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星期六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34)

 男科症狀、

<前列腺炎>

這個,頗為麻煩!曾遇一宗同行者,七十開年齡,正是前列腺腫大的受害者,我們等他上小號,等很久。這種病的症狀就是,尿急心急的時候,尿不出。心一放下又失禁了。就是這款來折騰一個人。通常這種病多發於高齡,60歲以上吧!也有60歲以下的。一般情況下的主要症狀就是:餘滴不盡。就是說小便不能排乾淨,總是會餘滴,引致尿滴在褲子內,不久發出一股尿臊(sao4)氣。建議使用包大人。

男人久坐、久思、曾經有婚姻壓力、性壓力、先天體質與性格氣急敗壞,諸如此類,都很容易犯上此病。

長期服用田七粉,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辦法。須知,一個人有病而久治不癒,一定有頗為複雜的故事!


2024年11月29日星期五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33)

 <子宮垂脫>

一般情況下,人類的內臟並不容易「垂脫」。垂脫的內臟有婦女的子宮垂脫,男女老幼直腸垂脫,還有腹內腔疝氣,也是一種垂脫,只是這種垂脫肉眼不能直觀,前二種肉眼可以直觀。

中醫對待這個內臟垂脫的理解,就是一個機制:中氣不足。代表方就是補中益氣湯。我以為,艾灸效果更好。推拿反而必須慎用。氣功推拿另當別論,但是真能氣功推拿的人,不會輕易曝光。必須慎選案例。

一旦發現垂脫,越是害怕越是垂脫。務必查清楚垂脫的原因,才可以有效對治。醫患之間的配合頗為要緊,是獲取療效的重要因素。

女人病有很多,我僅僅是略舉一二,由於其他事情都必須找醫生。


2024年11月28日星期四

卷九十(10)

 


於是人只知養形,不知養神;不知愛神,只知愛身。殊不知這個形體是負載神的車子。神去即人死,車敗則馬奔,這是自然的至理。(C090-20)


若能頤養自身,自愛其神,自合於至真。戒除好惡,擯棄浮躁,日久自然會合於大道。又有神有餘而形不足者,又有形有餘而神不足者。神有餘則貴;形有餘則賤。譬如石韞玉而山輝,水有珠而川媚,因而知曉:形有神而靈,神有靈而聖。古聖諸如庖犧、女媧、神農、夏后,雖然是都蛇身人面,牛頭虎足,並非具有人形人狀,然而他們都含藏大聖之德。(C090-21)

浤按、

「神有餘者,貴也;形有餘者,賤也。」這一句已普遍用於中華相學。


2024年11月27日星期三

卷九十(9)

 氣聚為形,氣虛則形羸。精成則神,精虛則悴,人形最靈;神,代表有生氣,是天地之中的大德力,是萬物之中最靈,大德力是天地的宗本。萬物以平等與平衡﹝停育﹞為先,天地以清淨是務。故君子善於頤養其形而愛其精神,敬其肉身而重其生命。會曉這一切莫不稟於自然,順從於自在,不過勞其形,不妄役其神。(C090-18)

浤按、

「萬物以停育為先,天地以清淨是務。」句中「停育」,我釋作「平等與平衡」,由於我一時想不出更適當的解釋。


形是生命的器物,神才是生命的根本。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互相替換相生相成的程序。形神合同,可以長久。形,是神的宅舍,神的主人翁。主人安靜,神即能安居;主人躁動,神即離去。神不具形體因此難以自固;形若無神來附,亦難以自己安駐。若是形神相親,則表里俱濟。(C090-19)


2024年11月26日星期二

卷九十(8)

 靈活的氣質很有神采,休困的氣質稱作鬼氣,蟲豸總是發出擾亂人心的聲音,因此煩氣稱作蟲豸的氣質,於是乎駁雜的氣質好比禽獸的氣質,陰姦的氣質好比精邪的氣質。濁氣愚癡凶虐;剛氣高嚴壯健;柔氣仁慈敦篤。這些氣質都是可以被他人感受出來的,所以須知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C090-16)


人世間萬善旨要,終歸一句都是道德孝慈的功能作用。萬惡旨要,都歸反道背德,凶逆賊殺的行為而引致。壞人若是強固地堅持善行,天亦降福。平時自然而然行善的人,有福氣是更甭說了。倘若仍然強固地作惡,天必降禍。平常自然而然習慣性行小惡的人,也是可以知道效果的。千萬別以為小善不見有福;為小惡又不見有禍。行小善如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起於足下。行一善以至於萬善,每一善皆有福應。積萬善功滿,可以成為九天大帝。以為行小惡的人,也是仿如積小以成大,從微至著,作一惡以至於萬惡,每一惡皆有禍應。累積萬惡業滿,乃為薜荔地獄受囚之鬼眾,可能要遭受永不超生了。(C090-17)

