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星期四

卷九十五(16)

 [浤瑆詮釋]

有惡患,除了前述「有前世今世因果業障」,也包括那人本身的習氣與人性獸性不分的那些暗痛。

有身,也可以作有私。這個肉身並無過失,更且是有功而無過。過在於有私,有貪,有執著。不執著就不會永不超「身」。

六度:佛教所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修行。

三業,佛教指身口意。

四等心,佛教的「四心」至少有六種解釋,自己上網查看,我取最平常貼心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都要平等對待,稱為四等心。

四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量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知,無上佛道誓願成。」

四行,也是佛教術語,也是有很多說法,此處我取五戒去掉飲酒戒而指殺盜淫妄。飲酒是遮戒,其餘四戒是性戒。性戒會帶到下一世。

湯谷,沸湯、深谷。

「無所復用。」按:有版本作“無所復行”。(CTCWRI)這一段有三處文字與他版本稍有出入,我僅舉出這一例,不必囉嗦考究這個。道不在此處。下一句又作「無所復行,」用與行,可以互參。(C095-1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