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觀五臟內景諸般功能﹝內持名﹞】
[存思神基礎]、包括:
觀想「神」基礎、包括[念五臟神],歷藏法……
此法的總概念:
細節的方法是:平時首先學習觀肺中白氣,觀到有成像,這才開始引動他上來至口中,如此一步一步深入,
到了一個火候,
就可以「感受到」吞咽到一股肺中精氣的感覺!
不是自我暗示,而是氣機的神變作用。
有人很快,有人很慢不是一揮而就。
「玉女」指很純淨清涼的能量,這是修行的應徵。
每個階段都有應徵。
「侍之」她通常與我們的呼吸互動,好像拉風箱一樣。
服食日精的過程也是一樣,不是一揮而就,
信心是由於勤力謹慎誠儉,一點一滴「來入」於衷。
若是念天,就是這樣念:
「經曰:常思頂中紫雲出如車蓋,狀如火氣,文彩五色,上與天連。以意極布之,與天相率下。」
這一類道形合化的觀念法,
我在「混元功」將會作實際的說明 。
卷九十四《坐忘論》,這是唐代司馬承禎所撰寫,
這一部經典給後世影響頗大、也頗深刻。
這裡開宗明義點出;
「勉尋經旨,事簡理直,其事易行。
與心病相應者,約著安心坐忘之法,」
這個意思是說,當我盡力審閱古代聖賢的經典,
發現修行這條路,事簡、理直;都應修與心病相應的法,是「安心坐忘」的法則……現在,
詮釋者我所居處的時代,
人們所修都是「與心病不相應法」,
意躁氣浮,十分普遍。
「坐忘」,這個未必指打坐以致身、心、物皆忘。
古文這個「坐」是兩人面對面於土上。土代表心地。
兩人代表真我與假我的對話,
這個對話未必非要「盤腿打坐」不可。
但是佛典裡頭,十分強調盤腿打坐,尤其更推崇雙盤。
《坐忘論》,這是在講觀念「神」的基本態度。
又見這個一部,十分要緊,應看全文,
即是《七籤卷四十三》,
這是一部介紹如何觀想一身神的方法書,
用現代語言表達就是,
教你如何採平行世界另一個我的真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