浤按、

「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既萬善功滿,乃為九天大帝。」此處九天大帝不是指某神,而是指;人天師表。好比某君對你說:「你是羅漢、大菩薩……」。


2024年11月25日星期一

卷九十(7)

 智者作出一個法規,愚者因此而受到制約。賢者更改禮儀,跩人就會感到很不自在了。拘禮的人種,不足以和他討論重要的事理;執著於法度的人,不足以和他討論道理。倘若捂著一成不變的法度,以為可以傳給百世之後的人們,猶似以一衣應付寒天暑日,又譬如以一藥治療全部的疵瘕奇腫病症。如果負載著一時一俗的法禮,以此非議無窮無盡走民俗事,這無疑是刻舟求劒,守株待兔。以是故制法者可以自持有理,但是不能執此而治。拘執於禮俗的人們,應當成為化風易俗的肇宗,而不是成為了阻礙成化的原因。成化的宗旨,在於因時制宜;治世之本在於因世。不因世而欲治,不應時而成化,未曾有成功的例子。(C090-14)

[說明]

1-「成化」,詳解見、專題。2-「一藥治疵瘕」。


語言思想是用以詮譯道理,理本於言;名是言的外相,以名來表達一個事實,因此一個事實則成為了名的根據。若是有理而無言,則理不可明;若是有實而無名,則實不可辯。一個道理是經由言語來闡明,然而言語本身不是道理;事實藉由名言加以辯論,然而言名不代表事實本身。於是明理的人,藉言文討論的表法達致明白道理的目的,不會背著道理而放諸言論,執取「名」以此否定事實,也不背棄事實而存名。於是說這是「言理兼通,名實俱正。」(C090-15)


2024年11月24日星期日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32)

 


<產後護理>

中醫產後護理,有很長的悠久歷史,就是俗話說「坐月子」。有人全然否定這個具有保護女性的措施。其心伏魔。當然,在某些地方,物資匱乏,女性勞動頂得住半邊天,產子過後不到一周就得下田勞動,這是我在西藏聽導遊所說,他們的婦女吃哪些作為產後護理的調補劑呢?他們吃土制黑糖及糌粑及蘇油茶。差別在於他們使用最好的蘇油來釀制這種西藏食物給產後婦女吃。


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31)

 婦科症狀、

<月經諸不調>

這是女性最常面臨的事。女人體驗月經是怎樣一個概念?男人想要體驗也不難,買「包大人」包著,小便在裡邊包著一整日,包著七日,看看怎樣?

春、夏、秋、冬,都要包一次,一次包一周七日,看看怎樣?

但是,回頭說,由於女人有月經,她們有「血的代謝」,反而有利於長壽!

活這麼久幹嘛?這一問在舊時代聽來很合理,這個時代就不大合理了。我還想親自乘坐飛行車上木星,不長壽怎麼行呢?

好了,我不是女人,我也不是一個體貼的男人,不是我一個人說,而是很多女人都是這麼告訴我,這個題到此結束。男人比較之於女人,恰恰相反,「精的代謝」恰恰是奪命短壽。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卷九十(6)

 以仁愛付予人,秉持初衷,心意堅於金石,金石可銷,而仁愛不離。古時太王於「邠」這個地方被外族佔領了,他也不爭,離開自己的領域,邠區,而人們好像趕集一樣去追隨他。水性喜歡冷,然而也有華陽溫泉。人們依然是要說水是冷的,由於水以冷的情況出現比較常見。火性喜歡熱,然而也有簫丘寒燄,人們依然是要說火是熱的,由於火以熱的情況出現比較常見。迅風揚波,高下相臨,山隆谷窪,這些自然現象看上去之間的相差都很尋常,大約望之也是大約水平,這是舉出大體氣象。(C090-13)

[說明]

1- 關於「太王居邠的補充說明」

2- [CTCWRI-補充說明]3-「太王居邠」出典《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3- 「不肖」在古文裡,意義十分微妙,他不是僅僅狹義的指不肖子,而有更廣的涵意,包括:不聽話、沒有自我要求、不正經、不附和不盼望的跩人,等等……以方言來看古文比較方便,此意義最靠近閩話和粵語「不像樣」、「毋似樣」。懂這兩種方言的人一看這個意思就會很明白了。

4- 「仁愛附人,」附通付。

(C090-13)


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卷九十(5)

