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守仁第四
老君說:不把天下事當一回事即便精神無累,不把萬物看得很重即心不迷惑,將生死當作同一件事,意識就不會驚懼,將「變化」視作同一個原理即會心明而不迷眩!至人倚靠在不存在的柱子﹝比喻至人的心無立錐之地﹞,至人行沒有要塞的路﹝喻不走冤枉路﹞,稟領沒有盡處的倉府﹝喻神用無極﹞,學習於已曉真理不死的老師,想要去的地方而沒有去不成的,想要底達的地方而沒有不暢通的,生活上屈伸俯仰,抱命而行,禍福的宛轉與糾結,還有利與害,都不足以影響到心情。一個很講義氣的人可以為了「仁義」做事,而不可以兵劫威脅;可以大義去改正他的行為,但不會被「好處」所吸引。君子寧死於義,而不能夠以富貴去留住他。所以說為仁義的人,不可將死亡恐嚇他,更何況於無為的人!無為即無累。無累的人,以天下的度量為自己的度量。上則觀照至人的論說與經驗,源藪道、德的本意,以此考核印證世俗諸種行為,因此而足以薄撇這個天下了。(C091-0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