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伏喜好與憎惡的心氣情感,則愛取的力量也靠不攏;調和喜怒衝動,則冤怨也犯不上。故說喜怒亂氣,嗜慾傷性。「性相近,習相遠」孔夫子是說,每個人的本性原本都是很接近的,不善也不惡,但是,後來因為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下,習染了內外不同的影響,慢慢地,相差就越來越遠了。比如水性屬於清澄的,因受泥沙汙染而濁。人性屬於平和的,因嗜慾而受害。平和的性情與相害的性情,不可兩立。一起一廢,不可俱興,因此聖人明白這個道理,選擇了減損慾而從其清淨本性這一條道路。性同的人們互相懷著善意,情同的人們互相成就。但是更促扶其情而轉欲取,則害其神;特為其賢的人們,則必困其天性。若是可以做到「無」其能,則可以做到不逞能而無所求。歷史的經驗已說明了,無其能者,聖人而已。(C090-2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