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之光延伸到極遠的邊緣並達透夜宵,他長明不殆;大月的光芒延伸到極遠的邊緣並達透虧滿,他應長登景曜﹝這一句比喻練功內世的日月之光皆宜長明不殆﹞。可日月之光劫運一到就滅,墜下與地氣相會而沒。是以道人不會依託一樣事物久久,居功而不處於功位,自容自受,正氣不離。天地之間的道氣,成化四生: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廣育萬物;使到萬類入性,因人成器。明行的人可以成為道器,貪餌的人自絕其器用。於是道生一,德生二,人生三。所以說天生萬物,以人為貴。人能若知貴,則可以成器。若不知貴,則其身天生的精氣駁雜。識得這個道理的人,則會大通無極。修真的人,不為而功高,不必宣揚拔扈而德來會集。應聲而不答,身動而氣不搖,五彩加形,形彩卻不以為曜目;五甘入口,不以為爽味。由於心念的流竄速於飛電,雜念馳想且急於風雲。因此而知折服一個人的心志不需要嚴刑,絕減五種美味也不在於五甘。去而不為,天道以此為階模津要。(C090-45)
浤按、
1- 四生:浙江古籍《道教大辭典》P185,胎生、卵生、濕生、化生。
「其日莫宵,長明不殆;其月莫虧,長登景曜。」﹝這一句比喻練功內世的日月之光皆宜長明不殆﹞。莫,通漠。極遠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