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爾時天尊發微妙音,答海空言:善男子,言道性者,無性之性。非有法性,非無法性。道性之生,亦有亦無。善男子,言道性者,非有身生。非無身生。非非無有,非非有無。亦有身生,亦無身生。善男子,云何煩惱障於道性?言道性者,即煩惱生。非煩惱生,亦是煩惱生。是煩惱亦非煩惱,云何障於道性?善男子,譬如黑雲障於日光之光,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不有不無。道性之生,亦復如是。善男子,道性之生,非父母生,是父母生。何以故?若父母生,父母生己,生無所生。無生之生,譬如花果。花生無果,果生無花。道性之生,亦復如是。道性云何從父母生?善男子,云何道性從微塵生?言道性者,是微塵生,非微塵生;是幻化生,非幻化生;是自然生,非自然生;是虛空生,非虛空生;是變易生,非變易生;是善因生,非善因生;是惡因生,非惡因生;是畜生生,非畜生生;是地獄生,非地獄生;是天上生,非天上生。以是因緣,無生之生,生生無生。非無法生,非有法生。若如是者,生相不生。若是無者,無生不無,不無不有,是為道性。道性之生,生之所生,生生不生。善男子,向難云,若從父母生道性者,云何父母是煩惱耶?善男子,今當為說道性者,從父母生。善男子,譬如蓮花,從淤泥生之生,亦不是泥,亦不非泥。道性之生,亦復如是。亦是父母,亦非父母。善男子,譬如人寄屋生,屋非有人。道性之生,亦復如是。如木寄生,隨木而生,生非木種。道性之生,亦復如是。生於煩惱非煩惱。云道性猶如虛空,相不可得。以是當知非煩惱。本亦非眾生,亦非非眾生。善男子,一切眾生,若非父母因緣而生,不識因緣,妄造諸惡,生分別想,不信經典,不愛眾生,任命死生,無復極已。以是因緣,分別善惡,不攝六情,生種種愛,誹謗一乘。海空寶藏,聞說不聞,聽說不聽,起種種念。以是因緣,或得癩病,或得聾盲,或受畜生牛馬豬犬,或受人形,六根不具,雖有人形,而無情智。(C095-07
[浤瑆詮釋]
道性,就是佛性,佛性的比喻有以汙水淨水之喻,有以雲遮日光之喻,大致如此!這些不是念念有詞,而是修證感悟出來的,如果是「每一次都請問大菩薩同樣的問題」,就不是親修親證。在這一類辯析之論前面,我寧可木訥寡言。見光,答案自顯,疑慮自銷。這一類的辯析不知不覺已經培養了好多好多辯才無礙的菩薩滿街跑。最後一段是回馬槍,一個人智慧不開,又來不及在有生之年修回來,抱著愚頑之昏昧,最有可能投胎做畜牲。投胎做畜牲的最大因緣則是愚頑,而不是貪婪。但是,坊間有書將投胎轉世、因果業報對號入座,如此則必如此,這是有誤導性!沒有一個人可以「指定或者講定」某人死後應往何處去!這種思想才是真正的大魚丸,死後必須丟給貓吃。(C095-0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