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星期一

卷九十(22)

 擔重而唯念著重量,那重量必會弄到很累;隱居而又不藏,這隱藏的地方必定涌露於公眾。好淫色且又參與淫行,說明其人的淫逸已經到了昏聵的地步;好戀財帛並參與追逐財帛的行為,這種追逐必定是要待到那人終亡了才會停止下來。侵犯與謀略的念頭都不讓他生起,攝養這個念頭的努力則比較容易達成。於是攝心的人他的心態是在「十分盼望」之中,止意的人他的心態也似是處在被盜和欺凌之下,誠惶誠恐,晝夜怵怵,心繫著惟恐行道不成!於是道人憂道不憂貧,憂行不憂身。(C090-35)

1-「攝心者若仰中著,」仰中,我釋作「十分盼望」。

2-「止意」應指佛言心不外馳的情況,此處保留原文。

1- 格言:「道人憂道不憂貧,憂行不憂身。」。


人居處於惡劣的環境之下也不會學壞,處居於穢雜的地方也不會染塵,處在弱勢之下也不諍辯,登臨高亭也不東張西望,一期指向志業的行宜。可以獨修的修道人,是由於他能夠不行而知,不取而取,因此才堪稱他能「取」。(C090-36)

「道者」,我釋作「修道人」。「可獨修之道者,」有可能會被譯作:可用來獨修的道術……文對而義不應於全文。(net譯文4/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