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星期一

卷九十一(11)

 [浤瑆詮釋]

「老君曰:輕天下即神無累,細萬物即心不惑,齊死生即意不攝,同變化即明不眩……」輕與細對;齊與同對。倚、行、稟、學、往、至……這一段文字雋美,用上了很多修辭,白話翻譯,不得不割愛美麗的詞藻。

這一段在網上,有人翻譯大出正軌。沒有什麼可以說的,古文確實十分糾結,不是古文難學,而是我們離古道心慕太遠,更何況古文經常夾帶很多典故,若是不弄通典故背景,往往會鬧笑話,笑話也罷,可以冶情。我都曾經鬧過好多次,再多幾次放馬過來,我都會輕細齊同,爽!

「屈伸俯仰,」義指生活作息。生活作息都要「抱命而行,」這話該怎麼講呢?

抱命,該怎麼講呢?能夠抱命的人,他理當已經知命。須知,孔子是聖人,都說五十知天命,現代人恐怕到了六十,才開始認命,離知天命尚遠呢!修行要到了六十以後才開始呢,太悲催啦。我在白話翻譯中,故意保留原文原句,藉此逼迫有心的讀者自己去追索答案!

至今我已「收集」到五種人性的典範,金木水火土行人,最近才讓我遇上典型的火行人,義菩薩現身說法。說白了,我和他做朋友經常都會感到不爽,由於兩人的頻率有衝突,我不是火行人啊!但是經歷一年半觀測,我肯定此君是火義正形。至於「無累」菩薩,我還沒遇過,可能是我還福薄,沒有足夠的緣分遇見。媽媽講有福才有緣。(C091-05 段[浤瑆詮釋]畢(net譯文2/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