為用,合形造化以為功。真靈應起於無方無界,信心的力量惟旨道德。所以《西昇經》說:「與天同心而無知,與道同身而無體,然後大道盛矣。」所謂大道盛的意思,就是說證得道極。又說:「神不出身,與道同久。」而且本來就是身與道同,則必無時無刻都會並存的。心與道同,則可以通達萬法﹝,則無法而不通﹞。生理的耳朵效法道耳,無聲而不聞;肉眼效法道眼,無色而不見。六根都能洞達,老老實實地根據了這一些﹝良由於此﹞。玄教務需講到又明白又清楚,為利益弘道深廣,遵循著文理探究,我也僅僅是嘗試著表達個人之見。阿哈!上清的道理十分隱秘,精修在於感悟,單單依靠神丹用以修鍊形質,智識也會為了他而洞忘迷失了;《道德》開宗,勤信唯一,蘊虛心以滌達這個累贅的肉形,形骸得道了之後也會變得不苟形式﹝絕影﹞。人世間方便善巧的諸種行為,都能合會於道的源泉;心與本體相資,道理也能踰越斗車一室。外從內因,異軌同歸。完全通曉幽深奧妙。說出的議論與默然寡言兩相並無衝突。兩者之妙,故非孔釋之所能鄰比。其餘不知不說,都是常法。(C094-1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