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日星期二

概念中医(4)

 解讀《新出道》博文

有沒有人解讀自己寫的“東西”?我就是。

我經常拿病客當“人性實驗道場”的白老鼠,18年了,我的結論就是:現實!

理論的理想中醫是辨證,以體質切入治療。

但是在現實的臨床上,開始的時候還是以西醫手段切入,比較能“揾得食”。

故以先症施治先聲奪人,然後以體質辨證根治。

但是我更相信醫緣。

有關治療與調理的藥物分開用的說明:

吃藥的服用時間與服用量,這是中醫臨床的不傳之祕!西醫喜歡講“給藥時間”和“劑量”。霸道之氣情色,難以言宣。人不是農場的雞。

不傳由於他很難講。須要心領神會。須要向病人學習。病人的真實感受才是真理。

前例,人參的使用,有太多變化,胥視具體情況具體辨證因地制宜因人…..。

有時候服用量也要下一番工夫,比如小兒的家長急急如勒令,一劑取笑的急功心態,小子發燒須要時間他沒有見到,退燒也需要時間她也沒見到,善巧方便的方法就是:少量頻服。個中秘密語,自己去參吧。

學院講師之例:其人皮膚白到很白,金形人,天性計較。所謂氣情色,即指你還需要參考其他的氣情色,不能草草論斷。知己知彼,交談的時候便知宜忌。到底是西洋人的“對話”、“會談”比較好,還是我們的“交談”、“交往”比較好?我不評論這個。我這個醫師,是有跟病人交往的。


古代道家的口訣心法,不傳給三種人:愚人、懶人、惡人。

通常都是懶人在誤導群生。轉懶為智很難,轉惡為智很容易,我喜歡跟惡人交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