 蘧瑗不會在晚上的時候做出有失氣節的事,顏回不會在夜間沐浴的時候改變他的儀容。句踐拘囚於石室的時候,依然履行君臣之禮;冀缺夫婦在坰野行農耕的時候,兩夫婦都能相敬如賓。這一切都是生活上的修行八個字:慎乎隱微,枕善而居。不可以為視之不見而移改本心,不可以以為聽不到而變改其情。因此應以在家的時候彷如款待賓客時候所應有的謹慎,進入無人空室也應以有人在的時候那樣自重。(C090-10)

浤按、現代人說「不怕你知道,只怕你見到。」(net譯文1/7)


做出暗昧的事情,從來未曾有因為其事隱幽而不會曝光;做出昏惑的事情,從來未曾有因為其事隱微而不彰示出來。一人在明處顯得很有修行操守的樣子,返身在暗處而做出勃反常理的事情,以為人不知喔。若是人不知,則鬼神也必知道。明知人在做天在看,鬼神已知道了,那人反而說他本人並不知,這是盜鐘掩耳的小聰明而已。(C090-11)


若是本身能保持很平常的居於善志,則內無憂慮,外無畏懼。獨處的時候也不會自形慚愧,獨寢的時候也不會穿上令人感到臉紅的睡衣。這些平常的修養,上可以接神明,下可以固人倫。德行可以佈及幽明,日久慶祥臻集。(C090-12)


2024年11月20日星期三

卷九十(4)

 無目的人叫他瞽,兩耳不能察視,卻可以專於聽;鱉無耳,而目不可以聽聞,因此需要專於視。瞽人與鱉無耳,兩者之間微弱的不同之處,而聽、察、聦、明,皆可以審明,皆是用心專一的原理。(C090-08)


善心,執行時不可斯須離,可以暫離的善心,並非真善心。人須要善心,猶如首之須要冠帽,足之需要鞋履。首不加冠,是南邊越人的蠻族;出門不穿鞋,是東邊蠻族夷民。今人公開見人時且顯示他是修善者,轉身在隱私的時候且做下不善的行為,我稱他作:清旦冠履而昏夜裸體光足。(C090-09)


2024年11月19日星期二

卷九十(3)

 東吳會稽區所產竹竿性質韌勁,非要筈羽鏃之才美;越國所鑄劒性質銳利,非要淬火和磨礪之後才會銛利;人的秉性聰慧,也必須積學而成才。人不涉學,猶如心理聾盲,不知遠近。又若雖然祈求明師,可是又放不下心術,這是靈性被蒙蔽了。(C090-06)

[說明]

1- 淬礪:淬火和磨蠣以使刀劍堅利,比喻刻苦磨練。

2- 銛,銳利。


奕秋,是全國奕棋聖手。正當人在弈棋專心思考,有吹笙者的樂聲經過,僅僅分心乍而傾聽,則那盤棋弈就會敗北了,這事並非弈道不精而暴敗,而是由於受到笙聲的擾亂轉移引致情智暫時闇暝下來。隸首,是全國最懂算術的一個人。有日鳴鴻飛過,他彎起木弓欲取下飛鳥,將發未發之際,有人問他三隻還是五隻,答說不知。並非三五難算,而是意識有暴有昧的時候,這是受到俏然飛過的群鴻所擾亂了。奕秋的棋奕,隸首的算術,窮微盡數,絲毫無差。然而住心在笙鴻,因而棋弈敗了,算數也失準,這是心不專一,遊情外務的緣故。(C090-07)

[說明]

1- 奕秋,名秋,由於善奕故名,出於《孟子‧告子上》,典故:奕秋誨棋。

隸首,皇帝史官,首出於《世本》,相傳他是發明算盤之人。


2024年11月18日星期一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30)

 <抽筋浮絡諸腫問題>

正當我行文走到這裡,有一鄉民投訴說他,睡得好好的,醒來,一起身聽到右膝有一聲響,又不甚疼痛,不久他便不利於行。他是村長的副手啊!有人提醒說,他在五個月前那一場大火沒扮演好他的「腳色」,因此遭受果報了,嘿嘿。

總之他的容色自從那一場大火至今,都是面上蒙了一層灰白。中醫叫他氣虛泛白。我給他施灸,也局部按摩。我用兩隻茶盅作為教材,給他講解這是膝蓋上下兩隻關節之間的肌腱受傷了,是怎樣受傷的?暫時不管!總之他受傷了,就是要這樣治療。

人體之筋、脈、絡,及諸種節結失用所產生種種症狀,說來就來,一點預兆也無!

