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星期二

卷九十(31)

 大日之光延伸到極遠的邊緣並達透夜宵,他長明不殆;大月的光芒延伸到極遠的邊緣並達透虧滿,他應長登景曜﹝這一句比喻練功內世的日月之光皆宜長明不殆﹞。可日月之光劫運一到就滅,墜下與地氣相會而沒。是以道人不會依託一樣事物久久,居功而不處於功位,自容自受,正氣不離。天地之間的道氣,成化四生: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廣育萬物;使到萬類入性,因人成器。明行的人可以成為道器,貪餌的人自絕其器用。於是道生一,德生二,人生三。所以說天生萬物,以人為貴。人能若知貴,則可以成器。若不知貴,則其身天生的精氣駁雜。識得這個道理的人,則會大通無極。修真的人,不為而功高,不必宣揚拔扈而德來會集。應聲而不答,身動而氣不搖,五彩加形,形彩卻不以為曜目;五甘入口,不以為爽味。由於心念的流竄速於飛電,雜念馳想且急於風雲。因此而知折服一個人的心志不需要嚴刑,絕減五種美味也不在於五甘。去而不為,天道以此為階模津要。(C090-45)

浤按、

1- 四生:浙江古籍《道教大辭典》P185,胎生、卵生、濕生、化生。

「其日莫宵,長明不殆;其月莫虧,長登景曜。」﹝這一句比喻練功內世的日月之光皆宜長明不殆﹞。莫,通漠。極遠的邊緣。


2024年12月30日星期一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44)

 【夾色傷寒不是怪病】

有一種男人病叫做「夾色傷寒」,即言在氣候不穩定之下,室溫沒調控好之下,兩人同房,男人就會很容易犯上這種病。主症就是感冒伴隨腰痠膝軟以及莫名的昏沉。所謂腰痠膝軟指,兩症同時發生,腰痠同時膝軟。其實這種病還有一征,通常平凡書都不提,就是那人的氣色也有明顯的特徵。非凡書如我寫的才會提到!

病起於初兆,即是涼熱,即以涼熱對治就可以了。單純的徵兆,單純的對治,避免搞複雜化。涼或者寒的時刻,堅持喝溫水不無是一個好辦法。但是,熱的時候,不可以吃冰,這是鐵律。自從我戒冰飲,二十年以來腸胃功能的穩定要比以前好很多。冰這個東西是這樣的,他將水轉為冰,有物理學基礎知識的人都知道能量不滅原理,水轉成冰須要大量的熱能量,這個熱能量都藏在冰裡,因此吃冰的時候,裡邊的機器電器的熱能都要在肚裡排放出來了,這個東西是致病源,我們稱為濕熱。更甭論冰塊在使用與運輸流程中具有很大受汙染的風險。自己張大眼目去看看吧。

我周遭的的朋友,年紀越大越是強調早上醒來的第一口水必須是溫水,不可以冷水。平時只要是感到一點點寒氣,就必須穿襪子。本人有好幾次夜半天冷不能安睡,可是一直賴給飢餓使然,幾經折騰一但穿上襪子,就能安睡了。


2024年12月29日星期日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43)

 【怕冷甚於怕老婆!】

由於怕老婆還需要聽其聲聞其氣想其事才會開始發抖,可是冷邪一來到,所謂冷不提防,沒來由發起抖!

<涼熱>  現代人經常感受到身上寒熱不定!通常這是植物神經紊亂,也是關聯到精神生活上的不穩定!

有一種體質,他的神經十分敏感,比如區區,遇到一些事,都會背脊發涼,寒熱不定,這種人也很多,不過是屬於另外一種主題,按下。

關於涼熱,有一本漢代的古書《傷寒論》,這本書裡頭指出涼熱都歸入營衛系統。營,就是負責營養輸送的系統和,衛,護衛皮表恆溫的系統,都在「腠理」之間。涼熱不穩定的反應有這些方面:

體內的熱與外界的寒,正在戰爭因此引發寒熱不調。即言體內主司寒熱穩定的機制與外界的寒熱協調機制對接不上,因此發生寒熱反應不穩定,典型的主要表現是寒戰。這個理解引導著中醫治則,採用「解表法」,有時採用「和解表裡法」。一般人的生活中,可以自調寒熱。只要感覺到他發生了,雖然很微細,但是很清楚,寒熱偏額了,就必須採取措施。比如在飲食上調整,禁食辛辣油膩,往往一經這一調整,小恙立解。


2024年12月28日星期六

卷九十(30)

 豬群相伴,各處遊行;小羔羊各自結黨成為群落,在荒野的小路交叉穿行。他們的散群或者留駐都沒有一定的趣向,生與死也沒有一定的所在。愚頑的與惡煞的同侶而行,沒有分別,本性通於天聖。他們的行為也是無隱無伏,公然地神不測而明路跡。引申而知真人治身,不淫慝也不藏弊,心廣絕荒而閑神如願,鍊神守一,﹝體內那個﹞赤子也安寧,保任﹝身體這個﹞國界常駐於道。田地裡的禾穡作物,斜斜地生長外延出去,不同種也同期茂盛了,他們新抽的青苗也一起共同逸勵,沒有分別。銀、鍮、鑞、錫,藏在同一個庫倉裡,任意之流都無法辨識,無法分別,唯有審顧之士,才可以識了。於是修真的人們都會審匠投身,識別正道而投身修證,沒有兒戲的成分,參學有道德的學士而師事他。為何?不識審察正道的人,如同冰和湯一起燒,莫有全功。審察過了才擇交同道,不會臨門一腳而發生漏敗的副作用。(C090-44)

