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卷九十四(15)

 [浤瑆詮釋]

這一段點出理論家不是真修行人。有五種菩薩滿街跑,一、辯才無礙的菩薩;二、唯我獨尊的菩薩;﹝十分莊嚴的菩薩!﹞三、聽風菩薩;四、佛法無邊的菩薩!五、惱害他人的菩薩!尤其是聽風菩薩,這一大群可憐蟲,都是“善人得不到善渡”。

1-科簡:衡量選擇。

2-原文、「”道”物之謂道,」本文釋譯者參考他本作“通”。

3-「然謂吾子之鑒有所未明。何則?」則:道藏本作“耶”。(CTCWRI)

4-「火不熱,燈不照闇……」出典惠子。這是名家提出的邏輯命題之一:在《莊子‧天下篇》中,惠子提出了十個命題,被稱為「歷物十事」。可惜的是,這十個命題只流傳下十句話,并沒有具體內容和詳細論證。歷代學者,都曾根據惠子的邏輯思維,提出自己的看法來論證。在《莊子·天下篇》中,名家還提出了「雞三足」、「火不熱」、「矩不方,規不可以為圓」、「白狗黑」等二十一個命題。名家最著名的命題,是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火不熱。火可燒手,雖三歲小兒知之也。可名家偏偏說火不熱,其理由是:火為名,熱為實,「火」不是熱;若「火」是熱,人說「火」字便會燒壞嘴巴;說「火」而不燒嘴巴,可見火不熱也。

5-《坐忘論》PDF全文:原文:「述曰:總物而稱,大道物之,謂道在物而不染,處事而不亂,真為大矣,實為妙矣。」這一類出位的詮釋,只是移動標點,又成另一個意思,僅作參考!但是若比對文氣,應是五句一偈。但是若是為了紓發個人的妙解則無可厚非。

6-「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鳥炙。」出於《莊子‧齊物論》:「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十六‧莊子音義上引崔云:「時夜,司夜,謂雞也。」

7-「見卵而求時夜,」原文:「見卯……」勘正。

8-「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出於道德經六十五章。(Xuite)(C094-1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