臨床上必須具體辨證。通常都可以聯繫到生活作息上。根據生活實情調整!二村長平時在市集裡泡咖啡,從早上五時多站到十一時。表面上看這是職業病,但是細推確實有因果病的臨門一腳,我也不想在這裡多話了。

我的意思指,遇到這一類症狀,都是由生活起居著手探問病情的生活史,這樣可以獲得比較真實的病因。我從來不會見疼止疼。

再次以本人為例!有一日早上醒來右手不能取物!這個嚴重了,是中風嗎?是頸椎問題嗎?是腸胃問題嗎?一路自己排查。都不得要領。乃一邊自醫一邊繼續排查。從生活史上排查。兩日半之後領悟到這是睡覺的時候壓迫到了。以前也是經常壓迫到,每一次都學小狗沾水扭一下,又好了。這一次扭了半天都不好。必須操練易筋經其中一式,這才緩過來。﹝將患手即右手高舉越過頭顱之上盡量向反方即左方伸展,左手放空放鬆,讓身體自然順勢迴旋地搖擺,高舉的手也貌似抹天窗那樣抹啊抹。﹞天窗尚未抹干淨,我的手就好了。當時頗令到我有些恐慌,由於有個伴隨症就是:昏沉。醒著也昏沉。這是中風先兆。腦血管有栓。反觀如果是電腦頸,應當必有麻木不仁,這一次我沒有。當然,半年過後兩次突然發暈,這是無疑電腦頸。(見、0802-2019, Duzi Dairy)這一年以來我辟穀三次。也特別專注於頸椎功的操練。即使冷天也不再早上起身手臂痴重的現象了。調理身體,好比沏茶一模一樣,每一項有效的動作都會得分,以便讓那一泡茶美好起來。這一泡茶再怎樣美好,也是僅僅自品自個兒,冷暖自知。

補充讀物;[臨床中手麻原因的分析 (醫者俱樂部)]


2024年11月17日星期日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29)

 <滑鼠手><電腦頸>

這個相當嚴重也頗為普及。我說「嚴重」不是指此證本身嚴重,而是指他被忽略的情況相當嚴重。通常,亦是由於漸漸地受傷害而不自知。待知道了已經轉重成疾。這一題網絡上已經講了很多,有圖有文有動畫有視頻。

依我使用的經驗,選擇電腦桌一定是可以讓自己的背脊挺而頸直。怎樣知道並確保自己的頸項保持著挺直的狀態?打字的時候頭頂上放一小塊布,沒掉下來就是直了。確保可以自然維持這個姿勢。

滑鼠的位置則是在略低的位置。有一種設計電腦桌頗為科學合理。

我是長期對屏苦思的人。這個問題相當要緊,我也是經過他人指出才意識到本人已經有滑鼠手、電腦頸。文末附上一個修功法,也有考慮到現代人這種病,常常操練可以減少局部僵硬,促進局部氣脈流通。

網搜見、[sms text neck][腕隧道征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滑鼠手 mouse hand]


2024年11月16日星期六

卷九十(2)

 [補充說明]

1- 崑竹,同"崑崙竹"。崑崙山所產之竹。相傳黄帝取之以制律管。見《漢書‧律曆志上》。「吳竿質勁,非筈羽而不美;」句下原文按語:「吳者,東吳。會稽出竹,質正堅緊,堪為箭藝。雖復端直,須要括羽鏃之也。」《七籤》這一段引文自北齊‧劉晝《劉子‧崇學》。崑崙竹﹝伶倫﹞的典故則是出於《呂氏春秋·紀部》卷五〈仲夏紀·古樂〉:「昔黃帝令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陰,取竹於嶰谿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間、 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皇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適合。黃鐘 之宮,皆可以生之,故曰黃鐘之宮,律呂之本。黃帝又命伶倫與榮將鑄十二鐘,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 」﹝引網絡資源<搜韵>﹞

2-有關劉子的補充說明,又引新浪龐維國:

《劉子》的作者一直存在爭議。兩《唐書》和鄭樵《通志》皆著錄為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於南北朝時期)。如《舊唐書‧經籍志‧丙部‧雜家類》云:“《劉子》十卷,劉勰撰。”從南宋開始,有人認為是劉晝(514-565,字孔昭,渤海阜城人,北齊文學家)所作。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雜家類》云:“《劉子》,五卷,劉晝孔昭撰。播州錄事参軍袁孝政為《序》,凡五十五篇。《唐志》十卷,劉勰撰。今《序》云:‘晝傷己不遇,天下陵遲,播遷江表,故作此書。時人莫知,謂為劉勰,或曰劉歆,劉孝標作。’孝政之言云爾,終不知晝為何代人。其書近出,傳記無稱,莫知其始末,不知何以知其名晝,字孔昭也。”中華書局版《劉子校釋》(傅亞庶撰,1998年版),謂劉子為劉晝。

3-又按、劉子,近數年新起一陣風潮研究劉子,謂:「塵封千年的奇書」。《劉子》全書見於CTCWRI電子文, [劉子總目].[卷一].[卷二].[卷叁].[卷四].[卷五].[卷六].[卷七].

