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星期三

卷九十一(31)

 [譯文]

十三虛無

老君說:修生這回事應遵從十三則:虛、無、清、靜、微、寡、柔、弱、卑、頓、時、和、嗇。

一是、遺形忘體,恬然若無,謂之虛。

二是、損心棄意,廢偽去欲,謂之無。

三是、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

四是、返神伏氣,安而不動,謂之靜。

五是、深居閑處,功名不顯,謂之微。

六是、去妻離子,獨與道游,謂之寡。

七是、呼吸中和,滑澤細微,謂之柔。

八是、緩形從體,以奉百事,謂之弱。

九是、憎惡尊榮,安貧樂辱,謂之卑。

十是、遁盈逃滿,衣食粗疏,謂之損。

十一是、靜作隨陽,應變却邪,謂之時。

十二是、不飢不渴,不寒不暑,不喜不怒,不哀不樂,不疾不遲,謂之和。

十三是、愛視愛聽,愛言愛慮,堅固不費,精神內守,謂之嗇。按、視聽言慮以「愛心」去應對,則不會偏激﹝不費﹞。(C091-17)

[浤瑆詮釋]

1-前文一段,無須為白話翻譯而翻譯。

2-麤踈,粗疏。

3-「廢偽去欲,」偽,有說沒有,沒有說有。

4-「緩形從體,」作:緩形縱體,出自內經。對待這個形體的執著都放下,順應萬變的環境。

5-隨陽,靜止與動作,心中都能光明磊落,不受負能量﹝邪﹞所束縛。

6-「不…不…」作:不過於……不過於……

(C091-17段[浤瑆詮釋]畢(net譯文5/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