浤按、

1- 豕,喜歡遊行,範圍頗大。

2- 羊群有明顯的朋黨性質,各不相犯。狗群也有。

3- 「漏敗」食物才調理好了,忽然漏了鍋,發了霉。意思是修道不擇交,往往功敗垂成。

4- 爨,燒飯,引申為灶。

「顧比學士而師事之。」顧比,顧察與比較。我譯、參學有道德的學士而師事他。


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

卷九十(29)

 累絲至疋,累土至山,累業至聖,累靈至真。故萬里之涉,累足乃達。雲海中漂,明行自悅。敦朴易匠,是盈是顯。沖而不厭,和而不嗄。正道易興,而人反是。氣盈於內,彌耀於外。周流表里,津及百節。六甲錯形,流灌丹元。敷道廣成,無極太康。少而不老,昏而不耄。或先於人,或遊太極。無形無色,非品而利。成之不居,故能大成。(C090-43)

浤按、

1- 這一段無須為了白譯而白譯。原文照搬。

2- 明行,明明白白地飄行。

3- 易匠,這人世間似是有一個「匠師」在塑造著。不同的自然形象顯示出不同的匠師,故曰易匠,這些匠師都很敦朴。

4- 沖同充。

5- 不厭,不滿足。

6- 嗄,吵雜。

7- 六甲、六丁是道家能量場獨特的名稱,其他能量場尚有素女素男,童男童女等等。

8- 丹元,指修道人體內已經形成的一種內能量場。

9- 太康。巨大。

「非品而利。」地球上一切生物品類的生命氣息都能暢行無礙。


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

卷九十(28)

 

五金出處於礦礫,表面的性質相同而內質殊異。兩人同名,形、性、心、別。狼與彘實屬貪侶而經常在一起,但是兩類所求所趣都有差異。因此安、危、二心不同,所類各別。水無味道,萬用崇之;土無特質,可是他能廣載生物。故能無味為味,無氣為氣而成氣味。處下居德,所作的事情都能不失不偏。(C090-42)(net譯文5/7)

「形性心別。」心,有作”必”。我取「心」。


2024年12月25日星期三

卷九十(27)

 人有真實的本質則有德,有典型德的人,性情也真,積德行的人,性情也達觀,和氣的人氣質也聖。事情發生了,不行動而能知其事;對待那件事,人都不必出門親睹而能明其理,這個是所謂「他心力」。於是修道得法的人,行法不必用腳走出去完成他,因此而能有真正的足功能;處於下位而不讓,能承擔,故能成就高志。若欲興立道德太山的功德,須要心寬居安而可以獲得成就高業的成果;修行太極之道,要緊在於廣行道德才可能達致道果。因此真人都自甘卑下仔細,以致標遠。(C090-41)

1-「著德者」,我不以為釋作「積極積德的人」,當今世道這些人還不夠多麼?可是有幾人是真人?

2-「積行者達,」當今世道,努力累功積德的人未必能達,但是達觀之人必有積德。

3- 太山在太原西南方向,名出於南朝梁沈約(441─513年)等人所著《宋書》。此處「太山」是形容修道德的太山。


2024年12月24日星期二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42)

 【遇見結節的自己】

<結節>  有按摩經驗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在職的按摩醫師,所接觸的客戶正是百分百皮下或者組織有結節。習慣上叫他皮下組織沾黏。這個「組織沾黏」可大可小。一個人很容易組織沾黏,也意味著他容易患上瘤征。最常見就是女性乳腺瘤。這是中醫內科的事,按下。我敢說在街上尚能移動著的人類,百分百都有皮下組織沾黏,惟只是輕重的差別而已。

引致結節的因素也有很多方面,通常都是心理因素強於生理因素。佛家說煩惱結使。但是農夫身上結節也有很多,那是勞傷引致,他們是長了又化掉,又再長。這個有和城市人不同。城市人的結節一長了,很難化掉。必須接受推拿與藥治。有些結節,西醫稱為小痰瘤,會自生自化,我右手肘尖陰側,就是俗話說鷹勾尖上,曾有一小瘤,西醫叫他lymphoma,鷹勾的穴位屬於經外奇穴,他反映痰瘤的病理。20年以來我都不擔憂他!相反,利用他偵察我身體上的痰阻情況。今年某月我發現他消失無蹤了。治療結節最好的手段就是局部推拿加上艾灸。究竟有幾多人會自檢身上的結節?比如利用沖涼的機會自檢?少之又少。有統計說明女性乳腺結節,都是被她的丈夫發現。大都會人,憂思頗為嚴重,我建議不時吃一、二劑丹梔逍遙﹝丸、散、湯﹞,也是可以預防結節。


2024年12月23日星期一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41)