[卷八].[卷九].[卷十]。

又見、[大家藝文天地《劉子十卷》掃描原頁]。

4-滑,讀音骨。音似閩音。此處指擾亂。

(C090-05)


2024年11月15日星期五

卷九十(1)

 [全文白話譯]

卷九十‧七部語要

連珠(凡六十五首)

「神」,安靜了,「心」才會和。心和而「五形」能健全。神躁動則會引致心不安而盪漾。心神蕩漾日久勢必傷害到「全形」。若欲全其形,必先調理心神。自古以來的經驗都是恬和養神,自安於內,清虛棲心,則不受外誘。(C090-01)


七竅﹝兩耳兩目兩鼻孔一嘴,﹞是精神的窗戶。志氣,是五藏真氣的對外發言人。耳目感官的認知系統一旦受到外界聲色的引誘,於是,鼻口感知芬芳與滋味則會感到愉悅,肌膚也會感到柔軟的安適,雖然認知源不同,內在的情感都是一樣的,結果都會引致精神馳鶩而不守。志氣被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情感所束縛,五藏也會滔蕩而不安。越想越的嗜慾連綿於外,心腑壅塞於內,漫衍於荒淫之波,留連於是非之境!在這種情況之下而不敗德傷生,才少見呢。(C090-02)


人的天生稟賦,必帶著情性。「性」的認知,表現於「情」;「欲」﹝的滿足﹞則可以令到情安穩了,情雖出於性,而情會違性。﹝違性之情轉為欲,﹞欲出由情而害情。於是情傷性,﹝性情本真於是引發:﹞這個本真的性,會自然妨礙情的發揮,這種關係猶如煙冰之比於水火的關係。煙生於火,而煙反過來會抑制火勢;冰生於水,而冰也會反過來遏制水性。因此而知煙微而火盛,冰泮渙而水通。(C090-03)


性堅貞則情消靜,情熾盛則性消滅。於是乎明白人懂得刳澄情心以開遣情累,約束欲望以達致堅決守貞的目的。吃食足以充虛接氣,衣服足以護形禦寒,看見美麗的花,不因為他而擾亂真性;聽到哀樂之後產生的感觸,不因為他而來擾亂心神。時時處於止足之泉,時時立於無害之岸,這是保全道性的方式。(C090-04)


海蚌未經剖開之前,並不能獲取明珠;崑竹未經去節,則並不能自己發出模仿鳳凰的妙音;人的情性未經修鍊,則必神明不發。譬如金木,金性包水,木性藏火。因此鍊金則水出,鑽木而火生。人能務實地修學,鑽鍊其性,則才慧可發。(C090-05)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卷八十九(18)

 [正文]

《真誥》曰:夫百思纏胸,寒熱破神。營此官務,當此風塵,口言吉凶之會,身扉得失之門。眾憂若是,萬慮若此,雖有真心,固不為篤。抱道不行,握寶不用,而自然望頭不白者,亦希聞也。在官無事,夷真內鍊,紛錯不穢,其聰明爭競不交於心胸,此道士之在官也。

《太清中經》云:慎無賣吾以求寶也,慎無傳吾非其人也,慎無閉吾絕其學也。傳吾學者昌,閉塞吾學者,雖獨行之,必遇天殃。傳吾道者,當法則天地、江河、淮海。法則天地者,何等不生?何等不成?法則江河淮海者,何水不流?何川不行?

《西昇經》云:欲者,凶害之根也。無者,天地之元也。莫知其根,莫識其元,是故聖人去欲入無,以輔其身。(C089+92(18)>


《洞神誡身保命篇》云:黃帝曰:聖人保命之最,莫上於身心。利害身心,豈過於善惡?善惡所起,本於心。心法不住,攀緣是用。所緣者名曰境界,能緣者名之曰心。故萬品所起,莫過於心。萌於心者,名曰行業。行業所操,名曰善惡。故縱欲為惡,息貪為善。善者能為濟俗出塵之益,惡者必作敗德染穢之資。故聖人知無形而用者,心也,形不自運者,身也。然心不託於身,則不能顯班備用;身不藉於民,則亡滅不起。故身心體異而理符,致用萬善而趣一。故能表裏為用,動靜相持。身無獨往,為心所使。心法不淨,惟欲攀緣。身量無涯,納行不息。故心為凡聖之根,身為苦樂之聚。聖人知患生於心,愆必由己。是以清心除患,潔志消愆。凡俗之流,其即不然。肆情縱欲,不知欲出於心;侮慢矜奢,不知慢生於己。情騁愚暴,不顧其身。故以禍難所階,由之不識危亡,自此日用不知,故聖達愍愚而垂教也。(C089+92(19)>


2024年11月13日星期三

卷八十九(17)

 [正文]

《盟威經》云:“淫犯內外,逼掠非偶,翻復陰陽,公私戚屬,烝通姦狡,異類妖交。

《本行經》云:昔有國王元慶,放心於愛欲之門。值劫運終,寄胎於洪氏之胞。上天以其先身好色,故轉為女子,遂其先好也。

《太平經》云:何謂為多言?然一言而致大凶,是為上多言人也。一言而致辱,是為中多言人也。一言而見窮,是為下多言人也。夫古今聖賢也,出文辭滿天地之間,尚苦其少有不及者,故災害不絕。後生賢聖復重言之,天下以為法,不敢厭其言也。故言而除害者,常苦其少。是以善言無多,惡言無少。故右之聖人將言也,皆思之。聖心出而成經,置為人法。愚者出言,為身災害,還以自傷。(C089+92(17)>

<C089+92(17)>[浤瑆詮釋]

全段都是格言。


2024年11月12日星期二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28)

 四肢症狀、

<關節痺,膝關節諸疾>

這個人類關節病,我觀察了這多年她的生滅法大致如此這般、

有症狀而被忽略,或者被誇大。沒有中間界。

發疼了才尋醫。通常是頻頻更換醫生。

幸運就會「被」治好,不幸運就「治」不好!

通常這一類病人來,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換了幾個醫生了?不論是西醫還是中醫?

看誰家倒霉收到「治不好」的。又看誰家收到一份好禮,恰恰是落到他手上「被治好了」。

關節病,主要病因正是胃功能不好了,方便一個講法就是胃酸滯留在關節處因此引致病痛,可是這個說法至今沒見有個「科學根據」。

這個病容易被忽略由於他是慢慢累積而成。我建議在治胃病的藥物中加一些通利關節的藥。我手頭上好幾個病例都是關節病從胃治好。

在養生的視角上看,這個意思很明白了,平時養護好胃,可以避免很多種頑慢疾病。中醫說「脾主四肢」。

自從山居,有換了三個地方,都很容易看見街頭上關節病人。老齡的我不看,須知人一旦老了,啥病都有可能。我看55歲以下的病人,靠山邊的病人以關節病為常見,尤其我現在所住在這個山谷,各類關節病,早上去市集環顧,便有類似腳氣病的,類似脈管炎的比如足脛下半部皮膚發黑之症,類似腦病引發關節病的走路左右傾斜及小邁步等等、長期誤治失醫的真正的關節病,諸如此類,多不盛舉。

當今網上風傳著一則分享說,人的疾病都是想出來的疾病。這種說法頗合佛家說法,但是還有很多十分細緻的環節,不可以一概而論,否則讓已病者十分傷心絕望。可是已病者肯定不喜歡讓自己傷心絕望,結果他出乎本能直接忽略掉這種高級的說法。我是低級人,說話總是要慢慢地講,即使有人罵我囉嗦,我還不想閉嘴呢。

關於「想出來的病」以及「將病魔想不見掉」這方面更細緻的說法,我都放在道家文案中探討。須知,重要的事情必須很細緻的把他說好來,不要害怕現代人快熟麵心態,我不會虛耗寶貴的心血給「聽不懂、做不到」。道度有緣人,而已。

人們會一言以蔽之曰:運動(可以不必生病)!未必也!只是懶於言。待將來再慢慢講。


2024年11月11日星期一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27)

 <盜汗>

這一證,中醫比較有辦法,通用方就是「牡蠣散」(請自己網搜處方)。

盜汗貌似小病,但是久患不癒,他可能折射出內科頑病。

必需查出原因並予以治療。正在我寫至此,遠方的朋友來投訴她一覺醒來睡覺的位置都濕的,這是典型盜汗。當地室外溫度是6-7度。室內保暖機常溫。

臨床醫師可以從盜汗而推知是否患了其他病證。


2024年11月10日星期日

卷八十九(16)

 [正文]

《四等智慧觀身經》云:夫道者,要在行合冥科,積善內足,然後始涉大道之境界。若自不能,皆為徒勞於風塵耳!無益生命之脩短也。道在我,不由彼,惟慈,惟愛,惟善,惟忍。能行此四等,乃與道為鄰耳。(C089+92(15)>