 【蟲口的處理】

市面上止癢膏,我都使用過了,能止一時癢,卻止不了不時之癢。

有一個土法,十分有效,就是點墨!畢竟是蟲嘛,他也害怕文化人的墨水。

用棉棍吸墨汁點在蟲口上,十分有效況且沒有耐藥性之弊端。可是這一個方法有兩項不好、

汙染衣服又難清洗,因此建議臨睡才涂,畢竟睡衣止是穿給枕邊人看。興許也是穿給本人的三魂七魄看,有一點墨尚且可以提高識別度。涂在美人白白的皮膚上,將會留下明顯的墨跡,那是墨綠色的痕跡,很久才會消退。有「虱」為證焉、任君揮水亂涂抹,他亦不肯從茲去。留下一片墨綠原,明春有待美談資。


2024年12月22日星期日

卷九十(26)

 假托兵器的這個不祥之器的犀利,嚴謹不放鬆的觀察以至於豪無厭倦的戰事,假使戰勝了,又何益於性命?是以有道的國家領導珍惜廉政,無道的國家領導人則傾重於貪婪。國貪則民病,好兵則民殘。搞到人民貧殘,這是無道之極。棄不修之道,即能長生;絕了自以為可以自修成聖的莽力,這才能達致無極。擯祛外來的知識,才能發出大慧之慧;保任自然之德,才能合入大德之德。所以奉獻出可以臻進修行的積極力量,去掉原本可以隨意發洩的情緒,以此志業,必能達致修行的成果。(C090-40)

1-「有道者貴於廉,無道者貴於貪。」有道的人以廉為貴,無道的人以貪婪成就的人為貴。但是原文正在講述戰爭與國家,故不以個人情操落論。

2-「是以進可進之進,去可發之發,」第一個「進」,我釋作奉獻;第二個「進」,我釋作提升;第三個「進」,我釋作積極。全句又可以釋作:「鼓勵值得鼓勵的人以讓他修道的積極力量展現出來。去掉可以使欲的欲,如此修行道業才會有成果。」但是,文氣是在講述個人用功,故不以此意為譯。


2024年12月21日星期六

卷九十(25)

 養蠶的人很珍貴品質良好的桑葉,蠶以吃這種品質桑葉的蠶所吐的絲,制蠶絲的功夫才有成就;養神貴「道」,道須真,乃可以登至美好辰光。對待本與末皆能珍貴向尚,上下通達;敬根重枝,如此天道可為。存母得子,可保終始;珍道保身,大道亦可以遵循自知其來龍去脈。堅忍守默不移志,故能廣載正道;心氣執直不曲,故能增長道炁。修行本來法於「無」而已,若是掌握到修真綱要則可以直接進入大道。抱一化元,存元以通其道,守本以致其子。由是善於修道的人是吉祥的,善於自審的人是性情通達的,自我審察過咎的人心中自能安泰。自忖有短缺的人,必善於思齊賢近聖哲,那些貪高進的人們,僅僅是顧著私務而先活。以是故,真人常修「守一」而迴避可能會引致犯下過咎的機會,做出捋衣的行為但不露出有臂;身動而神不搖;身居高位而不以為自詡尊貴;這種人可以保持常貴。(C090-39)

浤按、

1- 渝,有三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捷徑水道。特指:嘉陵江,這裡是古代巴國、蜀國聯繫陕甘地區的交通要道,伏羲之母的娘家華胥氏就在渝水中點處的巴国阆中地區。古代又稱「渝水」)後代引申為抄捷徑。二、同輸,通達;三、改變、違背。四、本文「質真若渝」,我釋:若是掌握到修真綱要則可以直接進入大道。

2- 道家「元」這個概念也是頗難描述,只好用回原字。讓讀者自己揣摩其元也。

3- 攘rangˇ有擾亂等等多義,本處取義同捋luo-。「攘而無臂」釋作:擾亂而不露出臂,亦可,但是不通全文文氣。

原文:「攘而無臂,動而不搖,高而不貴,故能常貴。」白:做出捋衣的行為但不露出有臂;身動而不搖;身居高位而不以為自詡尊貴;這種人可以保持常貴。


2024年12月20日星期五

卷九十(24)

 

眾生假借光明而能見物,假借聲波以聽到聲音。不是說聽見了聲音才認為有這個聽見的能力,而是因為原本已經有了聽力。所以故,道人修行乃假借光明而明,修習於假借聲音之聲而聽到聲音,所以故,能聽見「道」而不可彰顯。體認未言之言,知曉道的未聲之聲,以是故,辯論言文僅是可以盡量說到極致。以是故,修真的人們自知他所作所為都是處在異類之列,為什麼會這樣呢?由於他所做所為都不流於世俗。何以故?因此他會明白了「天道無親,唯與善人」的至理。(C090-38)

浤按、

「假聲以聽其音,」作者的時代尚未知有音波的科學知識?但是這一句我仍然譯作「假借聲波以聽到聲音。」


2024年12月19日星期四

卷九十(23)