[正文]

《老君戒經》云:惡人者,胎於醨薄之精,形於芻狗之類。魂微魄盛,尸毒滿腹。人面蟲心,體性狼敵。嫉妬蛆蠣,常懷陰賊。壞成作敗,言則噭[ ],自遇如玉,遇人如土。陽推鬼黠,不計殃咎。昔有一人,不念居業,專行偷盜,入大臣家。此人夜作狗形,既到其家,值其大建功德。吾時見此偷徒作狗形,吾即叱之,令長作狗,使常御巨石還此大臣家,積以為山。(C089+92(16)>


2024年11月9日星期六

卷八十九(15)

 [正文]

太上告王母曰:夫人受天地之氣生,氣之來也,謂之精。精之媾也,謂之靈。靈之變化之謂神。神之化也之謂魂。隨魂往來之謂識。隨魂出入之謂魄。主管精魄之謂心。心有所從之謂情。情有所屬之謂意。意有所措之謂志。志有所憶之謂思。思而遠慕之謂慮。慮而用事之謂智。智者,盡此諸見者也。夫性者,靜也;氣者,動也。動靜一如,內外和順,非至人安能措心於此哉。術藏於內,隨務應變;法設於外,適時御民。民用其道而不知其數者,術也。懸教設令以示民者,法也。氣變萬物而不見其象,術化萬民而不見其形,故天以氣為靈,王以術為神。(C089+92(14)>

<C089+92(14)>[浤瑆詮釋]

全段都是格言。


2024年11月8日星期五

卷八十九(14)

 [正文]

《黃老玄示經》曰:道者不可以言傳,欲使學者述書以相授,然可得聞也。夫善述事者,必通其言。善言詞者,必通其意。其意若通,道可得也。夫天地之初,知其無朕也。入於虛無者,知其有實也。故云:其以成法其初,始終也。是以聖人見有書,即知本無書也。聞其言,即知其出無言也。見書知言,聞言知意,知意即知道也,知道即知其可以口言,不可以書傳也。故真人以神聽,聽可尊也,聖人以身教,教可珍也。(C089+92(13)>

<C089+92(13)>[浤瑆詮釋]

「夫善述事者,必通其言。善言詞者,必通其意。其意若通,道可得也。」天上沒有目不識丁的神仙。(net譯文2/3)


2024年11月7日星期四

卷八十九(13)

 [正文]

又曰:專精養神,不為物雜謂之清。反神服氣,安而不勤謂之靜。制念以定志,靜身以安神,寶氣以存精。思慮兼忘,冥想內視,則身神並一。身神並一,則近真矣。

道曰:凡人遇我以禍者,我當以福往。是故福氣常至,此害之氣重徙還在於彼。此道者之行也。徐來勒問曰:何謂兼忘?高玄真人曰:一切凡夫,從氤氳之際起愚癡,染著諸有,雖積功勤,不能無滯。故使備定,除其有滯。有滯雖淨,猶滯於空,空有雙淨,故曰兼忘,是故名初入正觀之相。

《盟威經》云:道無不在,在師為師,在經為經,不離中也。

《寶玄經》云:裁制偏邪,同歸中正,能返流末,還至本源。源即道也。道無形狀,假言象以為津。既言沖用,用實無物。

《三皇經》曰:天下無常,豈有堅固者?故急當厭遠之,求索自然,以脫身耳。又曰:萬物無有常,成者皆不久完。三光明冥,天地常昭然。(C089+92(12)>


2024年11月6日星期三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26)

 <脫肛>

現代人遇到脫肛就怕到要死,其實也無須如此恐慌!舊時代鄉下人遇到脫肛,都有辦法自己調理!有興趣知道的人請自己網搜!

小孩子奔奔跳跳又遇到胃腸郁熱,就會很容易脫肛。

大人脫肛通常都是中氣下陷,比如我遇過登山之後脫肛的成年人。

其他原因引致比如便秘怒爭引致脫肛。

新時代,我建議還是將此事交給醫生吧!

在道家人的修行生活裡,肛門和肚臍是平等的,都住著「八神」,縮肛已經儼然是道士的基本動作,在很多情況下都「必須」縮肛。人們以為這是僅僅是濁氣出入的地方,殊不知這裡也是真氣偷偷逃逸的窗口。甚麼時候那人的真氣由此窗洞逃逸呢?答案是:「很多時候!」


2024年11月5日星期二

起居養生‧第四單元(26)

 <嘔吐>

有胃嘔、肝嘔兩大種。稀有可遇腸嘔。

腸嘔比如腸梗阻,這個必須進院。

胃嘔有食物殘渣。

肝嘔沒有食物殘渣但是伴隨氣逆,很辛苦的。酗酒乾嘔正是典型的肝嘔。

吃到不對的食物,立即嘔吐,反而是好事!