 甘味,和而養;適用於藥方以調和眾味以達成治療的目的;不同人步行的速度有快慢而先後抵達;農佃的農作,每日所獲恰好滿足所需。於是一步一腳印累積而能跨越,累積,成就了德行。前輩傳下來的都接下來,自己再精進舉高,以此敷德以正道。截斷其他雜法都不需修,須知精勤專修三道:即太初、太始、太素。三道皆已修備,可以通天達道。於是太初降道於太始,太始降道於太素。尊崇正匠的人,備其萬全。鐘鼓欲鳴,沒有手動不會發出聲響。水中有像,沒有實質的物象也不會映現。川谷有神,若是人們不呼出音波,谷神也不迴響。尚未加工的朴木,可以製成器用,但若非匠工則不能成。君子有比他人不同的特質,若不用功則看不到一點苗頭。於是,大道加持一切稟從,俾使氣滿太虛,隨前言說而降下予正確的對象,已有的給予更多,沒有的,不修的,奪其原有。道德如此圓入,無形無式,不拘一切法。(C090-37)

浤按、

1-「鐘鼓鳴乎,」鐘,原文鍾,勘正。

2-「故道加一切□□從氣滿太虛,」原文空缺兩格不知是否是缺兩字?還是一如網資所釋:「故道加一切從氣滿太虛」?這裡以不缺兩字之義為釋。但是若依原文我也不知該怎麼釋!


2024年12月18日星期三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40)

 

【山居的煩惱】

住在山谷,第一個問題就是濕度偏高,全年濕度都維持在60-80度。第二問題就是無名蟲咬人。幾乎相隔三不五時就會被咬,極癢。我追查了兩年都不得要領,詢問屋主,他說:「是一種透明細小的小蟲,肉眼很難看見」。如此細小卻如此毒,也是真厲害了。

最近,待我計畫搬家,這個小鬼祟才露了相,他是毛毛蟲!

毛毛蟲是如何潛入家舍裡的呢?估計是我的家與周遭自然無隔,毛毛蟲他媽飛進屋子裡來,放下牠的蟲蛋就是當作這是他子兒家了。我抓到一隻正好附著於醬油瓶的瓶底。由於我忌鹽因此這一瓶醬油一直都不動。

據我駐山邊六年的經驗,虱子也頗為擾人的,攜帶者主要是小動物。

還有草蟲,被咬的體徵十分類似虱子,很難區別。

被螨蟲咬的痕跡是皮膚形成一片漫紅而癢,可以有接觸史蹟,比如寢具接觸,則見於大腿內側,臉部等等。

蝨子則發於下肢膝以下,有很明顯的蟲口。蝨子是跳躍的形態,也不會跳躍太高。我是直接睡地板,因此偶而可以見到手臂被攻擊了。

毛毛蟲的毒粉呈現爆炸噴發型,被攻擊的地方沒有界線。

還有一種常見問題是,季節性花粉過敏。通常是攻擊鼻竇而引發過敏性鼻炎。我曾見花粉過敏引發全身紅漫漫一大片的紅疹,極容易被誤診為紅疹粒。

記住了,中醫的治療法則與病機都是原則性的大總括,不論他是何種皮膚反應,只要是皮膚症狀,必定和他的腸與肺相關聯。只要是發癢必定是風毒,只要是症狀牽延難癒,一定是自家免疫衰弱了,過敏體質的人,通常是陰虛。這些都是常法了,每個中醫都懂的。從來沒有單向的致病因素,有外因、有內因、有不外不內因(比如跌打)。

平時的功夫與調理、

一、 定期將寢具床單曝曬一日。

二、 屋裡一見到蟲網比較靠近的,一律清除,絕不留情。

三、 經常燃香。可是我燃燒甘文脂香爐的上方就是結了九重天蟲網,每一次靠近必引來一陣蟲癢。因此而知,

四、 驅蟲香類必須經常換牌子,我用蚊香可以有效驅蟲,但是必須經常換牌子。

千萬別使用有毒化學噴劑。越噴越兇!


2024年12月17日星期二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39)

 【又一樁頗也是鳩結】

有病人睪丸皮膚癢,沒有異徵。網絡上有不負責任謠言指,這是睪丸癌的前兆證,其中一證就是無端發癢。聽信這些放屁狗,就不必做人啦!這一類不負責任的說詞,都令到一些人恐慌。

他是回教徒,回教徒有一習俗就是洗,摶洗,就是用手洗,就是說那個啥放過後用手洗。我設立一個專用名稱叫他「摶洗」。

我的直覺立馬疑到這是他用摶洗不乾淨!通常洗不乾淨主要原因是腸胃不正常,引致排泄不正常。因此才會洗不乾淨,往往都是黏液也一併排出,不止於賴著在小區,也會蔓延到附近的潮濕市集,那一隻伏牛茶壺擺在那兒,又不能品茶,閒著生苔了。鹹到蛋疼啦,所以會發癢!我告訴他注意這一點就會好了。「再不好,你來見我!」我給他一個指點,就是如廁完畢,立即沖涼洗刷。並吃些安胃化濕的藥物。這種病徵,考慮到現實世道,也應當懷疑到(1)自體精液過敏,(2)久坐傷肉。久坐之(男)人,最受壓迫正好是這一塊海底四兩金。但是我的思維也先著落在他的生活作息上面!待他在來見我的時候,才說更深度的分析!他報告一改變方式,就不再發癢了!


2024年12月16日星期一

卷九十(22)

 擔重而唯念著重量,那重量必會弄到很累;隱居而又不藏,這隱藏的地方必定涌露於公眾。好淫色且又參與淫行,說明其人的淫逸已經到了昏聵的地步;好戀財帛並參與追逐財帛的行為,這種追逐必定是要待到那人終亡了才會停止下來。侵犯與謀略的念頭都不讓他生起,攝養這個念頭的努力則比較容易達成。於是攝心的人他的心態是在「十分盼望」之中,止意的人他的心態也似是處在被盜和欺凌之下,誠惶誠恐,晝夜怵怵,心繫著惟恐行道不成!於是道人憂道不憂貧,憂行不憂身。(C090-35)

1-「攝心者若仰中著,」仰中,我釋作「十分盼望」。

2-「止意」應指佛言心不外馳的情況,此處保留原文。

1- 格言:「道人憂道不憂貧,憂行不憂身。」。


人居處於惡劣的環境之下也不會學壞,處居於穢雜的地方也不會染塵,處在弱勢之下也不諍辯,登臨高亭也不東張西望,一期指向志業的行宜。可以獨修的修道人,是由於他能夠不行而知,不取而取,因此才堪稱他能「取」。(C090-36)

「道者」,我釋作「修道人」。「可獨修之道者,」有可能會被譯作:可用來獨修的道術……文對而義不應於全文。(net譯文4/7)


2024年12月15日星期日

卷九十(21)

 具備大德的人,可以承受天下之大惡;具備大仁的人,可以承受天下之大辱。能夠承受天下之大惡的人,則能夠食納天下人榮尊的食祿;能夠承受天下大辱的人,則能夠為天下人所尊貴。思想上的奔想飛馳,仿若遊鳥那麼迅速;荒廢了運動自由的功能而變得滯固,繃急若兩繩絞結。膠黏依附的樣子﹝比喻盼望﹞,還有潔白的素絲﹝比喻自守﹞,看起來都是那麼地舒而自在,懷之若流。慾望之風發作得那麼迅速,形色引致之火也是同樣迅速。嚴重的嬰瘤病發作的情狀仿若猛虎。再如強烈的光茫,人們都難以遮當。慾望將會移改氣質,但不會滑走其人的族性。慾望之放縱無常,大都以不受約束的目視而受染著。累積的色慾以至於到了極致,亦不會感到有滿足的時候。釣魚不用餌,撒綱而不用細羅網,干戈而不批鬥,行鉞斧而不終結。雖然有柯斧的鋒芒,但心智裡不準備施用。有道氣的人安處,有德器的人安居。猛獸虎和兕縮起爪牙而無所懼慮;和鬼神同群的時候亦無所恐懼。玃鳥比如老鷹和馴鳥比如鸚鵡和鴿子,兩類在一起,也不相畏恐;狸、犬、兔、鼠,都不相避忤。君子有自處安住的勇氣,不附群也不朋不黨,不炫曜也不妄動,不趨利也不為害,常守靜篤而意志不移改,故能成為君子。(C090-34)

1-「膠附素踈,壞之若流。」白:膠黏依附的樣子﹝比喻盼望﹞,還有潔白的素絲﹝比喻自守﹞,看起來都是那麼地舒而自在,懷之若流。 

2-「嬰發猛虎,惡光莫當。」嬰,有承受;遭受、嬰(病部首)病的異名、婦人腹下痞氣等等;此處應指嬰病。

1- 惡光,惡,強烈,極甚的意思。《淮南子•墬形》:“其人大面短頤,美須惡肥。”

2- 「戈而不繳,鉞而不煞。」繳、煞:釋作批鬥與終結。比喻行事做到極,亢龍有悔。

3- 「繒zeng」一指一種十分細密的紡織物,二指捆札﹝衍其細密義﹞,此處指捆紮得很緊,演繹細羅網。

給(原按、疑給作急)若兩絞。我釋作「急」。


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卷九十(20)

 五欲重,這個天下人心也要違背正義了!當珠玉被視作珍稀貴重的東西,那麼天下人都會因此而煩勞起來。財帛流通而天下人都為他傾倒。於是五色重則必成為陷害目竅的錐刺;五音重則必成為堵塞耳竅的錐刺;五味重則必成為截斷舌覺的斧刀。語言是負載著萬神的機關,若是沒有言語則無法表達萬形,若是沒有言語則無法讓美妙的聲音暢放出來,若是沒有言語則無法讓真理表達出來,若是沒有言語則無法度化他人。語言是看不見的「純粹的見證」,若是沒有了言語,又如何能夠予人啟迪?語言與聲音是相須頡頏的關係,形體與聲響並發。(C090-33)

浤按、

1. 「五色重」,重,讀作zhongˋ。五色就是五欲。這一句有一個弔詭:五色重,讀作chongˊ,就是五色分明,是好事!但觀後文,這一句指不好事。因此釋作「五欲重」。因此,下句「爽」就不可以釋作爽朗,而應釋作「違反」。

2. 「言者矚玄覩之像,非言何以序人?言聲而相須,形響而共俱。」﹝語言是「純粹的見證」的見證者,若是沒有語言文字,又如何能夠啟迪人?語言與聲音是相須頡頏的關係,形體與聲響並發。﹞

3. 「玄覩」,玄可以作透明、至極、無形無式、虛……睹,作目睹,演繹作見證,佛家稱作「見」。

4. 序,有教育的意思。但是前面「序形」,我釋作「秩序、規律」。

5. 本段言語包括文字,總稱言文。

6-「言者矚玄覩之像,」句中「矚」不是寫錯。矚有注視的意思,這裡釋作「見證」。


2024年12月13日星期五

卷九十(19)