我的中醫老師養生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吃到不舒服的食物,她就會弄些鹽水含喉然後手指伸入咽中勾一下讓她吐!

須知,雖然醉酒也可以是一種詩態,但是那人很難確保他自己酗酒之後嘔吐有沒有足夠的雅致?我有一個穴位可以防止酗酒嘔吐,這個穴位必需親傳口授,要知,酗酒以至於嘔吐這種文化不是值得推廣。


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

卷八十九(12)

 [正文]

人有一善,則心定神安。有十善則氣力強壯。有百善則寶瑞降之,,有千善則後代神真,有二千善則為聖真仙將吏,有三千善則為聖真仙曹掾,有四千善則為天下師聖真仙主統,有五千善則為聖真仙魁師,有六千善則為聖真仙卿大夫,有七千善則為聖真仙公王,有八千善則為聖真仙皇帝,有九千善則為元始五帝君,有萬善則為太上玉皇帝。元君曰:萬善之基,亦在三業。十善相生,至千萬善。行善益筭,行惡奪筭,賞善罰惡,各有職司。報應之理,毫分無失。長生之本,惟善為基也。<(C089+92(11)>

<C089+92(11)>[浤瑆詮釋]

萬善之基亦起於身口意三業。累萬善則可為「太上玉皇帝」,人類精神文明史,玉皇上帝也僅止此一個,這不就是暗示地球人「萬萬不能善哉?」呵呵!太上指氣質高尚,玉指純淨,其人心性純粹,皇指其人頭上有奇光。心地純粹之人,其人輝光都有「皇」氣。「元君」亦指心地純粹之人,不作他想。


2024年11月3日星期日

卷八十九(11)

 [正文]

又曰:凡人有一千惡者,後代袄逆,二千惡者為奴廝,三千惡者六疾孤窮,四千惡者惡病流徙,五千惡者為五獄鬼,六千惡者為二十八獄囚,七千惡者為諸方地獄徒,八千惡者墮寒氷獄,九千惡者入無邊底獄,一萬惡者墮薛荔獄。萬惡之基,起於三業。一一相生,以至於千萬惡。墮薛荔獄者,永無原期,渺渺終天,無由濟拔,得不痛哉?夫人覺有一惡,急宜改而不犯者,去道近矣。若為魔邪所干者。當洗心責己,悔過自脩,即可反惡為善矣。<(C089+92(10)>

<C089+92(10)>[浤瑆詮釋]

善業與惡業不可度量算計,只是一個概詞。萬惡起於身口意三業。此地千萬惡乃暗示反覆不改其志。


2024年11月2日星期六

卷八十九(10)

 [正文]

又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養神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道與生相守,神與氣相保,形神俱久矣。聖母元君曰:功術之秘者,惟符藥與氣也。符者,三光之靈文,天真之信也。藥者,五行之英,華池之精液也。氣者,陰陽之和,萬物之靈爽也。此三者,致道之機要,求仙之所寶也。<(C089+92(09)>

<C089+92(09)>[浤瑆詮釋]

符、藥、氣,是修仙三要。

生,生吞活剝之氣,所謂浩然正氣。


2024年11月1日星期五

卷八十九(9)

 [正文]

又曰:神者魂也,降之於天;鬼者魄也,經之於地。是以神能服氣,形能食味。氣清則神爽,形勞則魄濁。服氣者綿綿而不死,身飛於天;食味者混混而殂,形歸於地。理之自然也。《仙經》曰:有者因無而生,形者須神而立。故有為無之宮,形乃神之宅。莫不全宅以安主,修身以養神。若氣散歸空,遊魂為變。火之於燭,燭靡則火不居;水之於堤,堤壞則水不存。魂勞神散,氣竭命終矣。<(C089+92(08)>

<C089+92(08)>[浤瑆詮釋]

其實神魂並非同一!可以這樣來認識神魂:神是魂的對外發言人。其餘皆可以體驗,不可以言傳。舊時代人否定魄,將魄和鬼等同對待,也不正確。魂代表靈性,魄代表物慾與人性,但是這個世界那麼繁榮先進,都是魄的力量在成就著,唔,魄力。老實說,古書的表達方式,好像筆記的排列,要有一個連續性的說法,十分少見。會自己飛的人,我聽過可沒見過。沒有是以,也沒有理之。