 罪,莫大於淫。禍,莫大於貧。咎,莫大於僭。這三項皆是負載禍的車子,小則危身,大則殘家。天下有三種引致富貴的心態:貴,莫大於無罪;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知足,才是真正的滿足,這是天道的食祿﹝就是說靠天吃飯﹞;不知足的行為,應當停止,再不停止,則災害必犯到自己。(C090-32)

浤按、

僭,jianˋ超越本分。同一句見於卷八十九。


2024年12月12日星期四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38)

 美容、

痘痘,

黑斑,

黑眼圈,

白癜風,

癌症、

以上諸症,貌似簡單,其實頗為糾結。算了吧!網上海量的說明,可以看看。可以做做、說說,以分散精神。精神過於集中也是不好。

人體身上病征,如果是夫妻出現反而不壞,如果是獨聳一邊,反而有壞,比如一邊臉有痘一邊臉無。一邊黑眼圈另一邊無。一邊獨聳一瘤,一邊無,都是暗示著藏著壞事。

區區這六年離休山居的日子,只要是吃多些肉類,就會發一個皮膚症狀,就是在食指陰側長出干癬不癢不疼。我無須給予任何治療,僅僅須要戒肉若干日就會自動消失!食指陰側是小腸的反映區,說明肉食已經令到本人小腸濕熱了。這一類的警告信號,我從來都不會擔憂。生活上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即可。同樣的道理,前一段曰<陽強>vs<陰痿>,都是可以在生活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尤其意識形態上的調整,便會沒事了。我的病案裡頭有一例是六十開外老漢而遇見陽強的自己!我告訴他詩和遠方……


2024年12月11日星期三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37)

 <陽強>vs<陰痿>

此處強,應讀作jiang4。就是倔強的陽物。或稱倔強的老二亦可。

表現出,無端端聳立,久久不倒不痿,伴隨其他症狀。

別逞英雄了。這種問題,若是不調理回來,預示著將來他忽然轉向另一邊倒,成為陽痿。這是符合陰陽的道理。

相比於陰痿,陽強是不想也來,檔著。陰痿是,想著不來,懶著。都是病。只是,有分心理病,也有分生理病。越是重要的事情,我寫得越是少,為何?因須要個別對話。再怎樣多的指南書,都扯不回北。


2024年12月10日星期二

卷九十(18)

 

口舌是禍患的宮廷,危亡的府第;語言反映一人的大天命所屬,刑禍所部。一言既出,憂患隨入,言失身亡,死馬難追。因此聖人出言都以適當言語而慎懼,發言之前必會憂思一番,經常是情如臨危,心若履冰,雖處於高位,但心氣則居於小位,雖富澤但心氣居於清貧,心氣處於虛谷,志氣遊於很深很深的淵底,以「微」為本,以「寡」為根,以「恐懼」為宅,以「憂畏」為門。(C090-30)(net譯文3/7)

浤按、

「大賤」,不是印錯,不是大淺,義指很低很低的意思,貼近大地。


福是禍之先。利是害之源;治是亂之本。存是亡之根。有上德的君子,重氣質輕文表,不偷視也不偷聽,總是懷抱著尚玄之德。無心無意,似若未生的樣子。執守虛無,維持著由於其自然而然的神態。沿著原道原德的意志,揆度天地。禍莫大於心志殭死,福莫大於生趣嫣然。是以有名之名,漸漸毀喪掉我心志中原本已在的腐橐。無名之名,滋養我的神宅。為了有消費而消費的慾望,是引致我的氣志喪失的內賊;無無端消費的消費習慣,則是滋養我的福氣。(C090-31)

浤按、

1- 古文「之」的運用,不必苟泥於文白,以現代人能理解是尚。通常我會以口語上的押韻與習慣方便而取捨採用「之」或者採用「的」。

古文「貨」有多義,這裡我釋作「消費觀」。「有貨之貨,」又可以理解成有錢的消費。那麼「無貨之貨,」就是無錢的消費了。


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

卷九十(17)

 推崇爭奪,尊貴武力,慫恿威勢流行,雖然名蓋天下,可是忠信殘委,違反人間紀律,斷滅天理,與善為怨,與鬼為仇,與惡為友。觸目所及世情,普遍上都飲食重味,多積珍寶。這些都是加重禍端的人們,帶來危亡的大多數。因此雖然聲名在青雲之上,實則人已身陷黃泉之下了。抓緊道德要旨,大固存亡的契機,並以「無為」的精神特色協助領導,以「無為」的精神向師長學習。性情寂靜旁若無人,以至於達至「無為」的境界﹝,你沒有那麼多觀眾﹞!確定「安危管理」的肇始,闡明棄與就,捨與取的淘汰原理的道理,是可以保全大局。剔除不安穩的元素,避開愧咎的元素,則始終不會引起殆亡。(C090-29)

浤按、

1-「無為」這個概念,十分糾結!我主張不作釋,保留古韻,讓後人隨個人悟性領悟。

2-「安危」二字,可以釋作安定、安全;危厄,危急。保留原字以涵蓋全義。又可釋作「安定是危險的開始,」我不喜如此來詮釋,這樣會帶來副作用,否定「安定」不是道家本懷。道家尊崇安閒。

3-「明去就之理,」即指,棄與就,捨與取的淘汰原理。古文去棄通。


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

卷九十(16)

 君子立身,以高尚之德為父,以神氣明達為母,清淨為師,泰和為友。為人天表率,與天地同終;行終極的默然,與道窮極。不是時候不互動,不回應;看不見和氣則不言,不發表意見。將最難以達成的任務轉化為比較容易達成,取用治理根本的策略,貫徹到底。行善的人自然會受到獎賞,造惡的人自然會遭受刑厄。﹝對待這種自然法則有體驗的人,都﹞因此不爭則無不勝,不言則無不應。(C090-28)

浤按、

1- 玄德,各家釋法不一。玄有極致、透明、清高之義。此處釋「高尚」。第二個玄釋作終極的默然。

2- 太和釋作泰和。

3- 虎龍,約等於佛教之馬牛,指人天表率。

4- 「圖難為易,」可以釋作「將最難以達成的任務轉化為比較容易達成,」又可以釋作「將最不可能任務當作容易達成的任務,」我以第一釋。

5- 「絕之於末」,可以釋作很微細的初始狀態;亦可以釋作終極目的。此處釋作「貫徹到底」。

6- 「自賞自刑,」自,釋作自然……

古文經常殺出「故…」,若是以字面意義審察前後文,往往不得要領,這是由於古人已默認了,有體驗的人必定是已經可以心領神會「何以故之故故」。沒有體驗的人再怎樣說理清楚,他也會說這是「密集恐懼症」,孤鶻骨涸。順帶提下:多數情況白話全譯,依原文外加補充的字,都以括符區分,我都不做這種事!我的白話全譯,本身也是現代詮釋,若是不放心我有無「敬」遵古意,可以直接參詳原文,一篇長文一路括符下來,好比美人身上由於生癬而被我畫下很多圈圈!


2024年12月7日星期六

卷九十(15)

 晴空之中有蠓蚋是因雨而生,見陽則死;朽壤之上有菌芝,是生於朝死於夜。因此而知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與時勢大局爭奪出一條昌芒的道路,與人事爭則失去人心,結果必亡敗。雖然擁有甲兵但不陳列,以此顯示不爭的志氣。(C090-26)

浤按、

「與時爭者昌,與人爭者亡。」這個「時」乃指時勢大局。


不祥的事,人都不爭;垢辱的事,人都不想要。能承受人所不欲則已滿足,所獲得的都是人們所不來爭的,則會安寧了。天執行生殺;人順性命而已。若不是逆天的,都勿殺他;若不是逆人的,都不罰他。於是一國的王法當殺而不殺,則必縱慣天賊;當活而不活,則必殺滅天德。作為政治如此,作為人文更應如此,肖示正道,使後世攸長。(C090-27)

按、伐通罰。


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36)

 <遺精>

首先讓我跑一段野馬!引七籤一段原文、「三尸蟲……人身中不必盡有,亦有少者,其中有十等就中,婦人最多也。其蟲凶惡,好污人新衣,極患學道,欲調去之即可矣。凡至庚申日……」原文中「好污人新衣,」讓我參了好多年,上個月忽然領悟到他的意思。

我們中華文化裡頭,有一項民俗即是:在特殊日子裡,須要穿上全套的新衣服,進行一個禮儀法會。那麼前段經典文字說,「三尸蟲好污人新衣」,此話怎講?

這個意思是說,當修士決心修淨行、辟穀、獨處、修各種齋、諸如此類,禮儀要求必須穿上全套的新衣,從冠帶上衣、外套、內套、褲子、鞋,都要全套嶄新的。用意在於排除「故氣」。這下問題來了,男性修士發大願之後,忽然在關鍵時刻,遺精了!這個正是經典裡頭所說「三尸蟲好污人新衣」的意思。由於古道家認定了人的壞行為都是三尸蟲在幕後操弄,因此必須修淨行來驅趕三尸蟲。甚至以嚴厲的辟穀,在生死劫數中,讓三尸蟲絕望而離去!

過來人者,須當能領會吾意焉!吾曰;關鍵時刻沒有電的無奈。

啊~~~跑完野馬,累了咧。真不想在這個主題上多費唇舌!有事就去找中醫,這是中醫才有辦法。有些病是文化累贅引起,此病即是其一焉。人類行至目前,也僅有道德婊一群似人非人在支撐著這一小塊文化累贅。靠嚇的!


2024年12月5日星期四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35)

 <遺滴不盡>

這一症狀可能是前列腺病的其中一個症狀,也可能只是單純的餘滴!

當然,餘滴日久,表示根源沒治理,可能會逐漸形成真正的前列腺炎疾患。

中醫治療餘滴不盡,主要的、常用的有兩種手段、針與灸;藥治,我依然取田七粉、艾灸。

<前列腺炎><遺滴不盡>,我在寧波看見有人專門為這兩種男患者調理,有療程的。具體方式怎樣?我沒空去體驗。前列腺的養護常規模式,可以採用指診的手法,具體技術請自己網搜!

一般情況下,長期忍尿容易患上前列腺疾病。偏偏是,我在中國走動的日子裡,公廁沒按人口流動比率來建,男人女人忍尿已經是平常事!即使有公廁了,我暗暗觀察,尿發開叉亂噴者有之,餘滴者有之,亂搖者有之。因此導致公廁地上都是尿液,都被匆忙的步印帶到外界。我說呀,中國的地方官,有權力的都沒文化,有文化的都沒權力,就是這款。老舊的官氣膠著,不肯善用專業管理。這些臭官都在扯國運的後腿,我的朋友甚至預言,中國將會跌入谷底,重新爬上,到時才是真正的大國崛起。目前,大國尚未崛起,狹義的民族主義已經是亂了章法。湖北人一聽我講這話又不爽了,他說:我們的官都是菁英!我說:如你所說,我們的世界史必須重寫。

唔!好一個餘滴不盡!


2024年12月4日星期三

卷九十(14)

 草木死而後生,他的抽芽有帶一層外殼如甲。

被人類馴化的禽獸,也知曉氣節的自律而死!

被人類倒過來覆蓋著的草堆,即使是經歷了一個冬,春天來了一見陽光也會重生。

藏入倉廩的粟米,久積也不會生芽。﹝即言若是同一批粟米放任於外界,早已長芽!﹞

芽苗即使僅僅一次遇水之溉,也必能延遲其萎死。

已經有蟲蠹的木,其實是早已死朽之後才有蠹。

卵生其天性輕清,其性命也必是始於卵育的早期。﹝因此卵殼中的小生命會自啄破殼而出。﹞

胎生其天性重濁,其性命也必是始於胎育的後期。﹝因此胎生出胎之後才會顯出生氣,一段時間之後開始活動。﹞

草木的生命信息發韌於抽芽那一瞬間。﹝因此新芽的抽生瞬間至今人類無法確知!﹞

木樹的生命信息發韌於木心之內。﹝因此樹朽而不死,經年之後也會重新發芽。﹞

鳥的生命﹝與生活﹞都在天空。

走獸的生命﹝與生活﹞都不離土地。

至於鳥獸之死,最終也必是與天地同歸!(C090-25)


2024年12月3日星期二

卷九十(13)

 生死之道,由人示範。生死是人生平常事,但到了最後交由老天來確認。都不離稟承自然的法則。所以說生死之道,無可而無不可。各個生死都不同,諸如:或未生而已死,或已死而重生;或不可以生而生,或不可以死而死;或可以死而不死,或可以生而不生;或有生而不如無生,或惜死而所以致死。可以這樣來說麼:是以到了致死之地則翻生,到了致生之地則反而死翹翹了。又或可以這麼說:為了見證最後的結局而不可以死,或為了時局不予我也所以不可以生。或者這麼說吧:既然我已這麼用力擠才有此生,表示能活著的才是好物,不可對待活著這件事感到煩厭啊。或者這麼說吧:假如休掉我的所以讓我死了,這能休掉我的力量一定是討厭這個世間事物的了,所以也不可好(haoˇ)其死。凡是人的心緒若非不好(haoˋ)其生,他的生命則必不能圓滿;如果不是不惡其死,則不能遠其死。(C090-24)

浤按、

「生死之道,無可而無不可。」多少人死在這一句下?本文強調活著的意義。


2024年12月2日星期一

卷九十(12)

 調伏喜好與憎惡的心氣情感,則愛取的力量也靠不攏;調和喜怒衝動,則冤怨也犯不上。故說喜怒亂氣,嗜慾傷性。「性相近,習相遠」孔夫子是說,每個人的本性原本都是很接近的,不善也不惡,但是,後來因為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下,習染了內外不同的影響,慢慢地,相差就越來越遠了。比如水性屬於清澄的,因受泥沙汙染而濁。人性屬於平和的,因嗜慾而受害。平和的性情與相害的性情,不可兩立。一起一廢,不可俱興,因此聖人明白這個道理,選擇了減損慾而從其清淨本性這一條道路。性同的人們互相懷著善意,情同的人們互相成就。但是更促扶其情而轉欲取,則害其神;特為其賢的人們,則必困其天性。若是可以做到「無」其能,則可以做到不逞能而無所求。歷史的經驗已說明了,無其能者,聖人而已。(C090-23)

2024年12月1日星期日

卷九十(11)

 陰陽是很純粹的靈物,二合一,胎化而成,於是生成性情。所以這個性是純粹陽,這個情是純粹陰;這個性是純粹靜,這個情是純粹動。性有愚智,情有利欲。這個性是仁、義、禮、智、信;這個情是喜、怒、哀、懼、好、惡、慾。趣向於清、淨、恬、和是人的本性;可是表現出來的則是恩、寵、愛、惡,這是人情啊。人不能愛其性,不能惡其情,殊不知,濁、亂、躁、競多傷其性;悲、哀、離、別多傷其情。故聖人說道:“順物者物亦順之,逆物者物亦逆之。不失物之性情,乃自然性情之道者也。”(C090-22)

浤按、

這一段文題是人性哲學的大命題!這個「物」亦包括現代人早已認定的人工創造的死物,物「質」是沒有生命的東西、我們身為「尊貴」的人類,又何必去順他呢?有一種人用物致極,他碰到某些電器,那電器就即刻短路而毀,我見過這種人多名。這個正是典型不順物情物性的結果。有一種說法是使用東西,用一半就丟棄,必會形成「剎」的因果。(net譯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